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阐述了发展风险投资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分析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和产业化程度较缓慢的原因;并提出了建立政府激励机制、多渠道开辟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建立健全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及建立和完善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外部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江光华 《前沿》2012,(21):87-90
本文在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风险投资之间关联的肚础上,探讨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投资的现存问题;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的发展思路,主要是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投资发展规律,建立健全有关法律制度,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资本来源渠道,培养战略性新必产业风险投资管理专业人才,完普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发展风险投资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分析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和产业化程度较缓慢的原因;并提出了建立政府激励机制、多渠道开辟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建立健全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及建立和完善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外部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广东风险投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笑珍 《岭南学刊》2009,(3):98-100
广东是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迅速和活跃的地区之一,但由于风险投资机制还不完善、风险资本来源单一、退出渠道不顺畅、风险投资专业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阻碍着广东风险投资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应构建风险投资发展的良好环境,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培养专业化风险投资人才,更好地促进广东风险投资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风险投资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支持科技发展和知识创新,我国政府正在致力于发展国内风险投资。但是,政府不宜成为风险资本供给的重要渠道,更不能成为风险资本的经营者,而应当扮演启动者、引路人、裁判员的角色。政府在发展风险投资中的职能主要应定位于三个方面:积极培育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软环境;建设国家创新系统;完善证券市场建设,尽快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6.
风险资本的退出有公开上市、非公开上市等几种方式。从不同退出方式的收益率来看,IPO明显优于非公开上市方式,而从风险资本流动性和释放风险方面看,非公开上市退出则具有比较优势。我国目前缺乏完善的法规与政策体系,阻碍了风险投资的退出。  相似文献   

7.
风险投资的风险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敏 《思想战线》2002,28(6):27-28
风险投资有着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风险资本和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可以推动高科技成果的转化,使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优化。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有助于促进风险投资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风险控制包括选择、协议、辅导、退出四个阶段,而风险投资公司要想运作成功,还必须建立起一套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风险投资的机制缺陷及其弥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着明显的机制缺陷 ,本文从投入机制、运行机制、退出机制三个层面对此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 ,这些缺陷正严重影响着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风险投资机制缺陷的弥补 ,从投入机制来看 ,关键是要培育数量充足的合格的风险投资主体 ;从运行机制来看 ,一方面是健全管理与监控机制 ,另外一方面是健全激励机制 ;从退出机制来看 ,就是要拓宽和畅通退出渠道。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风险投资正呈现旺盛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风险投资机构趋于多样化的同时,风险投资资金来源也趋于多元化。为此,须构建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加强风险投资的立法工作,使风险投资获得法律上的保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来规范和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任伟  唐丽 《理论月刊》2001,(1):34-35,37
我国风险投资仍处于创立阶段,一套健全、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在构造风险投资机制的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好诸如风险资本与研发资金的关系、风险资本的融资来源、风险投资机构、风险投资专家等方面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发展我国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婧 《理论月刊》2004,(8):149-151
风险投资是弥补中小企业资金缺口的一种极佳方式。发展我国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可从融资渠道的拓宽、组织形式的选择、税负的合理分担和退出机制的建设这几个方面着手,以期建立起对风险投资的有效法律支持和规制。  相似文献   

12.
风险投资是我国迅速发展高新技术和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杠杆 ,中国发展风险投资不仅非常必要 ,而且也具备各种条件 ,制约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风险投资法制建设的严重滞后。为此 ,我们应当建立“官助民营”的风险投资机制和风险资本市场 ,制定以《风险投资法》、《投资公司法》、《风险资本筹集法》、《风险投资管理法》、《风险投资保险法》等为主体的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法律规范保障体系 ,制定、修改和完善现行的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13.
叶岚 《桂海论丛》2000,(1):56-58
文章从对中美风险投资业的比较出发,总结了美国发展风险投 资中的经验,提出了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的若干措施:宏观上,发挥政府作用,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法律法规背景、优惠的税收政策、退出机制的建立、多渠道开辟风险投资资金来源、实行信用担保、督促建立行业监管制度; 微观上,建立高效运营的中介机构对风险投资基金进行专业化管理,包括正 确选择风险投资对象、对不同投资对象使用不同的资金运作形式、重视风险 投资基金管理人才、定期披露有关风险投资状况的财务报告等。  相似文献   

14.
风险投资基金以其方便投资、专家管理、分散风险、利益共享等独特魅力 ,以及在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 ,促进资本形成 ,优化产业结构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受到各国政府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因而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要发展高新技术 ,就必须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事业。本文重点论述了发展我国风险投资基金的几个主要法律问题 ,即风险投资资金来源多元化问题、风险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和退出方式以及国家鼓励风险投资基金发展的法律优惠措施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兴起了风险投资的热潮 ,甘肃必须关注风险投资事业。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实施之际 ,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加快创建甘肃风险资本市场的步伐。通过创建风险投资公司 ,吸引外商参与风险投资 ,培育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等措施开拓甘肃风险资本市场 ,再造一个为风险企业服务的投融资系统 ,促进甘肃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和大多数国家一样 ,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也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即风险资本来源与组织、风险投资如何退出与风险投资的政策支持。本文基于对此三个方面的分析 ,指出我国发展风险投资业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民营银行的市场退出是市场优胜劣汰法则的体现。我国民营银行市场退出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现行法律法规缺乏完善的民营银行市场退出的规定;行政机关主导的强制性市场退出占主要地位;缺乏有效的银行市场退出风险分担制度;银行市场退出之前的救助机制不健全。为了更好地发展民营银行,应完善其市场退出法律法规,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健全民营银行市场退出前的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8.
曾梦宇 《湖湘论坛》2002,15(3):56-56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发展高科技产业是我国必然的战略选择。现实中,许多中小科技企业,尽管产品有市场,发展有潜力,但融资难依然是困扰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难题。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已经迫在眉睫。一、建立推进风险投资的动力机制所谓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风险投资实行“集合投资、专家管理、风险分散的”运作机制,主要为处于产业发展初期阶段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提供资金和经营管理支持。其投资对象主要是非上市的中小企业,并以股权、债权方式参与投资。其追求的目标是高科技产业化、商品…  相似文献   

19.
风险资本的退出是风险投资体系的核心。创业板上市是风险资本退出的最有效措施,在当前一板市场过度投机的情况下,分三步走是可以的,但应有个时间规划、评价指标,否则会产生影响科技成果产业化和风险资本固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宣頔  赵美珍 《前沿》2011,(22):73-75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IPO退出市场存在基础市场建构不完善,创业企业供给与投资者资本需求数量结构失衡,交易制度非效率、境内外空间结构失衡等问题。IPO退出市场结构均衡存在法律障碍。为促进该市场有效发展,在构建纵横统一的IPO退出法律制度体系前提下,着重完善境内IPO退出发行准入制度和IPO退出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