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征是我军历史上最长距离的一次行军。其中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历时1 年,途经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实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毛泽东同志指出:“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最早进行长征的是红六军团。 1934年8月7日,红六军团在任弼时、肖克、王震同志的率领下,从湘赣根据  相似文献   

2.
长征中走路最多的人1934年5月,红一方面军进行整编,苏静调到红一军团司令部作战科当科员,不久又调到军团侦察科任参谋,其职责是负责绘制军团的行军路线图和誊稿、刻蜡版、油印等工作.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走上了漫漫长征之路.苏静所在的红一军团一路成为全军的开路先锋,而苏静则是先锋中的先锋.由于侦察参谋的职务所在,苏静在长征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整个军团探路.部队行军打仗每到一地,别人都住下休息了,他却不能歇息,要马上出发,带上几名侦察员,朝军团首长定下的下一站,沿路侦察.  相似文献   

3.
长征途中的有关数字红军长征途中,几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路上共走了368天,其中有15天用在打大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在总长约8110公里的长征途中,红军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息一次,日平均行军37公里。红军一共爬过18条山...  相似文献   

4.
长征中,红军平均每天行军37公里。在中央红军368天的行军途中,15个整天在打大决战,平均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于夜行军。长征路上,红军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5公里才休整一次。路上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占领过大小62个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通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红一方面军从瑞金出发到达陕北,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三四位红军战士献出生命。长征艰苦历程有数为证  相似文献   

5.
2006年10月19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日."长征"是一次震惊中外的大进军,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毛泽东曾给予其相当高的评价,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所谓的"长征",一般是指1934年10月16日到1936年10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甘宁一带的战略大转移.其中走得最远的红一方面军,一共走了二万五千多里,所以称"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了集中地再现中国工农红军英勇豪迈的气概和长征壮阔艰险的场面,从而激励后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更大的贡献,特根据所掌握的史料写成此文.  相似文献   

6.
在举世闻名的长征途中,红军三大主力先后经过了川、滇、康、甘、青等省藏族居住区.这些藏区的存在,在红军的长途行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藏区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为红军提供了重要的战略缓冲地带 长征前期,红军一直处于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中,处境十分被动.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重回军事领导岗位.在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引下,红军渡过金沙江,把国民党数十万"追剿"军甩在金沙江以南,从而取得了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  相似文献   

7.
人们都知道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是逼迫出来的,到哪里落脚,开始没有具体的目标.红军经过千山万水、千难万险,进入甘肃境内,已筋疲力尽.总不能就这么永远走下去,到哪里落脚,成为红军高层领导思考的一个大问题.传说毛泽东从一张旧报纸上看到陕北红军的消息,才决定向陕北进发.一个关于长征的电影也有这样一个镜头:一次行军途中,毛泽东在路边休息,不远处有几个战士闲聊,忽然一片旧报纸随风贴着地面滚来,一名战士顺手拣起,送给毛泽东.  相似文献   

8.
《长征路上的体育活动》展现了漫漫长征路上,广大红军指战员利用战斗行军的间隙,积极开展体育活动,这一中国军旅文化和体育史上的奇特景观。  相似文献   

9.
张家康 《党史纵横》2014,(10):17-20
正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哈里森·索尔滋伯里在完成其名著《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后,感慨地说:"一九三四年中国革命的长征却不是什么象征,而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书写长征的著作和文章,记载的多是高层的人和事,漫漫征程上普通战士跋涉、奋斗的事  相似文献   

10.
张闻天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邓小平曾赞扬他"是我党历史上在理论宣传和干部教育工作中成绩卓著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一生写下的大量论著,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真实地记录了党所走过的历史过程.1935年9月至10月,在中央红军长征驻甘肃期间,张闻天仍然在繁忙的战事和连续行军中,抽暇奋笔耕耘,写下了5篇很有份量的文稿,这些文稿不仅有助于人们研究张闻天的思想和业绩,而且对深入研究党中央和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及长征落脚点的最后选定等历史转折时期的重大问题,都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1.
艰难不屈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谢觉哉和一些老同志编在中央直属队随军前进。长征路上,前有拦截,后有追兵,天上还有飞机轰炸,加上饥寒交迫,行军十分困难。红军不但要行军作战,而且要筹粮筹款,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谢觉哉当时已是50岁的人了,他和战士们同甘共苦,从不要特殊照顾。组织上分配他一匹马,他经常让给伤病员骑,自己和战士们一道跋山涉水。他说:“这样做,  相似文献   

12.
王欣媛 《世纪桥》2020,(3):46-48,96
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二方面军在行军中创作了大量振奋人心、积极乐观的诗歌,充分发挥了宣传动员、团结奋进的作用,使诗歌成为红军提高战斗力、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有力武器。研究和探讨当年红二方面军的长征诗歌宣传,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和掌握红军的长征史,进一步推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徐特立、谢觉哉和董必武,是中央革命根据地三位著名的革命长者.中央红军长征时,他们被编在红军干部休养连,常在一起行军,一起休息,互相关心,互相照顾.  相似文献   

14.
正长征行程"二万五千里",不是按地图一个省一个省的行程加起来的,因为当时形势恶劣,行军路线迂回曲折,经常改变,按地图标记来计算是算不出来的。长征行程二万五千里这个数字,是从日记中推算出来的。长征中,有几位红军干部都有记日记的习惯,记得最完整、最详细的是肖峰。肖峰的日记是记在大小和颜色都不一样的碎纸片上的,纸片上有用铅笔写的字,也有用钢笔写的,字迹很小,但一天也不少。所记内容有某月某日气候怎么样,走到哪里,走了多少  相似文献   

15.
瑞士传教士薄复礼1934年10月到1936年4月随红六军团行军。薄复礼应萧克要求翻译法文版贵州地图,为红六军团转战黔东南发挥了"向导"作用。他在随军过程中加深了对红军的了解,逐渐对红军产生敬意和好感,并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薄复礼1936年11月在伦敦出版的长篇自传体回忆录《神灵之手》,多角度地、客观地向世界报道红军的长征,是西方首部介绍长征的著作,对研究红六军团和红二方面军的长征史也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长征"一词,随着红军长征的发展有一个演变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确的。中央红军行动之初,所确定的行动目标是到湘鄂西地区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然后实施反攻,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恢复苏区。因此,当时所使用的名称是"长途行军与战斗""远征"和"转移",而在中革军委与红军总部机关发布的命令、指示中,则  相似文献   

17.
张啸 《党史文汇》2018,(1):35-39
正1934年10月,年仅18岁的萧华跟着中央红军踏上了长征的漫漫征途。长征中,萧华历任"少共国际师"政委、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长、红一军团二师政委、陕甘支队第一纵队第一大队政委。他长期随红军先头部队行动,积极苦干,摸索出许多政治工作的好方法,不仅鼓舞了部队士气,激发了官兵斗志,确保了行军和作战任务的完成,还促进了民族团结,为红军顺利通  相似文献   

18.
正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在战火纷飞、条件十分艰苦的长征途中,红军到处"张贴宣传品","大贴五色标语画报",在沿途山崖上、石桥大柱上、地主的宅子以及庙宇的墙壁上,留下了一幅幅颜色简单而又醒目的各类宣传画。这些宣传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长征岁月中发挥了重要的宣传鼓动作用。讴歌红军长征的革命斗争长征中的宣传画,首先描绘了红  相似文献   

19.
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完成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实现了战略大转移,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而对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撤离苏区开始战略转移这一行动,后来的大多数史著和历史学家都称为“长征开始”。其实,红军的战略转移一开始并不是就叫“长征”。当时,党中央和中革军委所确定的战略方针,是到湘西去与红军第2、6军团会合,开辟“新的苏维埃根据地”。因此,当时红军总部所发布的命令、训令均把红军的战略转移称之为“突围行动”和“长途行军与战斗”,并没有称其为“长征”。  相似文献   

20.
《湘潮》2016,(12)
正开始长征时,徐特立已经57岁了,但他年纪大不畏苦,职位高不自矜,处处以普通一兵的姿态出现。徐特立每天背上8斤炒麦子干粮,拿着一根自己做的竹杖,和大家一同行军,衣服破了自己补,草鞋坏了自己编。到了宿营地,主动打水、做饭,没有房子住宿,就同战士们一道在野外露营。行军中看见因病掉队的战士时,徐特立一定会停住脚步用湖南口音鼓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