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构建  相似文献   

2.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民主得以发扬、法治得以实现,有赖于完善的立法。立法通过对社会主体权利义务的界定,以法律的形式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立法价值取向的良恶,立法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序的、广泛的、制度化的公众参与立法,能够把各阶层的利益诉求,特别是普通民众的利益诉求充分整合到立法决策中去,使各利益群体之问的利益得以协调,矛盾得以化解,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鉴于此.  相似文献   

3.
论和谐社会视野下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势群体是社会转型期的伴生物。为弱势群体构建有效的利益诉求机制,给予弱势群体充分的话语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政府的当务之急。现阶段,政府要尽力提高弱势群体的权利意识及诉求表达能力,疏通和拓宽弱势群体的多元化利益诉求渠道.建立健全以利益调节为核心的社会协商与对话机制。  相似文献   

4.
论地方立法体系的科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合理的构建地方立法体系 ,不仅能够实现地方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 ,使地方立法体系完备科学 ,而且也能避免地方立法之间的重复、交叉、冲突 ,使地方立法和国家立法相衔接。为了保证地方立法体系的科学性 ,在构建地方立法体系的过程中 ,应根据地方立法的实际 ,遵循合法性、可行性、科学性、适应性等原则 ,并且要在长期的地方立法实践中 ,采取科学确定地方立法体系的调整范围、确定地方立法思路、制定地方立法规划等步骤与方法逐步完成。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共生共融,为包括行政立法在内的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新的目标.就行政立法领域而言,和谐社会理念为我国行政立法预设了民主化、法治化与正当化的发展方向,但是,行政立法自身的行政性、行政立法制度的粗疏以及立法内容在正当性方面的欠缺,却阻碍了行政立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的充分发挥.为此,有必要确立行政立法民主、行政立法法治以及均衡立法等观念.完善主体与权限、行政立法程序以及行政立法监督等制度,以有效发挥行政立法对于和谐社会构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明 《行政与法》2007,(12):24-2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社会系统要实现整体和谐,获得良性的运行和发展,必须构建一个政府职能体系。本文在深入研究政府职能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如何构建政府职能体系。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视野下刑事和解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自20世纪末以来在发达国家得到蓬勃发展的新型刑事司法制度,刑事和解机制所具有的价值不独为西方国家所有。在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当下中国,刑事和解机制的意义尤显突出。首先,刑事和解机制的适用,契合了中国文化中的和谐观念;其次,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实现了犯罪消解手段的多元化,促进了司法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再次,刑事和解制度的兴起,使被害人的权益得到了主体化的关照,从而使刑事司法进程中的公正性得到了全方位的体现;最后,刑事和解制度的运行,推动了犯罪人与被害人共同的再社会化。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我国的刑事和解机制:  相似文献   

8.
检察政策是检察活动的重要指针和导向,新时期的检察政策应当积极回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明确检察政策的功能,厘清检察政策的发展思路,使检察政策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当代法治社会的必然选择,是高校发挥其社会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新的历史时期,依法治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探讨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内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法律援助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法律援助面临着种种困境,要解决法律援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就必须从我国法律援助的现状出发,结合具体国情,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从立法层次、机构设置、人力资源、经费保障、案件质量等方面为法律援助工作构建完备的保障体系,促进法律援助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全面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  相似文献   

11.
教育公平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价值取向,又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强大支撑,还是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和重要标志,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效保证。为了解决教育发展的地区不平衡、城乡差距不断拉大、资源配置失衡、性别差距等一系列问题,加强教育的宏观调控,深化教育的改革力度,建立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发展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成了推进教育公平发展,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张琼 《法商研究》2023,(1):63-76
地方立法能力不足成为制约立法质量提升的一大隐患。地方立法能力具有地方性、法律性和社会性3重属性。以立法过程为逻辑指引,地方立法能力可以分为地方立法需求识别能力、地方特色反馈能力、地方立法计划执行能力、地方立法审查能力和地方立法信息公开能力。以地方立法实践对标5项立法能力发现,省级立法机关须提升对设区的市立法审查和指导能力;设区的市的薄弱的立法信息公开能力限制了其对立法需求识别能力和立法计划执行能力的判断,且文本同质化较高表明地方特色反馈能力较弱。推进地方立法能力现代化须遵循渐进、分解式原则,加强省级立法机关的审查能力,重点培养设区的市的立法信息公开能力、规范立法计划的执行以及加强立法吸收习惯以强化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3.
刘佐 《财经法学》2016,(2):11-19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修改了《立法法》中关于税收法定的规定,意义重大。如何理解地方税收法定,是目前中国法律、财税等相关领域人士热议的一个难点问题。修改《立法法》是否说明税收法定原则已经落实,《立法法》制定、修改以后现行地方税收法规是否依然有效,表述中国地方税立法现状应当注意什么问...  相似文献   

14.
陈晋胜 《法学论坛》2008,23(3):83-88
在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中国信访制度有其历史的演进、基本特色、重要原则和主要内容,中国信访制度与和谐社会构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国信访制度的历史演进关联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原则,中国信访制度的基本特色彰显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思想,中国信访制度的重要原则充实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方法,中国信访制度的主要内容丰富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制度.  相似文献   

15.
平等是和谐社会之基,立法平等是平等的真谛,和谐社会呼唤立法平等。宪法平等权对立法具有拘束力,立法平等是贯彻实施宪法的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立法平等尤其应当关注合理差别和反向歧视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地方经济法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经济法治是地方经济的法治化,属于法治和地方法治的下位概念.分权理论和法治的地方性是地方法治的两个支点.构建地方经济法治应秉承以地方分权为基础、以中央集权为主导的理念,具体表现为四个基本原则:保证分权体制的科学性与法治化,保障、促进并创新地方经济权力,剩余权力归地方,分权需以地方民主和必要的中央集权为基础和保障.地方经济法治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巩固并促进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认为要消除我国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宪政建设、健全保障公民权利的机制、完善公共权力运行机制以实现各种权力和权利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相似文献   

18.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立法的原则袁文光加强和完善经济立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证,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内立法的重点。经济立法如何进行,尚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本文试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经济立法应把握的几项原则作一探讨。一、保障公正、公开、自由的市...  相似文献   

19.
江维娅 《法制与社会》2013,(31):227-228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一个伟大的创举,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但长期以来,一些青少年信仰迷茫、思想不健康、对社会认识的偏见等,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必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为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构建一个和谐美满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江宜怀 《政法学刊》2006,23(4):102-107
维护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是警察权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警察权的这一功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但随着我国社会结构和所有制形式的变化、社会自治领域的形成,社会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警察的社会管理职能及其公共权力的特征日益凸现。警察权作为公共权利的一种,本源于人民,并应服务于人民,在促进广大人民群众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同时实现社会成员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强制性以及必要时使用暴力是警察权得以顺利实现的有效途径,但不是目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也就是把强制性权威真正转变为合法性权威的过程;警察权还具有不断扩张的特性,必须对其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