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体经营者张军为竞买法院在执行 中要拍卖的液化气站,把40万元质押金 交到执行庭法官手中,法官给他开具了 盖有法院公章的正式收据,不成想事没 办成,钱也没了--一张盖有人民法院 公章的40万元收据被法官嚼烂,事后这 张收据又被公安机关整复检验核实。辽 宁省黑山县的个体经营者张军在一年间 为这40万元所经历的苦涩,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2.
新闻影像 不久前,拿到法院判决书的姜先生终于松了一口气. 三年前,姜先生的好友薛先生与妻子高女士向他借了10万元钱,并出具了两人签字捺印的借条.当天,薛先生又称钱不够,再向他借了3万元并出具了借条.在欠条上签字时,高先生反复叮嘱姜先生,绝对不能让妻子高女士知道他又借了3万元. 没想到,薛先生没有按照约定的期限还款.姜先生只得将夫妻二人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认为,薛先生后借的3万元应认定为姜先生与薛先生明确约定的个人债务,而不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最终,法院判决薛先生和高女士共同偿还姜先生10万元,薛先生个人偿还姜女士3万元.  相似文献   

3.
借款奇冤     
岩锋  叶笛 《检察风云》2004,(13):32-33
福建漳州一银行职工林志雄借了66万元给人做生意,但后来那一纸借条却成了一纸欠条,他反而欠了别人一百多万元.不仅如此,1999年元月,他还因为"使用暴力强逼他人写下66万元借条而被公安机关逮捕",成为八闽大地的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4.
〔案情〕原告刘某与被告顾某系朋友关系。1996年7月8日,被告以做生意急需资金为由向原告借款20万元,并出具了借条,但双方未约定还款期限。不久后原告之父从原告的朋友处得知被告顾某向刘某借款20万元后不知去向,便向被告之父(原被告的父亲原本就有往来)交涉。被告之父表示愿设法先替他女儿偿还部分借款,后于1996年9月30日带了一张7万元的支票给原告之父,后者开出“暂收款”的收据并将7万元款暂存于上海爱建商贸公司(以下简称爱建公司)。1998年初,原告之父从爱建公司暂收款中开出一张7万元的支票给刘某所…  相似文献   

5.
本案故事是这样的.哥哥与弟弟感情一直很好.弟弟开公司做生意,哥哥还曾到弟弟的生意场所帮忙干活,而弟弟也时常在经济上对哥哥进行适当补贴.3年前,哥哥因肝病去世;3年后,哥哥的爱人突然在抽屉里找出一张50万元的借条,借款人是弟弟,出借人是哥哥.209年4月19日,嫂子将弟弟告上法庭,要求还还钱.庭上,双方就借条是否为"真的假借条"?哥哥是否有经济能力出借50万元等展开了激烈争辩.  相似文献   

6.
八级台风来袭时,一只重达30公斤的木凳从天而降,砸中邻家行人的头部,最终致其死亡.该损害结果是否属于不可抗力?加害责任最终又如何认定?2015年7月17日,广东省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作出终审判决,房屋实际产权人、出租人和承租人三方赔偿死者家属55万元.  相似文献   

7.
虚实29万元     
【基本案情】窦某凭着一张29万元的借条向法院起诉,称张某、夏某夫妇因做生意经济周转困难,于2012年10月17日向其借款29万元,并出具借条,口头约定一个月内归还。借款到期后,经其催讨未果遂诉至法院,现请求判令其二人归还借款29万元。张某答辩称,这是窦某聚众赌博,设局诈骗并威逼其夫妇二人签字捺印该29万的借条,他们已于2014年1月6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未予立案。诉讼中,张某认可从窦某处借款15.8万元。【分歧意见】对于本案如何处理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周某系单位生产办主任 ,倪某系该单位会计 ,兼管加油站、生产办的会计工作 ,二人均为国家工作人员。1998年4月之前 ,周某因私在倪某所管加油站账上借钱9 .3万元。1997年11月 ,周奉命到外地撤消某下属运输队 ,应收回12万元运输款入生产办账 ,实际收回11 .14万元 ,周开收条给运输队写明收到11 .14万元。回来后交给会计倪某9 .7万元现金、1万元支票 ,并嘱倪“因款未收齐先不要开收据” ,倪未开收据也就无法将该款记入生产办账。1998年4月 ,上级审计加油站、生产办账目 ,倪在交账前对周讲 :“下午要交账 ,你的9…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2006年1月,我向好友李某借款8万元,并出具借条一份。事后我还清了借款,但未收回借条。2006年12月,李某向法院起诉,要求我偿还借款8万元。庭审中,我反复强调自己已经还款,但未能提供还款证据,一审法院判决我偿还欠款。我不服判决遂上诉,  相似文献   

10.
王平 《天津检察》2009,(3):67-67
众所周知,在当前社会经济交往中,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或者自然人与法人之间经常会发生出信金钱或者拖欠货款的情形,由此而产生借条或者欠条。借条与欠条都是由权利人持有的、由义务人出具的,并由权利人享有权利,义务人承担义务的凭证。例如,乙从甲处借款10万元,乙为甲出具借条,由甲持有的借款凭证即为借条。  相似文献   

11.
<正>案情回放:借贷又担保朋友生纠纷原告黄龙飞与三被告吕良、李靖生、黄马生系朋友关系。2009年10月14日,被告吕良因生意周转需要,向原告借款20万元,不计利息,约定借期为20个月,每月归还1万元。被告李靖生在被告吕良向原告出具的借条上以担保人的身份签名担保,被告黄马生在该借条上签署"本人  相似文献   

12.
三闯检察院1993年5月13日,陕西韩城市检察院的干警顾不得天气炎热和连日疲劳,依法传唤城区街道办事处晨钟村建筑公司第三工程队队长张云虎,并依据掌握的线索,依法对其住宅进行搜查。搜出现金、存折、购房收据、有奖储蓄单、借条、分款单等直接与张云虎有关的款项,总计64.5万元,其中包括市工商局在张云虎处领取13万元的白条一张,另外,还有若干盘黄色录像带。据初步查证情况和群众举报线索,办案人员依法对张云虎进行讯问。“一石激起千重浪”。检察机关传唤张云虎,立即惊动了原韩城市工商局局长,时任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孙建生。1下…  相似文献   

13.
一、案例 吴氏夫妇以42万元的价格出卖北海市铜鼓里二巷11号三层楼房给郑某、徐某.合同约定:郑徐2人预付40万元购房价款后,吴氏夫妇应在6个月内办理过户手续.双方签约后,郑徐2人按约预付房款40万元.吴氏夫妇在出具收款收据的同时将房屋钥匙及房产证交与郑徐2人,半月后又将房屋腾空交与郑徐2人营业,双方未办理房产过户手续.半年后吴氏夫妇下落不明.在郑徐2人购得此房不久,因吴某拖欠他人工程价款及利息24万余元,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一审法院遂裁定将前述房屋查封拍卖.郑徐2人提出异议,但一审法院以双方房屋买卖没有办理过户手续而无效为由驳回异议,仍将房屋拍卖给他人.  相似文献   

14.
大友 《法治与社会》2005,(10):23-25
当事人打官司,资深法官答应帮忙,但条件是对方支付5万元好处费.由于一时拿不出这么多现金,当事人在法官的授意下,给其打了一张5万元的借条.没想到,因为没能及时支付好处费,法官竟然启动法律程序把当事人告上了法庭,索要“贿赂加利息、滞纳金”总计近100万元.   2005年7月20日,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全国罕见的法官索贿案.  相似文献   

15.
法治故事     
出示假借据虚假诉讼4年前,王某因急用钱向余某借款5000元,双方约定利息每月1000元,扣除第一个月利息及其它费用,余某借给王某3200元。约定的还款日期到了,王某无法还清欠款和利息,余某告知王某如果还不上欠款,需要打一张3万元的借条给李某,并表示打此借条主要目的是为了督促还款。手头紧的王某只好同意,并照办。  相似文献   

16.
利用细微特征识别伪造借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法者利用文件做案,伪造的程度难以彻底。自以为聪明的手段往往顾此失彼,暴露出可供检验者发现的蛛丝马迹。某法院提交我处检验一张3万元的借条。同时送检的材料是一张吴某书写的曾贴在单位楼道墙壁“学习栏”内的“学习心得”(样本)。案情是纪某向法院起诉,出示由纪某书写内容,吴某签名的借条一张,要求吴某归还3万元欠款。而吴某称决无向纪借款一事。追究借条上签名何来,吴某说发现单位楼道内“学习栏”中他写的“学习心得”(共两页)的第二页丢失,该页只写半张字,最后有吴某的名字。且借条用的也是稿纸下半页并与“学习心得…  相似文献   

17.
《法律与生活》2010,(11):62-62
尊敬的《法律与生活》杂志社:我是浙江省宁波市人叫李信。我于2008年被单位同事奉化人胡绪以诈骗的形式骗走1700元。当时他说叫我把钱借给他急用一下,1万元钱一个月给我500元利息。他给我出具了借条,但借条上只写了本金17000元。后来经我多次催讨,要回了12000元,而剩余的5000元他至今都不肯归还。  相似文献   

18.
王栋 《检察风云》2015,(3):66-67
Q:王律师您好,我有个亲戚要买房,想问我借20万元作为购房款。为了避免日后不必要的麻烦,我想咨询一下,借款时应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借条该怎么写才符合要求?谢谢。求助人:汪小姐A:汪小姐你好!你的问题已收悉。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往来日趋  相似文献   

19.
贾新芳 《山东审判》2005,21(6):120-121
[案情]1996年3月某市保险公司开展保险宣传、推介活动。郝某经咨询后,与该保险公司两名经办人员签定了“还本长效家庭财产”保险合同,因当时现金不足,郝某第二天筹足现金后去保险公司办理了缴款手续,保险公司经办人员给郝某出具了“还本长效家庭财产保险单代保险储金收据(正本)”,该收据正面载明保险金额5万元(其中,家电保额2万元,家具衣物3万元),保险储金为15000元。该收据反面印制有保险公司制定的还本长效家庭财产保险格式条款,该保险条款包括保险财产、不保财产、保险责任、除外责任、,保险期限、保险金额、保险储金、被保险人义务、赔…  相似文献   

20.
王雪 《法庭内外》2009,(6):35-36
只因买方拖欠4万元货款,多次索要无果,竞伪造欠条和收据,企图通过国家审判力量诈骗买方108万,买方愕然面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