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作为视觉艺术符号的绘画,其形式就是以一定秩序组合在二维平面中的点、线、面、光色等要素。与古典具象绘画相比,现代抽象绘画形式从具象摹拟转向抽象构形,抽象绘画创始人兼理论阐释者康定斯基曾把这种转向看作是绘画艺术从死亡走向生命的分水岭。①康氏的观点不无偏颇...  相似文献   

2.
陈正雄,1935年生于台北,是台湾推展抽象绘画的先驱,他将抽象艺术的种子散播在台湾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且蔚然有成,对台湾现代艺术理念的传承与发展,有相当重要的贡献。陈正雄在现代绘画创作及理论上耕耘研究逾50年,享誉艺坛,是台湾抽象派的大师级人物,曾创立现代画学会及台北艺术家联谊会,并获选为理事长。有人称他为"台湾抽象绘画推手"、"台湾抽象绘画教  相似文献   

3.
1933年67岁的康定斯基定居巴黎近郊塞纳河畔的纳伊利,开始了他晚年的“大综合时代”.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有《连续》《带伴奏的中心》《纤细的固定》《两只绿点》《带伴奏的中心》《紧凑整齐的对比》《红色形状》《分割·统一》《孤立》等,他的表现手法由初期的写实转变到抽象表现主义,由非具象表现转变到几何学抽象构成和带有象征性的标记符号,以及将画面构成分割成几个不同性质的矩形,也可以说是几个小画面被图像化地统一于一个大画面之中.  相似文献   

4.
邵大箴 《台声》2003,(10):40-41
台湾抽象派大师“陈正雄绘画50年回顾展”于8月27日至9月5日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展出,此次活动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油画协会协办。陈正雄1935年生于台北,是台湾推展抽象绘画的先驱,他将抽象艺术的种子播撒在台湾的土地上,辛勤耕耘50年并蔚然有成,对台湾现代艺术理念的传承与发展有相当重要的贡献。陈正雄先生从50年代起就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抽象主义绘画的创作,他的艺术生涯已经有半个世纪,他以自己杰出的创造成果和不倦的探索精神,确立了在画坛中的地位,赢得了声誉。2001年12月,他继获得上届佛罗伦斯…  相似文献   

5.
从符号学的观点看 ,抽象绘画是一种开放性文本 ,它通过扭曲、弱化或消解对象或原型阐释来张扬表现意义。对抽象绘画的解读必须面临六种语境制约 ,它们是文本组合语境、意图语境、接受语境、施受语境、时代语境和传承语境。  相似文献   

6.
吴冠中,我国著名油画家、彩墨画家,宜兴人。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专,后留学巴黎国立美术学院,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他勤勉笃实,作品充溢着民族情韵的浪漫气息,并有许多文风优美的艺术论文。早年,在被冷落的失意中,沉寂于绘画,以超凡的纯静,抒写江南的故土情结。吴冠中最为画坛关注的是在1979~1980年间发表的《绘画的形式美》与《关于抽象美》,由此掀起了对固有艺术形式审美的反思。这场由他而起的画坛理论争辩,揭开了中国绘画现代表现形式探索的一页。其主要论点是,"抽象美是形式美的核心,人们对形式美和抽象美的喜受是本能的","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抽象美","形式是美术的本身","要在客观物象中分析构成其美的因素,将这些形、色、虚实、节奏等等因素抽出来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这就是抽象美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康定斯基创作了一系列有明显的几何学形体和构成要素的作品.1922年6月,他作为形象艺术大师被邀请到鲍豪斯学院任教授,与克利一起培养了一批具有先锋意识的艺术家,他自己也创作了“冷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台湾当代著名抽象画家陈正雄的抽象画巡回展于6月24日至7月3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陈正雄1935年生于台北,初学油画,后从事抽象绘画研究,至今已有4O余年,素有“抽象艺术长跑健将”的美誉.陈先生在国际艺坛上甚  相似文献   

9.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十二岁的杭法基,现在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太白书画院的画家.他从事绘画二十余年来,在中国画艺术上,大胆探索,努力将西方的抽象艺术与东方的意象艺术相揉合.在创作中,他一边进行现代艺术的实验,一边又向传统艺术索取才智.正如他自己说的:"在传统中找现代,在现代中找东方的主张,导致我采用多种手段与方法进行探索的兴趣."此外,杭法基还是中国布贴画艺术的主要创造者之一,在开拓与发展工艺形式和绘画艺术的结合上,也有独特的贡献.杭法基的作品清新独特,力求"真情的自我流露".他认为"在艺术上,水到渠成的自然流淌才是可贵的真情".他的大幅中国画《啊,我想起古老的东方》,表现的便是对中华民族悠久  相似文献   

10.
丹青感悟     
酷爱国画艺术的吴松淼先生,1965年生于浙江庆元。虽然刚逾“而立”之年,但已在中国画坛上驰骋了十多个春秋。 他自幼喜爱绘画艺术,喜游祖国名山大川。他笔下的山水、人物、花鸟等,一一反映了祖国壮美河山、人杰地灵的瑰丽风彩。 年纪轻轻的吴松淼在绘画技法上有继承更有创新。凭着他一股执著探索和热烈追求的精神,并在返复绘画实践中,他深悟到艺术创作必须达到“情”、“理”、“术”三者的高度统一,也就是使自然物的具象美与人格的情感美同技法材质的抽象美和谐地融为一体。吴松淼在他的画作里注入了新的血液。与此同时,他还运用一些新的表现技法,使观者在其画作中能领略到诗意的自然、  相似文献   

11.
木匠教学法是风靡美国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之所以盛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具体的操作中。这实际上就是遵循了人的认识规律,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人类是先学会绘画呢,还是先学会雕塑?很多人都会答错这一问题,他们以为先学会绘画,因为绘画简单呀! 但最早的人类是先学会雕塑的。看见一块石头像牛,就用泥土摹仿着捏。最早的人类是没有办法理解二维空间的事物的,他们只能理解三维空间的东西,他们只会具体,不会抽象。雕塑比绘画至少早出现60万年。这包含了一个浅显的道理,那就是一个形象的东西至少比…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浙江》2012,(17):60-60
浙江山水画家卓鹤君在西方鲜明的现代绘画语言与东方幽邃的传统审美观念融合中形成了自我风格,以抽象的现代性著称于世,这与他关注于宇宙的图像有关。传统和现代被卓鹤君看作是可以交融的两种心灵导引,以在浩瀚苍茫的宇宙中寻求自己“灵魂印迹”。  相似文献   

13.
孙瑛(大石),1919年生于山东省高唐县,自幼酷爱绘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投笔从戎,抗日战争胜利那年在武汉结识名画家丰子恺先生,受其指导、鼓励,开始深入钻研中国绘画艺术,1949年随军赴台,1959年脱离军界转任美术教师,专事绘画.1974年赴美定居旧金山,1982年7月从美国回大陆定居.他曾在台湾、香港及日本、美国、新西兰、澳大利  相似文献   

14.
梁楷是南宋画家,他在继承前人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中国传统的"儒、道、释"思想融入到绘画理念里,创造了以"减笔"和"泼墨"为表现形式的新的绘画技法,他的"禅意画"有如神来之笔,在中国绘画史上开创了写意人物画的新画法。他用写意展现人物、景象的精气神,让神韵尽展画面,以此抒发情感,表达自我精神。他的绘画富有生命力,对后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袁熙坤的作品陈列馆,我看到了画家的部分作品。袁熙坤擅长水墨画和油画,同时他还长于画动物中的狮、虎和人物肖像。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慢慢认识和了解这位大师的艺术成就。他的绘画创作让我们有机会走进他的故事之中。袁熙坤出生在云南省一个国画世家,父亲袁晓岑是中国著名的花鸟画大师,然而袁熙坤的绘画之路完全是靠他自己走出来的。 袁先生说,由于秉性所致,他从小就  相似文献   

16.
康征 《小康》2006,(6):86-87
在当代人物画坛,于文江是不可忽视的一位人物画家。他的画不但在人物绘画的形式语言上独树一帜,而且将文化意识和时代精神巧妙结合,创建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于文江多年来致力于画面丰富性的研究,从绘画的形式结构、色彩观念到形象塑造,他都力求在丰富、厚重、完美上达到一个高度。他那灿烂明丽的慧心往往跳跃于画面,带来静雅悠远的审美情趣。一支横笛、一团纨扇、一本旧书或一只神秘的花猫,在他的画中都是情感表达的道具,在这些道具上承载的是他的内心深处对典雅美的向往和对那些失去的风景的淡淡依恋之情,他的绘画里有一种不复再来的静逸之…  相似文献   

17.
袁运甫先生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是一位多能和多产的著名画家,多年来情系画笔,一心艺事,但不事张扬.不久前的一个夜晚,即在10月下旬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袁运甫先生新作展揭幕前夕,我去拜访了他.是夜,他谈兴甚浓,从他从艺的历程直到对当代绘画艺术的发展,都有独到的体会.兹记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诗书画院书家袁生中是以水墨人物画和花鸟画出入于当代中国书坛的.20多年来,他之所以那么执著于国画人物画的的创作,是因为他认为人物画这种艺术形式最适合于抒发他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和表现他独特的审美个性和艺术才华,也是他做为一个艺术家其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使然.袁生中是靠自学成才的.他自幼就酷爱绘画,早年曾习西洋油画.多年的油画功底使他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后进入四川美术学院国画书进修班学习,这成为他绘画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  相似文献   

19.
书画鉴赏     
李建国,又名李渲,泉润斋主人,职业画家。1959年生于北京,从13岁起开始研习工笔画。常到故宫博物院绘画馆去观赏临摹展出的历代名画,也常到北京各大公园对花卉进行实景写生。1980年他开办了个体裱画店,由于工作的便利,他接触了大量优秀的书画作品,还结识了很多著名的书画家、收藏家。这对他绘画语言和绘画基本功的提高发生了巨大的影响。1995年他留学日本国立鸟取大学教育学部攻读美术,在日本期间,与日本的美术教授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学习,并参观了各地的美术馆。  相似文献   

20.
<正>世间的奇迹多源于看似不经意的相会,与工笔画家李金生先生的结识便纯属偶然。翻开他送我的小画册,清新典雅跃然眼底。说他现代,画中却蕴含古意;说他古典,画中又洋溢着时代气息。如此独道的绘画,磁石般将我深深吸引,一本小小的画册在我手中反复翻看了几遍,我竞浑然不觉,仍沉浸其中。随着之后的交往,我对李金生先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李金生,1959年生于天津,自幼酷爱绘画。青年时随赵毅先生学习绘画,后拜北京中央美院金鸿钧先生为师。曾得到花鸟画大家俞致贞、刘力上先生的指点。在学习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的过程中,砚田耕耘,从宋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