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说到历史上中原王朝与边疆地区民族部落的和亲,人们多是提起公元前33年的昭君出塞,公元641年的文成公主入藏,其实更早的是汉家公主远嫁天山以北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在西域寻求同盟以夹击匈奴。他提出汉朝联合乌孙切断匈奴右臂的建议,得到汉武帝刘彻的采纳。当时乌孙有十二万户、六十三万人、十八万八千兵,在西域是比较强大的国家。乌孙也想依重人众富强的汉朝。匈奴听说乌孙与汉朝建立  相似文献   

2.
尊严     
西汉元帝时,匈奴最强大的郅支单于侵掠汉朝友邻,拘辱杀害汉朝使节,在西域称霸一方。时汉朝在西域只有延寿、陈汤垒城自守。副校尉陈汤召吏兵,发矫诏,出万里大漠,袭杀郅支单于,夺回汉使节柄,将郅支单于首级传至长安,陈汤在向汉帝汇报时的一句话成为彪炳千古的豪迈语: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相似文献   

3.
《前进》2020,(2)
正山西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上始终起着抵御外患、消弭内乱、屏障京师的重要作用。秦亡汉兴,匈奴再度崛起,成为北方安全的最大隐患。为了抵御匈奴入侵,山西的北部边防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时期涌现出一批抗击匈奴的优秀将领,其中卫青、霍去病就谱写了一篇甥舅二人合力抗匈的历史佳话。  相似文献   

4.
罗睿骁 《重庆行政》2019,20(2):102-103
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出陇西,第一次出使西域。到卫青、霍去病消灭了匈奴兵主力,匈奴逃往大沙漠北面以后,西域一带许多国家看到匈奴失了势,都不愿意向匈奴进贡纳税。汉武帝趁这个机会再派张骞去通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和他的几个副手,拿着汉朝的旌节和礼物再度去结交西域。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和西域各国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令汉武帝始料不及的是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  相似文献   

5.
河西战役后,武帝设"河西四郡",逐步畅通了河西走廊乃至中原通往西域、西亚的交通。为了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汉朝政府设置边塞、烽燧、关隘等防御系统防范匈奴势力的入侵与破坏。20世纪出土于河西地区的汉简资料,记载了汉代河西地区汉匈日常军事冲突的真实状况。根据河西汉简,匈奴日常入侵汉塞主要表现为:一般利用傍晚或夜晚进攻汉塞;对汉烽燧进攻时,一般采取骑马弓箭的方式,汉戍卒亦多以弓弩对射的方式回击;匈奴对汉塞的入侵一般为小规模、小范围的进攻,兵力在十几骑到几十骑不等。据汉简记载匈奴入侵汉塞的情况几乎每月都有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匈奴入侵汉塞后杀略守塞吏士,盗取兵器财物,焚烧塞防,对汉塞造成巨大破坏。当匈奴进攻人数较多时,守塞边郡都尉、司马等武职也要积极应对,有时还要进行追击作战。总体来说汉塞对匈奴的抵御是积极有效的,从而保障了丝绸之路的通畅。  相似文献   

6.
<正>张骞:深入丝路东段的汉朝使节为解除北方匈奴的威胁,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共击匈奴。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率匈奴人甘父和100多名随从离开长安,但在河西地区为匈奴所获,被送到漠北单于庭。单于扣留了张骞,但未加虐待,还嫁女给他为妻生子。但张骞却不忘使命,10余年后寻机逃脱,到达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大宛派人送他们到康居(阿姆河以北粟特之地),康居  相似文献   

7.
《前进》2018,(11)
正刘渊,字元海,新兴(今山西忻州)人,匈奴族,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军事统帅。公元304—310年在位。刘渊掀开了五胡十六国战乱的序幕,历来为人所诟病,但他是汉化程度很高的匈奴人,他所建立的汉国打着继承刘姓汉朝基业的旗号,在不断与西晋汉族中央政权冲突的过程中,民族融合也不断加深,客观上为中国最后  相似文献   

8.
<正> 龟兹国的王城在今天的库车,古代称延城,是"丝绸之路"北道的要冲。根据考古发掘证明,这里有比较发达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能铸冶,所产铁器可供西域三十六国用。因此,龟兹在当时是比较强大的,一些小国,如扜弥等经常派王子到龟兹国作人质,以求和睦相处。龟兹王绛宾在位的时候,正是西汉和匈奴在西域连年战斗的年代。一方面,汉朝想一举把匈奴的势力赶出西域,完成统一西域大业的任务。另一方面,匈奴奴隶主靠着  相似文献   

9.
【战略要地“大夹缝”】当失联达13年之久的张骞重新出现在长安城时,汉武帝明白,属于汉朝的光辉时刻,即将徐徐展开。此前,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25岁的张骞带着汉帝国“断匈右臂”的使命,试图前往西域联合月氏部落抗击匈奴,在经历被匈奴长达十多年的软禁后,逃脱控制,继续西行,最终继续游历西部,在历经13年的艰辛旅程后,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张骞终于归来,带来了大量关于西域的第一手资料,史称“凿空西域”。  相似文献   

10.
《新东方》2000,(4):42-42
吴三桂,明朝将领,字长伯,祖籍江苏高邮。吴三桂为武举出身,随军征战,辽东总兵祖大寿是他的舅父,故吴氏父子都是辽东世族祖氏(祖大寿、祖大弼、祖大乐)军事集团的重要成员。曾任游击、副将等职。洪承畴总督蓟辽时,奏升为辽东团练总兵官,年仅28岁。崇祯十四年辛已(1642)年秋,松锦之战明军大败,洪承畴、祖大寿被俘降清。锦州沦陷。清拔出了南进中原两个巨大障碍之一的锦州,消灭了明朝北部主办,招降了祖大寿、洪承畴,给明朝以沉重打击。为此,守关外唯一重镇宁远之任便落在了吴三桂肩上。此时,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正以破竹之势席卷豫、陕,北京防卫空虚。崇祯手诏赐封吴为“平西王”,把大明帝国的命运寄托在吴三桂身上。三月初六,山西全境陷,昌平兵变。崇祯帝下令弃宁远,火速率兵入卫。  相似文献   

11.
王文涛 《湖湘论坛》2011,24(1):111-115
汉代是龟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汉王朝与龟兹的和、战关系,龟兹王族的兴衰更替和龟兹的发展,都与汉、匈双方势力在西域的消长密切相关。处理和发展与龟兹的关系,是汉朝"断匈奴右臂"和安定河西地区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睦友好是汉、龟关系的主流,双方的密切交往,使中原和龟兹及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得以顺利交流,有利于龟兹和内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汉书·西域传》将西域分为狭义西域和广义西域,汉王朝的西北边疆主要指狭义西域。整个西汉时期,国家战略重点在于防御北方匈奴的进攻,同时也为了抵御匈奴对西北边疆的控制。汉代西北边疆民族关系发展的基本态势,就由汉王朝与匈奴争夺对该地区的控制权,及西北边疆民族为了自己的基本利益,左右于汉王朝和匈奴之间的三方博弈关系构成。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汉王朝与乌孙、车师、鄯善(楼兰)、渠犁等民族的关系较为友好且紧密。王莽新朝建立之后,其错误的民族政策导致匈奴势力再次进入汉王朝的西北边疆,使西北边疆的民族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3.
《黄埔》2017,(1)
正最近,台湾地区民意代表刘世芳等民进党籍政客,对赴大陆参加纪念孙中山活动的新同盟会退役将领疯狂“追杀”,称退役将领赴陆参访“严重危害人民安全”,并提案修法,声称将来退将赴大陆“有任何形式的合作行为”,将取消退俸、追回功勋奖勋章,要“让他们付出代价”云云。民进党当局对退役将领的“追杀”,可谓不依不挠、步步紧逼,大有一种不赶尽杀绝誓不罢休的气势。平心而论,在两岸政治上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马军 《传承》2009,(7):40-41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率军亲征入侵晋阳的匈奴。为了摸清虚实,先后派遣十批使者前往打探,冒顿单于故意示之以弱。使者们回来后,皆言匈奴不堪一击,唯独娄敬认为不可贸然出击:"两国交兵之际,正常情况下都会向对方夸示自己的强大和军威,可是这次我去匈奴那里,所见到的只是些老弱残兵和病牛瘦马,这表明匈奴在有意诱使我们犯轻敌的错误,而将他的精兵强将埋伏好以图一  相似文献   

15.
秦始皇北伐匈奴,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大事件,学者累有论撰。笔者不揣翦陋,拟就秦始皇北伐匈奴的时间、规模、失策以及司马迁记述的寓意诸问题,粗加述论。 关于秦北伐匈奴的时间。《史记·秦始皇本纪》说为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自司马光纂《资治通鉴》采纳此说以来,似乎已成定论。其实不然。秦北伐匈奴是在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北伐匈奴的统帅是蒙恬。太史公对北伐记载最详的也是《蒙恬列传》:“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  相似文献   

16.
由武力征服到文明共处 夏商以降,汉族定居中原,以农立国,然边患频仍,尤以西北、西南游牧民族为烈。长于骑射的剽悍匈奴更是屡越长城,劫汉扰唐,破金灭宋——成吉思汗甚至远征多瑙河流域,跨踞欧亚。即使元灭以后,蒙古仍是明朝主要边患……边患实肇于由民族意识引发的政治诉求。  相似文献   

17.
班固的《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与《史记》相比有了许多创新。该书对民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匈奴列传》、《西域传》、《西南夷两粤朝鲜列传》中,而又以《匈奴列传》最为重要,从《匈奴列传》可以看出汉王朝民族关系的主要方面是汉匈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史书关于匈奴和西域传记中,两汉与匈奴、西域诸国进行的和亲与人质政策贯穿于两汉的整个历史,因此,我们不妨将两汉的和亲和人质看成是一种被“制度化”的常规。本文依据史实,着重讨论这两种“制度”发生、发展及其背后可能的“法理”。  相似文献   

19.
时政要闻     
《两岸关系》2013,(6):10-11
俞正声会见许历农率领的台湾退役将领一行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北京会见了新同盟会会长许历农率领的台湾退役将领一行。俞正声强调,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将毫不动摇地坚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促进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更好地造福两岸同胞。  相似文献   

20.
清初野史笔记多记刘宗敏强占陈圆圆,从而激起吴三桂“冲冠一怒”,勾引清兵入关。官修史书《明史》亦将此事作为吴三桂降清的转折。自《明史》定稿后,二百年间史家罕有异议,故1944年郭沫若撰《甲申三百年祭》时指出:刘宗敏“追求三桂的爱姬陈圆圆……虽然得到了陈圆圆,而终于把吴三桂逼反了的,却也就是这位刘将军。”解放后出版的某些著作虽不再把它说成是吴三桂降清的唯一原因,但又成了农民军将领“腐化”的证明。总而言之,刘宗敏强占陈圆圆似已成定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