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张瑜 《人民论坛》2014,(3):185-187
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当前,中国文化产业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用好机遇从而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文章从思想观念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市场体系创新、科技要素创新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揭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根本要求、重要保障、强大动力和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增强我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屹 《今日浙江》2006,(10):52-53
要实现从民营经济大省向民营经济强省的转变,关键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增强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思路从浙江科技创新基础薄弱,科研院所与人才较少,而企业原始积累较多的实际出发,我省民营企业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总体上应该走渐进性、开放式、创造财富型的自主创新之路。所谓“渐进性”就是要走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道路,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从整体上说不可能一蹴而就,人才引进、新产品研发、技术引进等均需要一个发展过程;所谓“开放式”就是要以宽容…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但是当前科技创新中存在资金、信息、管理方面的"孤岛现象"。要消除这些"孤岛现象",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需要政府畅通产业链、创新链与资金链,建立科技创新要素共享机制,强化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引导。  相似文献   

4.
文化生产代表着当前人类社会生产的前沿态势,也是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的客观结果,对于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是实现我国文化发展繁荣的基础工程.当前我国的文化生产领域经济规模、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社会效益和开发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制约着我国文化的发展繁荣.我们需要全面探索和创新文化生产的途径与要素,实现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5.
石珍  马璨 《岭南学刊》2013,(3):73-78
证明妨碍理论也应如同证明责任一般适用于行政程序之中。这要求证明妨碍责任不得逾越期待可能性与比例原则允许的范围,而应视行政行为的性质、可能附加于行政相对人的后果以及权利与权力的平衡等要素而定。即对于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涉及行政法律责任的干涉行政,需克制证明妨碍理论的适用;而对于行政许可、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裁决、行政确认、行政合同、行政赔偿、工伤赔偿等非干涉行为,可以援用证明妨碍理论解决实务问题。  相似文献   

6.
创新生态系统是科技创新的最新范式。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良性构建及运行,直接决定着我国的综合国力以及科技竞争力。创新环境、创新主体、环境与主体之间的创新资源流动,是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构建高效的国家创新生态系统,需要从优化创新制度环境、加强创新主体联合、加快创新资源积累三方面着手,从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引领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把创新作为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的引擎,要求我们倡导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理念,将以往彼此割裂的创新要素串联起来,更加注重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要素的融合。大连作为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排头兵,应率先走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之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增强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能力,更好地服务东北经济圈,助推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实现新一轮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8.
<正>提升广西企业科技竞争力是培育新动能、实现经济"双中高"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打造产业升级版的迫切需要,是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要求。企业的科技竞争力是由企业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转化开发能力、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要素决定的。提升广西企业科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7,(5)
正科技创新需要"浓度",即人才和创新要素聚集度。哪里"创新的浓度"更高,哪里就能成为创新髙地。以色列只有800万人口,却有近4万名科学家不少改变世界的关键技术就来自以色列研发中心"。桂谷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周边,那里地方不大,但实验室、科技公  相似文献   

10.
2020年1月,中央赋予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成渝地区要"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人才是最核心的要素、最宝贵的资源、最持续的动能,引领支撑作用最为突出,需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成渝两地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人才合作方面需要凝聚广泛共识,认清问题短板,创新工作举措,进一步发挥人才的引领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已成为我国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部署. 纵观世界主要国家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历程,呈现出"高要求、大格局、高起点、全链条和新模式"等规律和特点.一是高要求,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全球科学中心为目标,高标准设计实施方案,高效率组织实施,高规格配置创新资源要素,致力科技自立自强.二是大格局,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结合各地创新要素禀赋,打造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中心,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高起点,依托国际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国际一流的拔尖人才,营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环境,致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强调要在"六新"上不断取得突破。说到"六新"之一的新产品,我们很容易想到手撕钢、笔尖钢、石墨烯、碳化硅等等。它们都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结果。而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政、产、学、研、金、介六类要素有效协同、良性循环的一流创新生态作支撑。优化创新生态,必须强化要素投入和政策配套。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视察山西时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发力点。要强化要素投入和政策配套,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真正把企业、科研单位特别是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让他们既有科技创新的成就感,又有成果转化收益分享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13.
潘娟  金春鹏 《群众》2024,(2):52-5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明确要求江苏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扬子江城市群是江苏发展基础最好、开放程度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具有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江苏要依托扬子江城市群集聚创新要素、凝聚创新动能,切实增强全球要素资源配置和创新策源能力,积极将其建设成为全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主阵地”,培育形成具有江苏特色、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引领示范区域,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4.
钱箭星 《求索》2014,(10):4-9
我国正面临着由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重要转型阶段。近年我国加强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但是在创新转型方面存在着困难。困难主要是缺乏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这不仅与创新者个人、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有关,而且与全社会相关。我们需要市场机制激励创新、引导创新,需要政府搭建适合创新的平台,还需要从多方面提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对多样性的宽容--论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经验之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伍雄武 《思想战线》2005,31(6):63-67
民族的多样性及和谐并存,是云南的突出特点.云南各民族传承和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历史经验就是宽容对文化多样性的宽容,对民族差异的宽容.云南各民族之所以能宽容,一是在既定的自然、历史条件下不得不宽容,同时也是根据自己的民族精神选择了宽容.多样性的宽容和多样性的并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新的技术革命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条件下,决定一个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不是传统的要素资源,而是企业是否具有创新的能力.企业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实施新的创新战略,即企业核心人才战略、名牌创新战略和市场开发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7.
制度是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成功的制度创新应当实现各方面的报酬递增,使受制度影响的各方都能从新的制度安排中受益,实现多赢或共赢.县级公安机关的制度创新可以称为诱致性制度变迁,除了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等原因外,政绩和升迁考虑也是其重要的动因.县级公安机关制度创新的具体路径有县级公安机关组织内部相关制度安排的调整,创新公共安全治理方式、完善社会治安防控,完善公共安全服务方式,提高提高回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瑜 《人民论坛》2014,(8):185-187
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当前,中国文化产业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用好机遇从而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文章从思想观念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市场体系创新、科技要素创新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揭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根本要求、重要保障、强大动力和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融合与发展为科技创新模式嬗变提供了新机遇.主要介绍了欧洲Living Labs网络、Living Lab创新模式,包括其概念的提出、发展历程和组织模式,并以马德拉Living Lab为案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这种以用户为中心、整合与协同各创新要素、搭建面向应用的创新平台的创新方式,与北京城市管理科技应用创新园区(AIP)的探索殊途同归,经验可供借鉴.欧洲Living Labs网络对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创新型国家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也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叶帆 《中国发展》2006,(3):12-15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固然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等相应创新要素的投入。然而,更需要的是适宜的创新环境。我国当前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在文化环境、体制环境、供给环境、互动合作环境、市场转化环境等方面都存在制约,迫切需要通过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政策法规环境、促进创新主体互动合作、培养吸引创新人才、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加强创新文化环境建设等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