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实性原则是文学理论界对散文文体特征的基本共识,但在散文创作实践中,“小说化”已经成为散文文体自身发展的一种必然流变,并引发了文学界不同意见的论争。实际上,散文“小说化”流变并没有否定纪实性特征,只是赋予了散文以更丰富的表现能力,审美效应和阅读张力。  相似文献   

2.
中华古国可称得上是散文的泱泱大国。先秦、两汉、魏晋、唐宋、明清的散文创作都曾极为繁荣。单就现代文学而言,散文创作的实绩也比其它文学门类更卓著。而散文,就其文体、内容的发展轨迹看,大致可分为“载道”和“言志”两种不同的散文观念和创作模式。发轫于五四新文...  相似文献   

3.
张建国 《前沿》2013,(14):125-127
在美英两国,科学散文是进入21世纪以来刚刚独立的一种文学体裁,当代美国在科学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国内外对美国当代科学散文进行的生态批评却存在着严重不足。因而,从生态批评角度系统、深入地研究美国当代科学散文七大家的19部代表性作品,既不乏创新之处,又具有重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将为促进我国方兴未艾的科学散文的创作和欣赏、弘扬辩证的科学观和科学创新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作为作家,林清玄是台湾作家中高产、多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虽然他的创作涉及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化评论、散文诗等,但是他的文学主要成就是散文。他的散文,不但具有特殊的境界和气度,并且独具魅力。林清玄的散文,为何具有特殊的境界和气度...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和散文是最古老也最主要的两种文学体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们不断地互相吸收艺术营养,从而产生各式各样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作品。我国古典散文诗,就是诗歌和和散文联姻而产生的宁馨儿。它有散文不拘格律自由舒展之“形”,更有诗歌精炼含蓄情深意远之“神”。它是文的诗化,诗之变体,在本质上属于抒情诗。  相似文献   

6.
艳的色彩寂的心情(随笔□何大草在我们国家,散文创作这些年达到了大的繁荣。文学、非文学期刊,以及所有的报纸,都给散文留出了大量的版面;与此同时,还有许多散文源源结集出版。可以想象,在这些异常庞杂的作品后面,应该潜伏着人数同样可观的作者队伍。有人估计,在...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鲁迅是开一代文风的散文大师。作为文学家,他以其散文的卓越成就而雄视文坛,他的小说都带着浓郁的散文格调。作为思想家,他以各种样式的散文作其表达和论辩的手段,学者和文豪在他身上是密切结合着的。作为革命战士,杂文是他最锐利的斗争武器,他是新的文体——中国现代杂文的开拓者。所有这些因素的有机结合,既自成系统,又互成系统,构成鲁迅散文的多样而统一的艺术结构和完美而鲜明的审美特征。探讨鲁迅散文的艺术成就与审美内涵,认识其在我国文学发展中的作用,无论对鲁迅本人的研究,或是对文学史的研究,都是很必要的,本文试图勾勒一个粗略的轮廓。  相似文献   

8.
王雁翎 《新东方》2000,(9):60-62
90年代市场经济全面启动以来,以影视文化为代表的大众文化迅速兴起,对传统文学构成了冲击。众多文学期刊纷纷打破了几十年一贯制的小说、散文、诗歌、评论四大板块的格局,向泛文学的方向突围。为此,文学期刊编辑们必须不断扩大自身的学养。  相似文献   

9.
北魏后期散文,是指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至北魏灭亡(534),其间四十三年的散文.此期的散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呈现出“才子比肩”,“文雅大盛”的兴盛局面.皇室散文的代表作家主要有元宏和元顺;士族散文的代表作家是袁翻、常景、郦道元、温子升诸人.这种大盛景象的形成,与孝文帝好尚文学并奖掖文学才俊、迁都洛阳和汉化改革、南北文化交流加深、经济空前繁荣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一) 台湾文学在与大陆文学相对隔绝的状态下走过了自己特有的40年。40年中,除了戏剧不太景气外,小说、诗歌、散文皆有可观者。就艺术水准而言,散文的成就还在小说之上。教育水准的提高造就了广大的读者群,报刊业的兴盛提供了广阔的创作园地(据统计台湾报刊每月刊载散文多达5千余篇),孤悬海外的抑郁心境与思乡情怀,是散文奇葩怒放的第一层原因。进一步考究,我们还会发现这种现象与中国散文源远流长的传统有关,一份从先秦  相似文献   

11.
联系我们     
《人民公安》2013,(21):4-4
第一次接触到《人民公安》,就被里面的内容所吸引。使我受益匪浅,很快我便难以割舍。我是一名文学爱好者,我希望多增加一些公安题材的诗歌、散文,让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参与至0警营文学的创作中去。最好多涉及一些我们80后民警的文学作品。最后,我祝愿你们的杂志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文学史中的古英语文学评介、古英语诗歌与散文研究、古英语文学译介三个方面对国内学者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引起国际同行对国内学者研究的关注和重视。国内最早的古英语文学评介现于国内学者编写的文学史著作,这种评介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针对具体古英语文学作品的评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是《贝奥武甫》,对于其它古英语诗歌和散文及关注较少;相比于前两个方面,国内的古英语文学译介是最活跃的,几乎所有的古英语诗歌和主要的古英语散文都有中译本。  相似文献   

13.
解读王蒙     
一 王蒙,当代中国文学大家.四十余年来,所写小说、诗歌、散文、评论、研究及翻译等,已然等身,并译为数十种文字,发行于世界.  相似文献   

14.
李致在年逾古稀时涉足散文创作,出版了多部散文集。他采用春秋笔法,力图展示历史真实,揭示了现实生活中各种人物的鲜活形象和不同性格,着意反映当代的世道人心,语言朴实,平中见奇,含蓄中有幽默,形成独特的风格。研究他的散文艺术,对如今老年文学的拓展和走向也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奥野信太郎是日本的著名作家,中日友好的使者。他在对中国古代散文的名家名作的特点、流派的变迁,及同音异义、双声叠韵等汉语言文化现象的理解方面符合史实,见解独到;但在"四六体"和"散文"的概念上也出现了混淆。同时,通过比较发现,中国古代散文,尤其以《史记》为代表的典籍等,对日本文学中和歌、俳谐、物语、随笔等散文文学的影响深远。奥野的文学评论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流露出对中国古典散文的欣赏与热爱,同时为中国魅力语言文化的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浩然之气,一以贯之———苏辙散文特色略论唐骥“文变染乎世情”①。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均己暴露。有识之士认识到革新政事以巩固大宋王朝是当前急务,遂前后发生了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受此“世情”影响,文学风貌与过去亦是不同。苏辙一生散文所表现出来的浩然之气...  相似文献   

17.
时代:素绘或浮塑的 历史和现实,永远是文学汲取养分的土壤,各种文学体裁在历史和现实这片沃野上纷呈迭出。正因汲取了历史和现实的养分,并以各种文体形式切入历史和现实,文学的真正生命力才能焕发出来,并显示出充实和丰润的特质。诚如林登豪主编的由海峡文艺出版社推出的《福建百年散文诗选》,其最大的创作源泉是“百年”、是“福建”。  相似文献   

18.
“对于盲人朋友,文学也许就像心灵的北斗,总在黑夜里闪着光。我读过一些中外盲人的散文小说,还有诗歌。比如海伦·凯勒对美的想象和描述已经感染了世界上无数人。一些盲人作家是有才华的,很多盲人文学爱好者写下了很多美丽的文字,默默地述说着生活的爱与渴望。  相似文献   

19.
科技的发展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以电子技术对文学艺术进行阐释、传播和再创造,不仅产生了新的文学形态———电视文学(包括电视散文),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而且丰富了电视文化的传播体裁、节目样态,是人们艺术阅读、接受期待和审美新要求的必然产物,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电子传媒对文学艺术的消解,使得人们在阅读电视散文时,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缺憾,在对这种新的文学形态进行批评的时候,我们也应看到它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青山玉瘗眠三苏──苏东坡葬于郏县之谜罗世军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父子三人名垂史册的只有魏晋时代的曹氏父子和宋代苏氏父子,尤以苏氏父于三人的文学成就巨大,并列唐宋散文八大家,特别是苏东坡开创了一代豪放派词风,是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世人皆知苏氏父子为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