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晓磊 《世纪桥》2020,(3):42-45
澎湃是我党早期的农民运动领袖,被毛泽东称为"农民运动大王"。他在早期形成的农运思想,为他在后来领导海陆丰农民运动和建立海陆丰抗日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在实践中领导海陆丰地区进行农民运动,创立抗日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为我党后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和其他根据地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郑溢涛  林剑虹 《广东党史》2008,(3):48-50,43
2007年11月是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建立80周年。11月21日,汕尾市海丰县举行《彭湃研究丛书》首发式。该书是全国目前唯一公开发行的纪念和研究中国农民运动的杰出领袖、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彭湃的丛书。在首发式举行的前3天,记者在深圳对该丛书的策划者兼副主编、81岁的党史专家叶佐能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3.
1927年10月30日,在中共东江特委的领导下,由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支持配合,广东海陆丰农民武装举行第三次起义,夺取了政权。11月8日,彭湃受派从香港回到海陆丰,筹建苏维埃政权。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海陆丰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建立起了海陆丰工农苏维埃政权。革命期间,中共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创造性地把握住了政治与艺术之间的密切联系,利用音乐艺术作为载体,创作和引入一系列颇具革命性质的音乐作品,从而得以将深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方针政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海陆丰的广大人民群众,激发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进而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陆丰地处广东省东南部,南濒南海,毗邻港澳,位于深圳与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是全国著名的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代史上大规模的农民运动发端于海陆丰。1923年6月,在彭湃的主持下,陆丰农民代表大会在县城林氏祖祠隆重召开,农会提出的"取消地主收租的一切苛例"、"不拿陋规给警察"、"改良农业"、"增加农民知识"等口号,成为领导农民斗争的纲领。  相似文献   

6.
闽西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建立较早而比较巩固的红色区域,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在闽西苏维埃政府和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存在的日子里,特别是在邓子恢张鼎丞担任主席期间,他们坚持不懈地抓好各级苏维埃政权的廉政建设,使各级苏维埃政府真正  相似文献   

7.
中央档案馆存有一份署期为“1928年1月到3月”,但无作者署名的历史文件,题目是《江西工农革命的纪录——江西第一个苏维埃——万安暴动的胜利》。文件说:“1928年的开始是江西革命最光荣的一个新纪元。霹雳一声,万安县苏维埃政府在全县十余万工农群众的热烈拥护之下诞生了”,“万安暴动的胜利,是全省苏维埃革命的信号”,“他不但是万安工农革命胜利的产儿.并且是江西第一个苏维埃.为江西革命开辟了一个新的局面——苏维埃革命的局面。”1929年3月,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在《关于湘鄂西苏区发展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把万安建立苏维埃之事,与广东的海陆丰、琼崖.湖南的醴陵.湖北的黄冈等地的苏维埃相提并论.万安暴动为党中央所关注,为全国人民所瞩目。  相似文献   

8.
正周恩来是苏区时期我党中央红色交通线的奠基者。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八七会议决定要逐步建立全国性的秘密交通网。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提出今后工作任务:"必须努力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红军,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党的六大后,中国各地革命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全国出现了多个以武装割据为主要特征的红色苏维埃区域。闽西、赣南苏区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一个,联合组成中央苏区。  相似文献   

9.
崇安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创建的红色苏维埃区域之一。早在1928年9月和1929年1月,在崇安县委的领导下举行了“上梅暴动”,开辟了武装割据的局面。暴动产生的“民众局”是崇安县苏维埃政权的雏型。民众局下设组织、宣传、军事、劳工等七个部,各乡设执行委员,各村设民众代表,行使村一级政权职能。1930年4月,崇安县革命委员会成立。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19,(11)
中央苏区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形成的红色精神,对革命的发展起重要的指导作用。将乐苏区作为闽西苏维埃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吸收苏区红色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将乐苏区红色精神,铸就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军民一心、团结奋斗,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将乐苏区红色精神,丰富和发展了苏区精神。  相似文献   

11.
1928年1月,海陆丰苏维埃政权遭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夹攻,中共东江特委书记、广东省农民协会潮梅海陆丰办事处主任彭湃及爱人许玉磬率领红四师十一团转移到大南山区,策马挥戈,足迹遍布潮阳征途,留下不少动人故事,这里略述两三则:  相似文献   

12.
正广东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热土,是大革命的策源地、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重要区域、中国共产党开启武装斗争的发源地之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革命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为探寻革命道路在广东进行了一场旨在发动武装斗争、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的苏维埃运动,为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一、广东苏维埃革命的主要历史贡献在开展苏维埃革命斗争中,广东党组织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1928年1月9日,江西万安农军和农民群众胜利攻占万安县城,持续两个多月的万安暴动取得胜利。11日,万安县工农兵苏维埃人民委员会成立,成为江西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万安暴动在江西苏维埃运动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暴动中建立的苏维埃政权,"为江西革命开辟了一个新的局面——苏维埃革命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王光荣 《世纪桥》2004,(1):8-11
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大屠杀的腥风血雨中,从海陆丰和广州起义、建立苏维埃(coBeT)政府的最早尝试,到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一直以实行革命政纲,武装工农大众,建立革命政权,领导革命战争为己任,在古老的中国创造了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权,终于使千百年来只为少数人的或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变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揭开了中国革命的崭新一幕。  相似文献   

15.
苏区精神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建立农村根据地,并在根据地上成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即苏维埃政权阶段而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它继承了井冈山精神,开启了长征精神,并和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起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今天,苏区精神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6.
中央苏区掀起新的“反浪费风暴” 1934年是红色苏维埃政权辉煌与苦难并存之年。 在此前后,中央苏区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根据地本来提襟见肘的财经形势愈加严峻。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也无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滋生腐败的消极因素。特别是贪污和浪费两大问题,败坏了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形象,损害了党群、政群和干群关系,严重动摇了工农民主政权的根基!  相似文献   

17.
李国珍同志,广东省海丰县高田公社南湖边人,一九○二年出生于小资产阶级家庭。他参加过彭湃同志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和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斗争。广东省东江一带的革命斗争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摧残时,李国珍逃到厦门做苦工、  相似文献   

18.
汕尾市是在原海、陆丰两个县的基础上,于1988年初经国务院批准建立起来的地级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然而,由于海陆丰既是我国东南沿海前线的战备区,又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的多种原因,导致这块著名的革命老区发展缓慢,在较长时期内一直是广东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88年汕尾建市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抓住老区建新市的历史性机遇,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全市人民…  相似文献   

19.
永安历史上属大闽西。1934年4B成立的永安县革命委员会(后为永安县苏维埃政府),是中央苏区鼎盛时期的一个重要行政县;8月,改称“岩连宁边区革命委员会”,隶属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现留存在永安各乡镇有上千条红军标语.清晰记录永安苏维埃政权的创建、巩固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本文从红军标语的数量、部队落款番号、标语内容等方面分析论证永安苏维埃政权的普遍建立。  相似文献   

20.
《江西党史研究》1988年第4期发表林志明文章《“苏区”与“根据地”在使用上的区别》,指出:“苏区”一词产生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它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名词,意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因根据地普遍建立了革命政权组织,而政权组织采取的是苏维埃形式,故称为“苏维埃红色区域”,简称“苏区。”“根据地”则是在游击战争中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的战略基地,特指我国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所建立的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