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荣 《湖湘论坛》2006,19(2):52-54
对比是文学作品中表现力很强的一种艺术手法.<三言>中巧妙地运用横向对比、纵向对比和纵横交叉对比,使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本文对<三言>中对比手法的运用进行阐述,旨在进一步发掘我国这座短篇白话小说宝库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黄静 《前沿》2012,(16):177-178
石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传递着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发展至今,石雕艺术具备了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厚重深刻的历史与文化内涵.进入21世纪,石雕创作也逐渐呈现出现代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趋势,石雕艺术创作不但要借鉴历史精髓,而且其创作理念、风格、手法与方式也必须与时俱进.本文通过解析河南周口关帝庙独具特色的石雕作品以期给当代石雕工作者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个性鲜明地石雕作品以启示.  相似文献   

3.
香港理工学院摄影专业毕业,1986年参与电影《英雄本色》的服装设计以来,十多年间,参与多部电影、戏剧美术、服装制作。2001年以《卧虎藏龙》一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奖”与英国影艺学院“最佳服装设计奖”,受到国际瞩目。近年来游走于服装和视觉艺术之间,2002年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时代的容颜”服装特展,2003年在法国和西班牙举办特展,向世界传达他诠释的东方艺术之美。2004年任第28届奥运会表演服装设计。  相似文献   

4.
叶锦添 香港理工学院摄影专业毕业,1986年参与电影《英雄本色》的服装设计以来,十多年间,参与多部电影、戏剧美术、服装制作。 2001年以《卧虎藏龙》一片获得奥斯卡 “最佳美术设计奖” 与英国影艺学院“最佳服装设计奖”,受到国际瞩目。近年来游走于服装和视觉艺术之间,2002年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时代的容颜”服装特展,2003年在法国和西班牙举办特展,向世界传达他诠释的东方艺术之美。2004年任第28届奥运会表演服装设计。  相似文献   

5.
曹淑萍 《求索》2011,(7):221-222,25
作为现代主义小说开拓者,詹姆斯小说在语言、文体、叙述策略上都有重大创新。语言结构句式冗长,盘根错节、结构繁复、大量使用圆周句和悬念式结构,且欲言又止、用语典奥,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现代小说艺术的认识。他把小说作为一门艺术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大量的实验,建立了一整套从创作到批评的小说理论体系。涉及小说与现实的关系、小说创作、小说的功能、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小说的叙事手法等众多领域。  相似文献   

6.
殷光熹 《思想战线》2008,34(2):91-97
周代的兴衰,始终伴随着战争.战争迫使百姓从军服役,征战四方,久役不归.于是.触发了征人的乡土情结,思乡盼归诗就是在此种背景下产生的.在<诗经>中,诗人用高超的艺术手法,真实而生动地描写了官兵们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个体生命的归属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创新意义,因而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晓刚,长宁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教授、博导,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东华大学服装学院副院长、东华大学服装学院服装研究中心主任、东华大学——施华洛世奇创意设计中心主任,全国服装设计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委员,国内多家服装企业设计总监。全国“十佳切艮装设计师,连续三年被评为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相似文献   

8.
本文解读了图像的发展以及当今图像化时代的形成原因.认为在图像化的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面临着艰难的境遇——图像化的视觉霸权导致大学生艺术感受力下降、大学生的想象力下降、大学生审美娱乐化和通俗化.基于这样的境遇,艺术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权威角色,拓宽艺术视野,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教学形式,注重艺术教育的可行性和参与性,从流行图像中挖掘优秀艺术.  相似文献   

9.
艺术劳动主体是艺术劳动力的物质承担者,是艺术生产力中最主要的、能动的、创新的要素.艺术劳动力是艺术生产力的核心,是艺术劳动者内在的主体功能,它在艺术生产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审美感受发现力、创作构思设计力、物化传达制作力、创作方法运用力和审美反思评价力.当艺术劳动者实际从事艺术创作生产活动时,内在的主体生产力才能发挥出来,转变成流动的正在支出的艺术活劳动,通过艺术劳动工具的传递,物化在艺术劳动对象上,创作生产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产品,满足社会的精神审美需要.没有艺术劳动力就根本谈不上艺术生产,因此,艺术劳动主体自身内在能力的使用和发挥--艺术劳动力是艺术生产的决定性要素.  相似文献   

10.
刘长久 《思想战线》2001,27(1):112-117
云南石窟随着佛教的传入而蓬勃兴起,以剑川石钟山石窟沙登箐区第一号阿弥陀佛像方座正面为证,云南石窟摩崖造像最早应出现在南诏丰佑时代,它开创于中晚唐,绵延于明清.其雕刘手法大致有五种一是以高浮雕作为整体造型的基本手法,而细部和衣纹皱折则用阴线刻;二是主尊佛像采用高浮雕,而二胁侍则采用浅浮雕手法;三是纯粹采用薄肉雕,辅之以阴线刻;四是采用减地平鈒或剔地起突的浮雕手法;五是纯粹采用阴线刘.采用圆雕者极少.过去,由于对云南石窟与摩崖造像研究和宣传不够,致使在中国石窟艺术史上没有给予它应有的地位.因此,有必要进行系统、完整、深入的研究,让这块滇文化瑰宝重放光华.  相似文献   

11.
有祖国大陆天才设计师之称的张肇达终于如愿以偿地在首届中国服装设计博览会上夺得最高奖——金顶奖。这位曾在美国、法国接受过专业时装强化训练的设计师说:“中国设计师时代到来之时,就是中国服装走向世界之日。” 1997年12月5—8日,由中国纺织总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服装设计博览会,云集了来自全国119名设计师、123家著名服装企业和107个国内知名品牌。此次博览会第一次将设计师的地位放在了祖国大陆服装工业这座金字塔的塔顶,这无疑昭示着祖国大陆服装业在与国际惯例接轨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也为祖国大陆服装业走向世界作出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王玉萍 《青年论坛》2008,(3):150-152
目前服装产业已进入品牌化发展时期,服装设计的创作与教学层面的提升离不开品牌理念的积极引导。服装品牌企业尤其是传统的服装设计教学中由于欠缺品牌意识的理解和运用,影响服装设计的创作品位与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从品牌的影响力、品牌理念和设计理念的指引作用等方面探讨如何将服装品牌设计理念融合于服装设计与教学之中,有利于促进设计创作,进而提升教学水准。  相似文献   

13.
傅毓民 《理论月刊》2005,2(9):131-133
<儒林外史>是我国小说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不但在思想内容上有所创新和发展,而且在艺术上也以其独创的讽刺手法,突破了前人的藩篱,打破了传统小说的说--听模式,确立了性格结构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开创了古代讽刺小说的先河,成为古代小说向近代小说过渡的标志和转折点,从而最终确立了其在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艺术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认识能力和手段,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科学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到古今中外、专家、政府的重视.研究和改革艺术教育,对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开展素质教育,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政协天地》2010,(7):25-27
通过对厦门服装产业的现实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以及面临的瓶颈的调研和分析认为,首先应改变观念,从时尚创意型产业的认识来定位新时期的厦门服装产业,依托海西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厦门现有比较优势,着力在服装设计、发布、展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可分为: 学术准备、 学术起步、 稳健发展 3 个时期。在后两个时期中, 可总结出迈向人民的艺术人类学、 田野工作中的艺术人类学、 社会发展中的艺术人类学、 国际交流中的艺术人类学、 本土理论建设中的艺术人类学等 5 个方面的特点。 对中国艺术人类学 20 年的发展之路概括。 任何新的理论都是来自于新的社会实践,中国 30 年来的巨大变化, 为中国学术理论创新提供了许多研究资源, 尤其是艺术人类学。因为作为它研究对象的艺术, 在社会实践方面往往具有先锋性, 其所具有的创造性精神,往往是冲破旧藩篱的一种力量。 为此, 艺术人类学学者们所收集的丰富田野材料和所进行的大量社会实践, 正在促使本土理论进一步完善, 并汇集为一股推动中国学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
艺术变形:现代主义实战的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中正 《求索》2012,(3):88-89
变形是现代主义诸流派共同的艺术手法,其艺术表现形式是:"象形中的变形"与"变形中的变形"。现代主义视野中的艺术变形,表面上表现了人的卑琐和阴冷的一面,实质上有积极的意义:表达了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忧虑,对资本主义制度"异化"人性的控诉以及对人类美好前景的憧憬。  相似文献   

18.
“三曹”诗歌异中有同 ,同中有异 ,各领风骚 ,各成绝技。从艺术形式上看 ,“三曹”各有因革 ,各占胜场 ,然曹丕最富于创新精神。从艺术表现上看 ,曹植真正确立抒情诗在诗坛的牢固地位。在描写手法运用上 ,中国诗歌形神兼备艺术境界的确立 ,当始于曹丕 ,成于曹植。中国诗歌文质并重 ,情文并茂的确立 ,当以曹丕开其端 ,曹植功其成。从总体艺术风格上看 ,曹操诗主刚 ,曹丕诗主柔 ,曹植诗则刚柔相济 ,从而博得了“正派的宗”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19.
颜建华 《求索》2011,(5):205-206,69
清代骈文复兴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逐渐为学界所接受,但清代骈文复兴突破与创新的诸多方面与程度则莫衷一是,众说纷纭。特别是说到艺术上的创新,否定与肯定并存,且较为激烈。这里试图从两个层面进行探究:一是从清代骈文艺术技巧方面的创新来谈;二是骈文对新文体小说、戏曲的渗透方面来探索,供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20.
李平 《前沿》2012,(2):171-172
由于高科技的发展及在艺术中的应用,电脑和网络成为艺术重要的载体和创作手段,对于这些多元性、交叉性、创新性的新艺术形式的界定,存在争议。电脑、网络等高科技与艺术结合所产生的艺术形式,可否称之为"电脑艺术""网络艺术",观点不一。作者认为,"电脑艺术""网络艺术"与以往的艺术形式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更存在较大的区别。电脑艺术是电脑技术与各种艺术形式综合形成的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实现了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的自动化、微机化。网络艺术是建立在电脑艺术之上的通过互联网形成的新的艺术形式。它通过网站、数据库等手段,建构起规模最大、水准最高、传播最快的新的艺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