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政坛》2010,(3):4-4
据新华网2月2日报道,我国已经开始起草《住房保障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如对住房保障不力,将被追究法律责任。《住房保障法》的起草人之一北京市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振民透露,正在起草的《住房保障法》草案明确了公民居住权,以及政府在保障人人有其住所方面承担的责任,还将通过法律对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来源给予保证。  相似文献   

2.
张瑞东 《小康》2010,(4):9-9
出台《住房保障法》,从法律的高度规定和保障公民住房权利,这在当前普通群众为高房价所苦、只能望房兴叹的背景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确实值得期待。但是,住房保障立法如何切实保护公民的居住权利,是宏观的泛泛而论,还是落实到具体的规定和措施当中,却值得思量。在我看来,  相似文献   

3.
朱文强 《小康》2010,(4):44-46
中国房地产在民众的集体声讨中,越发偏离价值中枢。今年两会期间,《住房保障法》被多名代表、委员提及,这部被称为中国住房保障体制重构的法律还未见雏形,博弈却已开始  相似文献   

4.
卜卫  宋小卫 《中国妇运》2004,(12):28-30
我们建议,在新修改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穴以下简称《妇女法》雪中,应增加规定保障女性平等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内容。其主要理由如下:一、与其他相关法律相比,《妇女法》中的媒体资源问题几乎是一个空白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5部保障社会弱势穴特殊雪群体基本权益的法律,即《残疾人保障法》穴1990年雪、《未成年人保护法》穴1991年雪、《妇女权益保障法》穴1992年雪、《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穴1996年雪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穴1999年雪。在这5部法律中,《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关性骚扰条款起草的背景、过程、内容以及理论和实践依据,提出了建立专门性骚扰防治机构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立法     
《人民政坛》2010,(12):4-4
中国将制定基本住房保障法据新华网11月8日报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形成基本住房保障法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征求各方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完善。该征求意见稿规定了城镇基本住房保障标准、范围、方式,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住房租赁补贴,  相似文献   

7.
王苹 《人大论坛》2008,(9):24-25
法律是构建住房制度尤其是住房保障制度的基础。由于我国“住宅法”缺位,保障性住房并非法律规定的政府责任,对地方政府缺乏强制性约束力,导致保障性住房建设往往成为应景之作,远远无法满足保障需求。随着房价持续上涨,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日益突出,“住宅法”立法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按照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由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组织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经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已于1996年10月1日开始实施。这部法律的起草工作历时两年多。1994年4月,成立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起草组,由中组部、民政部、人事部、劳动部、卫生部和中国老龄协会等部门、单位派人参加。  相似文献   

9.
孙瑞灼 《人民政坛》2012,(10):40-40
据报道,作为“国务院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协调小组”的牵头部门,住建部正抓紧起草《基本住房保障条例》,拟对保障性住房的公平分配、退出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和路径进行规定,起草完成后将交国务院法制办审订。  相似文献   

10.
经向各有权提出法律案的机关征求拟列入立法计划的法律项目建议,了解各机关建议列入立法计划的法律项目的起草进展情况,并与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委员会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央军委有关部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有关方面协调,同时,对全国人大代表议案提出的立法项目进行了研究,着眼于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办公厅起草了《全国人大常委会2005年立法计划(草案)》(以下简称立法计划草案)。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立法计划草案的起草过程按照《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及年度立法计划的制定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运》2013,(4):16-17
《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20年来,在促进男女平等、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从法律的起草、修订到全面实施,妇联组织一直在积极行动。在喜迎中国妇女十一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时,记者专访了全国妇联权益部部长蒋月娥。记者:您认为《妇女权益保障法》的颁布和实施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蒋月娥:《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我国第一部以妇女为主体的基本法律,旨在全面保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是我国人权保护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法律的核心在于全面体现男女平等的宪法原则,确认和保障妇女所享有的六大权益,也就是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益、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财产权益、人身权利和婚姻家庭权益。  相似文献   

12.
媒体搜索     
<正>中国将制定基本住房保障法据新华网11月8日报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形成基本住房保障法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征求各方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完善。该征求意见稿规定了城镇基本住房保障标准、范围、方式,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住房租赁补贴,土地、财政、税收与金融支持,基本住房保障的组织落实,以及农村住房的  相似文献   

13.
过去的一年,内务司法委员会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认真履行职责,侧重从维护社会稳定、惩治各种犯罪活动、加强廉政建设、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协助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和监督两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首先是加快立法工作的步伐。保障老年人权益法草案已草拟了第三稿。先后审议了《国家赔偿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法官法》、《检察官法》、《监狱法》等法律草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决定》。为起草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和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抓立法工作的同时,把监督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内务司法委员会组织检查组,对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决定的实施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对《国家安全法》、《残疾人保障  相似文献   

14.
郝勇 《中国人大》2009,(2):55-55
近日举行的武汉市人大常委会2009年立法工作会议透露,2009年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围绕适应建设“两型社会”、切实保障民生等新要求,提出5件立法项目和9件调研项目。2009年的5件立法项目是:《武汉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武汉市再生资源回收和利用管理办法》、《武汉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办法(修订)》、《武汉市物业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15.
谢秀珍 《前沿》2011,(23):132-134
2025年,中国大约13.4%人口将在65岁以上,那时老年人权利保障将受到严重挑战,所以,我国目前应加强老年人的立法,尤其是尽快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逐步健全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法》以及《医疗保险法》,从整体构建老年人权利保障的法律体系。另外针对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传统意义上的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结合我国实际建立社会、社区——个人"居家型"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6.
兰天 《前沿》2011,(15):151-153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城镇公共住房政策的分析与思考,在借鉴韩国等国家保障房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公共住房法律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依赖土地发展经济的问题、把小产权房纳入保障住房、限制商品房开发、为进城务工人员制定专门的住房保障法律政策以及建立国民住宅保障银行等建议。以期为实现“一户一住宅”这一公民的基本权利和目标探索出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社会权视角反思我国住房权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敬 《求索》2010,(12):143-145
自1998年国务院发布"国发(1998)23号文"后,我国住房政策经过了艰辛历程,有偏离亦有回归。然而,由于经济适用房制度与廉租房制度积弊已深,存在诸多问题与矛盾,已不能很好保障我国公民住房权。因此,立法、司法等措施的推进势在必行:在宪法中明确公民住房权的地位和意义,并明晰政府保护住房权的义务;尽快出台《住宅法》及相关配套法规;从国家政策层面完善廉租房制度;力求通过行政诉讼保障公民住房权。  相似文献   

18.
十届一次全国人大会议以来,本文作者之一童海保与3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3次联名提出制定《反腐败特别法》的议案。2005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中央纪委监察部作出答复:中央纪委、监察部历来对廉政建设法制化工作非常重视。2000年,他们即开始就制定我国反腐败专门法律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据悉,今年来,中央纪委监察部对研究制定反腐败方面的专门法律作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旦立法条件成熟,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反腐败方面的专门法律列入立法规划,中纪委将积极配合全国人大起草反腐败专门法律,《廉政法》有望尽快出台。本文拟对该部法律的制定谈…  相似文献   

19.
公民养老权是老年人基本生活得以保障的法定权利,我国宪法、婚姻法、继承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都对公民养老权保护有明确规定。但法律保护制度具体细节尚存不足,加强和完善相关立法可从几个方面着手:尽快修改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强化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完善司法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20.
张伟  李若愚  郭晓英 《人权》2012,(6):54-56
2012年6月26日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在社会上引起热烈讨论,也引发社会公众对老年人权益保护的高度关注。受全国人大委托,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和耶鲁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律中心于2012年7月8日至9日在北京共同举办了“老年人权益保障立法讨论会”。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全国人大法工委、全国老龄委、民政部政策法规司等相关部门领导,中国政法大学、耶鲁大学法学院、冰岛阿库雷利大学等院校的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者为我国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更好地保障老年人权益,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