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袁艳 《政府法制》2009,(14):6-6
从今年10月1日开始,浙江省的流动人口将告别暂住证,全面实行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制度。6月4日,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相似文献   

2.
以流动人口居住证替代暂住证为标志,长三角沪苏浙等地人才争夺战正在展开。 2月5日,记者从浙江省人大获悉,《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已列入该省人大一类立法项目,预计最快将于一季度末通过。届时,外来务工人员将享有与本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各项公民权利与义务。  相似文献   

3.
第一条 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暂住证是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市区或者乡、镇,在其他地区暂住的证明。 暂住人在暂住地办理劳务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等证照时应当出示居民身份证和暂住证。 第三条 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拟在暂住地居住一个月以上年满十六周岁的下列人员,  相似文献   

4.
骆沙 《政府法制》2012,(7):41-41
日前,北京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居住证政策有望今年出台。与目前采用的暂住证不同,届时,流动人口将可凭借居住证享受相关公共服务,相关部门也可更详实地掌握流动人口的数量、工作等情况。  相似文献   

5.
《广州日报》报道,一大清早,广州禅城区教子村警方与治安员封村查暂住证,因不愿花几十元去办理暂住证,在村中暂住的打工者与检查人员玩起了“躲猫猫”,一小时内近百人翻墙而出,躲避查证。  相似文献   

6.
王心一  何建新 《证据科学》2001,8(3):138-1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法律依据,自颁布实施以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以此为依据进行传染病的执法监督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使传染病的防治和监督管理步入了法制化的轨道。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营方式和种类日益增多,流动人口急剧增加,流动人口在对当地经济建设和市场繁荣起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传染病防治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近日,我们在处理一起输入性伤寒疫情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在流动人口的传染病管理中有很多值得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传统的传染病执法监督工作重在对医疗保健机构进行监督的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沈沛沛 《法制与社会》2013,(32):262-263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自颁布实施以来,对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档案法》中有些内容已与当前社会的发展产生不适应。冬文探讨了现行《档案法》亟需修改完善的原因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8.
廖露 《法制与社会》2010,(22):187-190,193
长期以来,关于"流动人口"管理问题上,我国奉行简单的户籍制度和暂住证制度,这滋生了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流动人口犯罪率居高不下。结合今日之中国转型时期之特征,分析流动人口犯罪率高企不下之真正原因,为有效建立流动人口犯罪预防机制,便成为本文写作之中心主旨。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涌向城市,特别是东南沿海城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这大批量的人口流动,为我国赢得"世界工厂"之美誉,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之所以取得丰硕成果的劳动力保障,但这同时带来了"流动人口"管理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的流动人口治安问题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密切相关,也是转型社会中传统农业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矛盾的直接产物。要解决流动人口治安问题,必须对当代中国社会诸矛盾有深刻的理解。本文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就有关影响流动人口治安问题的社会诸矛盾进行探讨,并得出了若干不容忽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维护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新时期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应当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统筹管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应当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优质服务的原则,坚持以人…  相似文献   

11.
《法治与社会》2012,(4):78-79
周英峰在《南方日报》撰文说,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我国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扩大。2亿多流动人口特别是1.5亿多农民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严峻挑战。城市是流动人口的主要聚集地,流动人口往往处于城市生活的边缘地带,归属感、幸福感缺失往往带来责任感相对下降。对城市管理者而言,迫切需要转变重管理轻服务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切实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上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租购等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流动人口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形成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并在90年代发生了一次流动结构模式的迁移,即是由分散的"单身外出"转变为集中的"举家迁徙",呈现出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本文指出流动人口其社会属性的天然出身隐含了在这个"家庭化"的趋势中,流动人口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在面临已为规制的以定居者子女为客体的教育政策时会不自觉的产生许多冲突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北京将推行居住证制度。而早在2008年8月1日,深圳市便开始实施《深圳市居住证暂行办法》。居住证制度取代存在了24年的暂住证制度,成为深圳市人口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被认为是让外来人口融入当地的有效举措。从暂住证到居住证,仅一字之差,内涵有何不同?居住证背后,意味着什么样的配套福利?5年来,深圳的居住证制度实施得如何?  相似文献   

14.
遗传资源是地球上一种极其重要的自然财富,在人类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获取到的遗传资源进行商业化利用,产生了各种惠益,如何分配这些惠益是一个关键的问题。《生物多样性公约》和《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均对遗传资源的惠益分享问题作出了规定。这些规定包括共同商定条件下的惠益分享和多边系统内的惠益分享等等。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公证作为一项以预防为理念设计,具有社会公共管理功能的法律制度,理应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尽显其价值,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分析公证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公证法》实施取得的主要成果进行概述,分析《公证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发挥公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公证事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法律援助制度逐渐走向成熟,法律援助在保障人权、促进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的作用,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司法制度。但在法律援助的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成为制约法律援助发展的障碍,必须认真加以总结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公司法》是规范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法律规范之一,始终关注如何规范、适应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公司法》在实行的过程中,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司法》中一些内容已经不适应现代市场的发展,成为制约市场发展的因素。通过引进全新的理念对《公司法》的修正与完善,消除现行《公司法》的局限性,促使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章研究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修改和完善现行公司法的必要性,分析了现行公司法的缺陷,探析了修改与完善我国公司法的措施,旨在为我国公司法的现代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流动人口犯罪是中国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一种负面效应,更是当前社会比较突出和复杂的治安问题之一。本文指出流动人口犯罪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成因,我们不能单一地从某一角度或某一方面去把握,而应有机地结合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文化、法律制度等多个视角更为透彻地分析,从而有效地采取预防和控制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从某种程度上讲,流动人口会给城市社会治安、资源与环境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及经济安全等造成一定的风险.城市政府针对流动人口问题采取的传统管控方式已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为此,政府在流动人口管理问题上需要实现由“管控”到“服务”的转变,变运动式治理为常态治理,通过制度建设促进社会融合,以此解决流动人口可能造成的社会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95年暂住证制度实施以来,到目前为止对于暂住证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针对暂住证制度存在的争议,从法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其合法性、合理性,从而证明的命题是:应该继续实施暂住证制度,但还需要在立法上对证件名称、颁发范围、收费制度、查验制度等问题进一步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