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今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从我国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今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从我国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由此可见,农村的发展无疑是全面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实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关键是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建设好党的基层组织,培养一大批政治坚定、热爱农村工作,有知识、懂经营、善管理、能带领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工作目标,汤原县委坚持将基层党建与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民问题,始终是决定党的事业胜利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为我国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 ——摘自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文件  相似文献   

5.
王杰康  丁乔珍 《求实》2003,3(Z1):80-8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杜会的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小康社会”理论,即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阶段,是持续时间较长、动态发展的一个过程,它本身有着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状态。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就把“中国式的现代化”与“小康社会”相联系。作为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解释说:“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上个世纪末,我国如期达到的小康目标,从总体意义上讲,还只是基本解决温饱,刚刚进入小康社会阶段的初步小康,是宽裕、不宽裕,温饱、贫困的社会和群体,而且温饱和贫困面还比较大的低水平小康,即使低水平的小康,全国也还没有全面达到,农村还有3000万左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城镇有将近2000万人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更多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因此,这样的小康目标是主要从经济  相似文献   

6.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习近平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表征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只有贫困地区同步实现小康才是真正全面建成  相似文献   

7.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本质是"发展",关键在"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到2020年能不能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本质是"发展",关键在"建  相似文献   

8.
扶贫开发,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目前,国家八七扶贫开发的目标已基本实现,解决了两亿多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经济发展速度得到加快,社会各项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提出的我国扶贫开发的总目标:“尽快解决少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快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状况…  相似文献   

9.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 十六大报告着重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在我国绝大多数群众稳定地解决温饱,进入小康以后,今后1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性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一是我国处于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小康社会。同时,建没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城市的和谐,更不可能有全国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没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历史过程,: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一致,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后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强调,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中央之所以如此重视"三农"问题,是因为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事业的发展水平也明显落后于城市。从这个实际情况出发,必须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一、解决"三农"问题对全面小康奋斗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核心阅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我们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  相似文献   

13.
《柳州党史》2003,(2):28-28,43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农村人口全面小康生活的实现,关系到“工业立柳、强市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多在农村,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三农"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改革开放的成败.要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党的建设》2018,(5):6-1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家要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因此,要提高对做好扶贫开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是中央确定的目标.我们要加大投入力度,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统筹发展,注重增强扶贫对象和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文章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7,(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18.
杨俊 《理论与当代》2016,(B12):78-8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不让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社会。贵州是全国全面小康建设任务最艰巨困难最大的地区,到2015年底,贵州仍有493万贫困人口,占全国5575万贫困人口的8.83%,贫困人口之多、贫困发生率之高、贫困程度之深处于全国前列。省委提出要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文章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紧迫性、必然性和可行性,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总抓手,是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必由之路,是巩固执政之基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20.
正一当历史的指针指向又一个5年开局,当我们进入全面小康决胜之役的时空,脱贫攻坚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清晰具体的目标界定,强调"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