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这两次飞跃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显示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在它们的指引下,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取得了举世瞩…  相似文献   

2.
戴舟 《求是》1998,(22)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产生了邓小平理论。这里所说的历史性飞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实践上经过失败和胜利的多次反复,我们党成功地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二是在认识上经过错误与正确的多次比较,我们党确立了自己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因此,历史性飞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发展,而是具有划时代的特征,它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达到了新境界。这是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相似文献   

4.
十五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是在一个贫穷落后、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东方大国中进行的,其艰巨性和复杂性世所罕见。要把中国的事情做好,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找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刘友于十五大精神与党史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处于幼年的中国…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从思想理论的角度来看,既是一部思想解放的历史,又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80年来,如果从历史发展的大视角来看,共发生了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五四运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成果,是使中国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是延安整风运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最后终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三次就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及党的十五大为标志的这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成果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解决了如何进行民主革命的问题。第二次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解决了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这两次飞跃都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都值得认真总结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在毛泽东领导我们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酝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正式起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丰硕成果。本土化和当代化的统一,从基本原理的应用深入到理论本质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显著特征和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它高屋建瓴、总揽全局,针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振聋发馈的真知灼见。通观全文,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生动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和尊重实践的科学精神。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历来是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法宝在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历史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这两次历史性飞跃,都是以正确的思想路线为前提的。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没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就没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的结合,经历了六十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两次历史性飞跃,在实践上,都把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引向胜  相似文献   

10.
基本理论是认识基本路线的钥匙刘云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理论上取得的最大收获,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创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形成了“一个中心...  相似文献   

11.
我党思想路线的形成、丰富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恢复和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与时俱进",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基础上,提出了"求真务实"的要求,使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更加深刻、更富有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2.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一)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把马克思主义用于中国的具体实践,在理论上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这三次历史性飞跃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三个里程碑。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里程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国人民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剥削之下,中华民族处于西方列强侵略的狼牙虎口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要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就是要探索、找到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曾经犯过两种教…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两次历史性的理论飞跃,产生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样印证了一个道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说过,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是一个历史进程。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其代表人物,进行独特的理论创造,以创造性的理论成果,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党的七大称之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与邓小平作为我党第一、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分别领导我国人民胜利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两代领袖的思想体系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两代领袖实践的最大共同特点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我国的具体实践。而之所以具有这共同的理论和实践特征是因为两代领袖遵循着一条共同的思想路线。在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邓小平对我  相似文献   

17.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两个阶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两大理论成果。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进而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革命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开创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正确的思想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8.
窦惠娟  韩辉  马爱东 《奋斗》2001,(12):25-25
创新,是人类社会永生不息、发展向前的动力;创新,是—个民族振兴的灵魂;创新,是—个攻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八十年来,富有理论创新精神的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次飞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相似文献   

19.
《探索》2015,(6)
从"学科形态"层面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化"出的成果作整体的学理凝练在本研究领域还处于薄弱状态,以至于人们对作为"顶层"政治意识形态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印象深刻,而对于其"学科形态"即所达至的学术"制高点"有点若明若暗。应该从"学科形态"层面去把握这次历史性飞跃的成果,就是说,"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概念集中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哲学形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概念集中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经济学形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集中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科学社会主义形态"。  相似文献   

20.
一、科学发展观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迄今为止经历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是形成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我们党30多年来形成的三大建设性成果,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三大成果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1.邓小平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此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