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生成都与其民族的、历史的发展相联系。企业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的形成和发展必然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就日本和美国而言 ,他们各自的企业文化反映了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 ,这种文化传统正是源流于不同民族的生存环境和历史 ,尽管日美两国的企业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代表了东西方两种文化传统 ,但在世界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时代背景中 ,他们企业中所创造的优质文化必将成为各国企业所推崇、所倡导的文化成份。  相似文献   

2.
语言作为一个民族具有根本意义的价值系统和意义系统,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更是一种认知工具,它是凝聚着民族心理、思维特点的文化存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历史地决定了不同的语言在结构上的差异和运用上的特色。俄汉两种语言中评价意义表达方式的不同正是由民族性不同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结婚的好处     
上个周末我去参加了一个婚礼,在婚礼上听到了许多精彩的演讲.都是两个人要同甘苦共患难、睡觉之前不生气之类的老话套话.可是,同往常一样,祝福的人们都忘记了提及相爱结婚的最大好处,那就是你可以向你的伴侣抱怨自己的大病小灾.  相似文献   

4.
同在东北亚文化圈中的日、韩、俄、蒙、中5个国家有着相同的儒学文化和相近的地理文化这种宏观文化氛围,而各国间不同的语言所引起的文化因素的微观差异使这一地区呈现出国家和区域特色。文化背景不同,其价值观、道德观就不一样,而由此所产生的不同发展理念,决定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东北亚5国由于地理上的接近以及汉字文化和儒学、佛教的影响,使各方在沟通和理解上比较容易,这种文化同质性是东北亚各民族进一步发展固有文化传统,建设和平共处、文化交融、互利互助、经济合作、繁荣共享的区域构架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文化全球化趋势是由经济全球化推动的.文化全球化即世界性文化不是由不同的民族文化简单拼凑而成,而是文化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有机统一.文化世界性是以尊重多元文化和谐共存为前提的,是由不同民族文化基于共同利益和规范不断交往、融合和创新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本质和核心价值而言,符合全球化健康发展的要求,会对人类文明进步和文化全球化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国际关系中的"文化曲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交往中存在着一种有意曲解和贬低其他文化的现象。这种“文化曲解”在国际关系中有着深刻的根源,对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造成了许多消极影响。而文化曲解作为一种话语体系能够长期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话语霸权的存在。在消除话语霸权影响的基础上推行文化多元主义将是减少国际关系中文化曲解现象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引言颜色词,即语言中用来描述事物颜色特征的词类。“颜色词属于‘文化限定词’,具有强大的民族文化特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颜色观。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同一种颜色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引起不同的联想,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①由于各民族在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宗教信仰、气候条件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同一颜色词在不同文化的读者中的联想和感觉自然不一样,从而形成了对颜色词有其独特的嗜好。这些差异给跨文化交际的人们带来诸多的不便,也容易使他们产生语用失误。为了减少交际失误,笔者认为研究和探索不同民族的不同颜色习惯很有必要。本文拟…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对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民族,其历史仅有千年,其内涵却丰富多彩。其创造性源于“俄罗斯精神”。而什么是俄罗斯精神?这又似乎成为一个引发中外学者争论的斯芬克斯之谜。这也是某个民族文化中所蕴涵的更为深层的东西。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宋瑞芝教授撰著的《俄罗斯精神》(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一书,正是对俄罗斯精神的一种多元剖析与解答。一、双头鹰国徽是俄罗斯民族性格和俄罗斯精神的形象表征双头鹰的两头分别雄视东西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蕴涵着俄罗斯国家兼有东西方文化的渊源,反映着这个民族丰富的、矛盾的品格。…  相似文献   

9.
越南竹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作为一种特殊的质体,已渗透到越南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越南竹文化的独特色彩。竹子的特性是形成这一独特文化的前提条件,越南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是形成竹文化的基本条件,越南人民的智慧是形成这独特竹文化的必要条件。本文试图从竹在越南民族神话传说、建筑、文学艺术以及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运用和象征意义解读越南竹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一、经济全球化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全球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在亚欧大陆也是如此。然而,某些人所预言的“文化全球化”现象却没有出现,这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  相似文献   

11.
所谓社会文化,无非是社会群体的心理心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处事方式。中国人,俄国人,都是人,这两大社会群体的社会文化当然有许多共同处。但是中国和俄罗斯毕竟地理、民族、宗教、历史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文化必然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后,东南亚国家在新的国际关系下努力发展民族文化的同时,提出并推进东盟区域文化一体化。东南亚各国由于国情不同,长期以来所接受的外来文化影响也不同,该地区的文化发展存在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向。看来东南亚区域文化一体化短期内难以启动。  相似文献   

13.
程路 《新青年》2004,(4):20-21
在世界的不同角落正不断发生着许多故事,比如相遇,比如离别,比如相爱,比如伤害,太多的比如。在我的周围也是同样的剧情。  相似文献   

14.
关于幸福     
童颜 《新青年》2008,(5):56-57
1 5月是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季节.相爱的人儿忙碌地筹办婚礼准备步入结婚礼堂,就连空气中都暖融融地流动着甜蜜蜜的气息.虽然有很多事情等待着新人们筹备应对打点,累得他们直叫:不结婚不知道,原来结婚这么复杂这么累!可嘴上说着.还是一样不拉地忙乎着.痛并快乐着吧.  相似文献   

15.
新年 (在本文是指农历新年 )对于中国人来说 ,意味着团圆、祥和与欢乐 ,意味着一家人热热闹闹围坐在一起 ,吃着可口的年夜饭 ,欣赏着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而在东南亚最古老的国家———柬埔寨 ,新年对他们来说 ,又意味着什么呢 ?与中国的新年相比 ,又有何不同呢 ?围绕两国新年产生的新年文化又是怎样的呢 ?“年节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文化研究的一个领域。它是人类创造的社群活动的独特形态节日诸特质的复合体。它包括实物、信仰、心理、习俗、道德伦理、艺术等。”①新年文化属于年节文化中的一种类型 ,是围绕新年而产生出现的…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民族文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俄罗斯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是衔接欧洲文化和亚洲文化的一种中间文化,体现了该民族独特的民族意识和文化体系。这种文化形态是由地缘位置、社会机制、宗教信仰、蛮族入侵等多种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在诸多世纪对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印度规模宏大的民族独立运动在本世纪上半叶颇引人注目,运动的领导人甘地在全世界受到了广泛的尊敬。他所独创的非暴力斗争道路引起了世人的极大兴趣。印度为什么会走上非暴力的斗争道路?这一问题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思考。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从历史的角度来作一探讨。一从历史上看,长期以来,印度的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淡漠的。关于民族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斯大林曾给民族下了个著名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的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的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传播有一种势差现象 :先进的文化影响和改造落后的文化。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化 ,印度文化全面而又深刻地影响到了缅甸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在缅甸文化的各个层面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当然 ,缅甸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有序的过程 ,并非完全是外来文化强加的被动吸收。在受印度文化影响的同时 ,缅甸文化也保存了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 ,并使之与先进的印度文化相结合 ,最终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缅甸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文化安全是文化系统正常运行、持续发展以及文化利益不受威胁的状态。当文化安全受到由于技术和市场所推动的全球化威胁时,所造成的可见的后果是文化的标准化、同质化、娱乐化和商品化。与之相应的潜在的后果主要是文化多样性遭到破坏。这些都将无法造就完整的文化而只能导致文化的瓦解。文化安全既受到外源性因素,即不同文化之间的影响关系的威胁;也受到内生性根源,即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任何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都可能遭遇到的原因的威胁。由于传播技术对文化的控制与垄断,威胁着文化多样化,造成信息的碎片化和视觉化,对文化造成多种破坏,因而传播技术的发展是威胁文化安全的诱因和内生性的物质根源。文化认同、文化吸引力以及文化传承能力是文化安全的内生性根本要素,它们关系着文化的续存和影响力。在全球共享安全背景下,对于文化安全最好的保障就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开放性,促进不同文化间有意义的互动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世界文化之间的相通是客观存在,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相通性便是佐证.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许多文化,对报应学与人神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具有广泛的认同,皆是实践最多、运用最普遍的宗教理论,它是人生哲理、思想内涵和道德规范的精华部分.一个民族的宗教是构成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从宗教文化角度诠释社会的内在重要性就包含在其中.任何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皆植根于丰厚的社会土壤,以及适应社会需求,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均具有很强的社会存在价值与意义,因此,也就有了理论实践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