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5年黄炎培在延安同毛泽东就跳出历史"周期律"的对话,这几年常被人提起.  相似文献   

2.
到底谁是第一个喊出"毛主席万岁"的人?这有几种说法:一是1949年3月的一天,毛泽东设宴款待黄炎培等20多位知名民主人士,第二天又与黄炎培畅谈.第三天在北平市市长叶剑英召开的欢迎会上,  相似文献   

3.
王垒 《党史博采》2006,(1):31-32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在延安窑洞,中共诤友黄炎培与毛泽东促膝长谈.在谈论如何摆脱"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这一历史周期率的制约时,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黄炎培深表赞同,他认为"用民主来打破这周期率,怕是有效的".①"窑洞对"所体现的赤诚和智慧,闪耀着历史理性的光芒.至今读来,犹令人感奋不已.  相似文献   

4.
十三、“直闯辕门”不见怪,事实劝醒黄炎培1950年冬的一天,毛泽东正在批阅文件。卫士长阎长林来报:“主席,黄炎培副总理来了。”毛泽东有些奇怪,心想:我今天并没有约他呀!正在这时,黄炎培已经跨进了毛泽东的书房。说实在话,对于党内的同志,就连刘少奇、周恩来等到毛泽东书房找他也要事先用电话联系,惟独对像黄炎培等几位知名的民主人士,当时还没有那些“清规戒律”。为什么黄炎培有这样大的“特权”呢?从解放初期的情况看,从毛泽东与黄炎培的交往看,确实只有黄炎培等极个别民主人士敢这样同毛泽东说话。这是因为,黄炎培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特殊…  相似文献   

5.
《广东党史》2010,(4):55-55
<正>黄炎培之子黄方毅最近撰文说:1950年春,父亲黄炎培连续上书毛泽东,洋洋万言,直揭时政弊端,用词之尖锐、意见之直率,不在其他后来人之下,然而却"奇迹"般地被毛泽东接纳了。  相似文献   

6.
《湘潮》2017,(7)
正1968年5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正与首都群众共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毛泽东见到萧克时,亲切地握着他的手,笑着谈及湘南起义后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说道:"我们是在龙溪洞见面的,那时候,你们有多少人?多少枪?"萧克没有想到,40年过去了,毛泽东还记得他们的第一次见面,还记得"宜章独立营"这支农民武装。他激动不已地向毛泽东报告:"男女老乡加在一起,有五六百人,六七十条枪,300多杆梭镖。"毛泽  相似文献   

7.
<正>1.毛泽东与黄炎培的"延安对"1945年7月初,为巩固民主团结、促成国共谈判,黄炎培等6名国民参政员造访延安。虽然只有5天时间,但中共领导人的朴实稳重,红色延安的民主祥和,让黄炎培不禁感慨:"延安五日中间所看到的,当然  相似文献   

8.
黄炎培先生是著名的爱国人士,他与毛泽东有着深厚的友谊。在建国后的十几年中,两人间的往来书信达60多件。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就收录了毛泽东写给黄炎培的书信17封。《毛泽东与黄炎培》介绍了毛泽东从黄炎培延安之行开始,团结、争取他,使之成为共产党的诤友的经历。  相似文献   

9.
1945年7月1日,国民参议员黄炎培等人应毛泽东的邀请,到延安访问。毛泽东问黄炎培先生在延安三四天的考察有什么感想,黄炎培真诚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年,耳闻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孛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及到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黄炎  相似文献   

10.
傅连暲与毛泽东的深情厚谊刘耀宗傅连与毛泽东的情谊是从1929年3月红四军解放汀州城时开始的。一天,毛泽东同朱德来到福音医院,这是傅医生第一次同毛泽东见面,他陪同毛泽东等视察了医院,并为毛泽东仔细检查了身体。这次会面,他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  相似文献   

11.
正谢觉哉(1884-1971),湖南省宁乡县人,被毛泽东亲切地称为"谢胡子"。毛泽东与谢觉哉的革命友谊源远流长,早在五四运动爆发后不久,两人就开始并肩作战。谢觉哉1921年经毛泽东介绍参加了新民学会,1925年在长沙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到中央苏区后曾任毛泽东的秘书。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初次相识结友谊毛泽东与谢觉哉第一次见面是在1920年9月初。当时,谢觉哉的同乡好友何叔衡任湖南教育通俗报  相似文献   

12.
1945年7月,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向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就是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如何摆脱腐败,跳出封建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周期率”。当时,毛泽东充满自信地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里,毛泽东提出了一项如何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根本措施,就是要依靠人民民主来防止和消除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3.
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候,毛泽东邀请黄炎培、章伯钧、左舜生、褚辅成、傅斯年等6位国民参政员到延安访问。1945年7月2日下午,黄炎培一行6人应约到杨家岭访问毛泽东主席并参加欢迎宴会。 宴会分两桌举行,和毛泽东同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在延安窑洞,中共诤友黄炎培与毛泽东促膝长谈。在谈论如何摆脱“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这一历史周期率的制约时,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黄炎培深表赞同,他认为“用民主来打破这周期率,怕是有效的”。“窑洞对”所体现的赤诚和智慧,闪耀着历史理性的光芒。至今读来,犹令人感奋不已。  相似文献   

15.
《广东党史》2011,(2):55-55
谁是第一个喊“毛主席万岁”的人?有人说是1949年3月,毛泽东设宴款待黄炎培等20多位知名民主人士,第二天毛泽东与黄炎培畅谈,第三天北京市市长叶剑英在国民大戏院开欢迎会时,黄炎培高呼:“人民革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也有人认为是1950年4月2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中的最后一条:“伟大的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万岁!”其实,都不对。第一个喊出“毛主席万岁”的人,是蒋介石。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的现代史上,毛泽东与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关于"周期率"的谈话,被许多人所熟知.但在同时,毛泽东与傅斯年先生的谈话,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7.
正陕北窑洞初相见神交已久不陌生毛泽东与贺龙的第一次见面是1936年冬在陕北保安。那时,毛泽东43岁,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已一年有余;贺龙40岁,刚刚指挥红二方面军与中央红军会师。两人都是高个子,都仪表堂堂,只不过一个知识渊博、睿智,浑身上下散发着领袖气质;一个威猛、忠勇,处处洋溢着帅才的干练。虽然这是第一次相见,但是他  相似文献   

18.
"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是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期间,在与毛泽东讨论共产党掌权后如何避免历史上改朝换代的周期律时,所讲的使毛泽东深为感触的一番话.  相似文献   

19.
正《党史博览》在2014年第2期的《"文革"中的毛泽东和邓小平》一文第一节的小标题中说"1967年5月毛泽东首次提出‘刘邓可以分开’,这在‘文革’高潮中是不可思议的主张"。这个小标题如何理解?毛泽东提出"刘邓可以分开"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为什么不可思议?作者在这里加了一个条件——"‘文革’高潮中"。为什么在"文革"高潮中提出"刘邓可以分开"就是不可思议的呢?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让人难以理解。我们撇开这个问题,直奔主题——毛泽东是不是1967年5月才首次提出"刘邓可以分开"?笔者认为不是,绝对不是——不要光看有没有"刘邓可以分开"这几个字。  相似文献   

20.
1945年7月1日,黄炎培等国民参政员飞赴延安访问。7月4日,毛泽东特邀黄炎培等到他家里作客。他们谈了一个下午。最后,毛泽东诚恳地问黄老:您来延安考察了几天,都有什么感想?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寻冁’,‘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