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跨文化交际中 ,语言与文化、语言与非语言交际融为一体 ,不可分割。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表达一致时 ,交际效用呈最大规律 ;两者不一致或相互否定时 ,交际效用呈递减规律 ,甚至抵消 ;遇到交际障碍时 ,非语言交际起修补作用。跨文化交际目标是交际经济化、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杨天地 《前沿》2013,(18):141-142
非语言交际指的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对于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当前已引起跨文化交际学界的广泛关注。非语言交际主要分为四类: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本文主要从对待拥挤的态度、近体距离及领地观念三个方面探讨中英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环境语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刘宇容 《前沿》2006,(6):224-227
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着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大途径。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入手,着重阐述非语言行为障碍对语言交际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对提高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引入交际理念的新型“听说课”,在保留传统教学法语言知识系统性优点的同时,以积累语言知识为基础,积极组织多处课堂交际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行为活动中,在掌握系统的语言知识的同时,将强化听、说两种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凤霞 《学习与实践》2006,(11):139-143
非语言交际行为传达的信息是语言交际行为所不能替代的,它具有鲜明性、隐含性、普遍性、辅助性和原始性。本文介绍了非语言交际的基本概念,并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讨了非语言交际的特点及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6.
社会中的任何人都离不开言语交际,并通过言语交际来传输信息、传播价值观。鉴于主流社会是语言的主导力量的,社会中使用的语言大多是主流社会认可、认同的语言,社会中盛行的价值观往往是主流社会主张、确认的价值观。本文通过对男性话语权利在言语交际中三方面的分析来揭示言语交际背后所隐藏的文化价值观,以凸现语言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性别观念及如何制约人们在性别问题上的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7.
韩敏 《前沿》2007,(3):76-77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重视非语言交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文主要从教师的目视行为、体距处理和非语言声音三个主要的非语言交际手段结合课堂语言交际行为探究提高大学生实际语言综合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李荧 《青年论坛》2002,10(2):92-9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许多就表现在语言交际中。因此 ,在外语教学中 ,不仅要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同时也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关系、文化差异对语言交际能力的影响以及对培养交际能力的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论交际策略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际策略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外语习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东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往往导致高职高专学生在用英语交流时常出现交流受阻或中断的情况。因而,利用真实或模拟的语境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交际策略意识和能力,使其在实际交流过程中有意识地扬长避短,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美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自我观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交际学在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界受到颇多的关注。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文化自我观,文化自我观影响语言活动。中美文化自我观比较研究对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教育有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英文影视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者通过影片中的情景提示 ,进一步理解语音、语调及语速的隐含意义 ,理解词句的文化内涵 ,了解社会及宗教对语言的影响 ,了解不同民族非语言活动在交际中的作用。笔者认为英文影视为学习者提供了英语民族如何进行交际的真实情景和鲜活的语言 ,同时也提供了语言实践的自然情景。它是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2.
梁爱民 《青年论坛》2010,(4):133-136
语言是一个负载信息的符号系统,交际是一个信息在交际者之间双向或多向的互动过程,信息的共享是交际活动的目的,信息的互动是交际活动的本质,语言的运用是交际的主要形式。“情感过滤”是一个人情感因素对语言习得和信息输入、输出产生的影响。学习动机、语言焦虑、语言态度、自我意象、自信心和移情等是造成“情感过滤”的主要因素,关注交际意义而非形式、关注交际情境、实现可理解性信息输入是降低“情感过滤”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性别身份在社会语言中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语言研究存在两元论和多元论之争,建构论属于后者,它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西方国家的新思潮,其基本观点是性别语言是在交际活动中建构的,它不是事先存在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本文运用功能分析法对语言进行研究,揭示出性别身份在社会语言中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交际信息的载体包括言语交际符号和非言语交际符号,副语言是言语交际符号以外的符号形式,它在人类交际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汉语成语里大量描写副语言的词条,足以说明副语言习俗是在有声语言基础上得以广泛运用的,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而成的。在汉语成语里,副语言展现出了鲜明的特点,即丰富的内涵与细腻的描写;传承的习俗和厚重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杨峻 《前沿》2013,(20):140-143
在外语学习中,语言交际是促进外语学习的重要手段,是小组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本文以笔者在大学日语精读课堂上开展的小组活动为对象,对学习者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了分类,并对其中出现的语言交际的实态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文章最后提出了实施小组活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彝族非语言交际习俗是彝族民俗语言的一种形态。在社会交际活动中,非语言交际方式虽然不能与语言等量齐观,但它以自己独特的作用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语言重要交际工具之一。在彝族社会传承文化中,非语言习俗的丰富多姿及其特殊作用,是有声语言难以取代的。这里,我从民俗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谈谈彝族非语言交际的身势体态语习俗,标志语习俗和非语言的声音交际习俗。  相似文献   

17.
胡世芳 《前沿》2005,(11):256-257
了解、掌握中外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语言的运用十分重要。中外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听说、词汇、阅读及翻译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外语教育中应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了解中外文化内涵,理解跨文化因素,进行跨文化对比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发展给人类的交际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网络交际从现实交际中分化出来,为现代人的交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对话方式。本文首先阐述了网络交际中的各种语言失范现象,然后从网络交际的语境和主体两方面对语言失范现象的成因加以深入分析,为避免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和负面冲击,最后对网络交际中语言规范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交际的社会语言学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沉香 《求索》2011,(3):101-103
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社会关系和角色关系的跨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有着深刻的影响,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考察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会关系和角色关系的异同,有利于选用合宜的称代形式和行为规范进行交际,使交际符合不同社会的交际规则,达到在不同的文化之间有效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前非言语交际往往通过具体的列举来分类,虽然清楚明晰却难免顾此失彼。若按交际手段分类,将非言语交际分为直接交际和间接交际两类,即可涵盖所有形式。这里的直接交际是指交际者由自身身体而不借助他物发出的交流信号,主要包含副语言和身体语;间接交际是指交际者通过自身身体以外的介质进行的交际,主要包含物体语和时空语。文中对副语言、物体语等重要概念也进行了重新定义。相比而言,直接交际可控性强、直观性强、文化蕴含相对有限,而间接交际反之。此分类法亦适用于人类交际形式的分类,即人类交际亦可分为直接交际和间接交际,从而为交际分类提供了新的角度。由此人类交际可被归纳为直接交际、间接交际及直接交际+间接交际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