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识能力是作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它是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获取关于客体的准确信息的能力。主体的认识能力无疑受着其所处的时代条件、社会关系以及主体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的种类、层次、范围等等客观因素的决定和制约,但从主体能  相似文献   

2.
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的从事实践活动、认识活动的人。从它的结构来看,有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客体是指进入主体活动领域并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事物。主体与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的场合,两者是区分的;但二者是统一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是以工具为中介的。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质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教学活动中的认识结构与一般的人类认识活动的结构一样,是由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中介工具组成的。但是,它有其特殊的规定性。教学活动中主体…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哲学界就认识客体与整个物质世界的关系、认识客体与认识主体的关系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正确看待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在认识中的作用,以及在确理解认识的绝对与相对,无限与有限的辩证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中的一对基本范畴。主体是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者,客体是指同主体相对立的客观世界,是主体的认识的对象。客体是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  相似文献   

4.
汪皎英 《前沿》2003,(7):15-17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过程是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在实践的基础上的双向互动过程。唯物史观的创始人正是从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这两个视角来考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因而要正确理解唯物史观的内容和实质 ,就必须紧紧抓住这两个视角。但这些年来人们对历史主体研究得较多 ,对历史客体则很少研究。本文是在对历史客体和认识客体的比较后 ,来尝试揭示历史客体的内涵、四种基本类型和特性  相似文献   

5.
认识论是哲学的基本内容。它着重研究人的认识发生、发展及其规律。为了科学地说明认识论的一系列理论问题,首先必须明确构成人的认识活动的诸要素及其结构。可是,恰恰在这个基本问题上,我们过去研究得很不够。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清,从理论到现实的许多问题也必然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比如,直到现在,我们的哲学教科书都把认识规定为主体对客体或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按照这个规定,构成认识要素的就是主体和客体两项,反映则是主体的活动结果。这个观点能全面地说明人的认识发展吗?显  相似文献   

6.
李瑛 《前沿》1999,(10)
全面准确地把握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和基本属性,对于正确地揭示刑事法律关系的本质,从而认识刑事法律关系在刑法理论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是一种矛盾运动。在刑事法律关系中,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刑事法律关系产生、发展、消亡的原因。主体客体矛盾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刑事权利和义务。主体客体矛盾斗争的过程,也是主体实现刑事权利履行刑事义务的过程。这种刑事权利和义务的发展变化,推动了刑事法律关系的发展变化,没有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运动,…  相似文献   

7.
我们认为,认识客体从认识论意义上讲,并不是指存在于主体之外的广袤的物质世界的任何事物,而是指在客观现实中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发生关系,与认识主体的内在知识结构、性质以及目的和愿望相对应的那一部分物质世界。换句话说,认识客体是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选择的结果。没有同主体发生认识和实践关系,在认识主体选择  相似文献   

8.
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是哲学和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过去人们由于一系列误解,造成该领域中不必要的禁区。通过对主、客体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说明主、客体所应包含的内容,澄清客体的客观性和复杂性,表明以前人们的理解所导致的一系列悖论以及从人能动改造世界的活动引申出"客体"概念的突兀性,最后根据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原义,试图获取对于该问题的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马永东 《前沿》2008,(10):42-44
在主客体关系问题上,旧唯物主义把认识看成是客体被动地给予主体的单向活动;德国古典唯心主义把认识看成是主体意识去创设客体的过程,都不能正确全面地理解主客体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在总结近代哲学关于主客体关系问题理论教训的基础上,把实践观点作为认识论之基础,科学地解决了主体与客体统一的现实基础和辨证途径,已经而且必将继续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它告诉我们,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客体是主体能动性活动的物质基础,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不能超越现实条件所允许的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全面地分析、准确地把握现  相似文献   

11.
在网络思想教育中 ,无论是处于主体地位的教育者 ,以及处于客体地位的受众 ,都会发生认识自主现象。作为受众 ,主要发生在认识启蒙与认识补缺两个领域 ;在认识同构与认识超越两个领域 ,教育者与受众都存在认识自主性的问题 ,但以受众为主。文章简析了认识自主的成因及其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人与自然之间包含着认识关系(认识与被认识)、实践关系(改造与被改造)以及渗透于二者之中的价值关系。揭示这一关系可以加深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一价值,作为哲学范畴,表示客体对主体的特殊效用关系或者意义关系,归根到底是指主体对客体的需要与客体满足需要之间的关系。人类按照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去认识、改变自然,自然又以自己的属性和规律  相似文献   

13.
论无意识认识胡敏中我们知道,认识就是认识主体通过认识工具观念地再现、接收和把握认识客体的过程,认识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观念形态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就达到了主体和客体在观念上的统一。人是认识的主体,人之所以能成为认识主体,就在于人在认识中...  相似文献   

14.
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客体对增强主体本质力量的作用的统一就是价值的本质,这个统一是主体和客体在实践关系中形成的。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是在能动性作用下的主体在实践关系中认识价值本质的过程。客体对增强主体本质力量的作用就是主体在科学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关系促使客体按照主体愿望而满足主体的效应。因而,从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两个维度出发,比较能够深刻把握价值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这两个维度中深刻体现了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关系、认识关系的根本特性。  相似文献   

15.
浅议主体在认识途径中的障碍朱静君认识的本质是主体运用自己的思维器官接受、获取、储存、加工和处理来自客体的信息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思维过程是一种在认识主体头脑中进行的内隐活动,在客体作用于主体的感觉器官后构成主体思维中的对象──对客体信息形成的感知材料...  相似文献   

16.
<正> 认识论又叫知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其基础是唯物主义、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在任何认识过程当中,都可以区分开三种要素:认识主体或认识者、认识客体或被认识者以及认识活动本身。例如,在科学实验当中,科学家就是认识主体,被研究的自然现象就是认识客体,科学家观察对象,分析数据,形成思想的过程就是认识活动。这三种要素就构成一个认识过程。也可以说,认识论就是关于这三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理论。其中,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对改革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平 《前沿》2007,(6):62-64
从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两方面看,对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进行评价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这是造成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常见的缺位、错位、越位等现象,以及评价工作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要做出基本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必须把握好知行统一的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机制,并发挥好评价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导向、反馈、管理、服务和强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在公安学领域中对公安客体的研究十分薄弱,应特别加强。加强公安客体研究是做好公安工作和发展公安学的需要。将主体与客体的研究结合起来是科学认识论的通则。从广义上加强公安客体研究,才能适应公安工作的惩罚、保护、管理和福利职能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要研究公安惩罚客体、公安维护客体、公安管理客体和公安救助客体。特别加强公安维护客体的研究是当前的国际性趋势。生命基因的研究启发我们在公安客体研究方面要无止境地探幽索隐。  相似文献   

19.
庞卫国 《湖湘论坛》2004,17(2):28-31
中国共产党确定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从对客体属性、功能的判断来看,人是历史的主体、基础、目的和动力;从对主体需要的解读来看,中国共产党的需要就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及其实现;从客体属性转化为主体需要的现实可能性来看,当代社会提供了客观条件,中国共产党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其利益取向完全符合社会普遍利益,所以"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确定是合理的,科学的.  相似文献   

20.
略论主体认识结构及其特点陈晓龙长期以来,我们对主客体问题的研究,只注重和强调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意义,忽视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和意义,特别是主体认识形式在认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这就必然使我们在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过程中,一方面在理论上把认识、反映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