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的形成与发展同科学发展观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科学发展就是要符合客观规律发展.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也要符合客观规律.我们应该从符合客观规律人手,健全多党合作的运行机制、完善多党合作的制度建设、实现政党关系的和谐,巩固和发展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良好政治格局,不断推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不仅把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理论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而且还彰显了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和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
我国多党合作经历了由统一战线工作领域到确立为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尽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已经确立,但明确地将“政治协商”与“多党合作”联系在一起并使之成为中国政党制度的突出特征,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而逐步确立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动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多党合作在扩大有序政治参与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健全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机制,继续推动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法治化、宪法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我国实行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即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历史地形成的,是同我国的具体情况相适应的,是体现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的.这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应该继续发展和完善,但决不能放弃.  相似文献   

4.
1989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发表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其中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并规定了我国多党合作,特别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如何参政、发挥作用,及有关这一制度建设的24条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的创立和发展,是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6.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这为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和保障.《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也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立足我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决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这对于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30年来,毕节试验区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开展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多党合作共同促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为提高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程序积累了经验,推进了在基层层面开展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实践,对充分发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治制度的优势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启示意义。通过多党合作助推脱贫攻坚"毕节实践"这个重要载体和平台,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  相似文献   

8.
周晓红 《前沿》2009,(8):18-2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对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问题,作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多党合作理论,为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做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表现出巨大的优越性.政党制度的建设体现了政治发展的规律.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形成,是主观和客观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符合中国发展的规律.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政治协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政治优势.要实现我国政党关系长期和谐,就要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政党制度和基本的政治制度,其形成具有历史的发展必然性,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为此要努力使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更好统一于多党合作、共创伟业的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11.
“通道”与贵州明清时期民族关系的建构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初贵州建省至清末,是中央王朝以军事、政治力量为主导,介入贵州新的历史形成过程,特别是"通道"建构、改土归流、"民族-城乡二元结构"、民族区域板块、战争等因素的影响,更加凸显出贵州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形成的特点.在国家与西南边疆民族社会互动的宏观过程中,贵州民族关系丰富了"一体多元格局"的内涵,即汉文化与各少数民族在不同喀斯特区域以不同的进入方式,历经碰撞、交融和并存而形成的不同特色的区域类型.在凸显"民族-喀斯特区域"类型的同时,多样性的类型特征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2.
如何突破资源瓶颈,实现可持续又好又快发展,是推进湖北"十二五"跨越式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黄石、潜江、大冶、钟祥四市抢抓被国家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的机遇,积极推进经济、社会、生态全方位转型,实现了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跨越。借鉴四个试点城市的转型经验,促进全省其他地区突破资源瓶颈,及早预见谋划,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湖北发展的又一次"弯道超越",是湖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涵和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清朝治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思想及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铁 《思想战线》2001,27(1):53-57
清朝治边思想的核心仍是传统的"守中治边"及"守在四夷".以这一思想为指导,清廷在前半期注重边疆的巩固与管理,并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经济方面,清朝把移民与云南的开发以及实现人口合理分布联系起来,造成了规模空前的平民移民垦荒运动.清朝还把云南看作国家赋税和金属产品的重要供给地,使云南成为全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赵相忠 《桂海论丛》2006,22(2):68-71
文章在对广西服务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广西服务业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重大任务、重点领域、政策与保障措施等有关问题,对于促进广西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何伟福 《思想战线》2007,33(6):96-101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滇黔内部各地之间、滇黔地区与内地及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打破了滇黔地区的封闭状态,使滇黔地区与缅甸、老挝、泰国等周边国家及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等省区连为一体,内地商人纷纷进入滇黔地区从事商业贸易活动。滇黔地区形成的城乡市场网络可分为区域中心市场、中等商业城镇和农村市场三大层次,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复杂多变的滇黔地区的市场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等异军突起,逐步消解了文艺政治功能的中心地位,文艺的功能体系发生了嬗变,形成了以审美为宗旨的多种功能复合渗透的文艺功能体系。文艺的休闲娱乐功能日益成为平民消费的时尚;政治功能的中心地位逐渐被排挤,趋向潜导化;经济功能成为文艺创作的强大驱动力。  相似文献   

17.
文静 《前沿》2010,(24):157-159
语言蕴含着大量的社会文化信息,是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活化石"。受到现代经济文化的冲击,一些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功能正在衰退,面临消亡的危机。大力开展对民族语言的整体性调查和研究,是对民族语言文化最有效的保存,制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民族语言文化开发战略是对民族语言文化最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8.
方芸 《八桂侨刊》2018,(2):58-65
随着中老两国友好合作的扩大和深化,前往老挝工作和生活的中国大陆新移民日趋增多,老挝华侨华人群体剧增,在老挝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中国与老挝关系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和推进,以及老挝党和政府的积极响应,两国战略对接进程加快,为老挝华侨华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把握机遇、正视挑战,老挝华侨华人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进一步发挥更大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吕镜贤  朱清华 《桂海论丛》2010,26(3):103-108
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对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城市功能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南宁、柳州、贵港、玉林四市专业市场规划建设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文章总结出了专业市场规划建设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经验,为新兴城市加快专业市场的规划建设提供了若干可供咨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对武汉市五种类型人才的基本状况的定量调查,指出了武汉市人才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人才资源分布、人才年龄性别构成、人才素质结构以及人才流动比例方面的不合理.进而提出了相应对策:制定一个战略、转变两种倾向、建构三大机制、实施四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