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玉胜 《江淮法治》2011,(10):25-25
陈光标13年来的高调慈善使其常常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但“慈善注水”的风波毕竟触及到了慈善的“诚信”底线.着实让陈光标及其家人“很受伤”?5月8日晚,陈光标在央视《面对面》栏目.首次对“慈善注水”风波引发的质疑做出了反思:“我对慈善有点过于急躁了”  相似文献   

2.
陈婵娟 《江淮法治》2011,(10):24-24
人们议论陈光标焦点有二.其一.他的捐款是否真的存在数据泡沫?中国慈善榜编制办公室新闻发言人赵冠军在统计中国慈善榜数据时,根据陈光标提供的慈善“成绩单”.统计到的捐款数额与陈光标公布的年度捐赠3亿元差距非常大。“看到的票据有4000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3.
因长期高调行善而被外界称为“中国首善”的明星企业家陈光标,在不久前被指“暴力慈善”之后,近期又身陷捐款被疑“注水”的风波,甚至有媒体揭露他“借首善之名包揽项目”。  相似文献   

4.
做慈善,本是件人人称道的大好事,可一段时间以来,这个词却似乎悄悄地变了味。从章子怡到成龙、陈光标等,做着慈善却受到非议和质疑的明星一次次被舆论推到风口浪尖,在慈善机构面临信任危机之后,慈善行为又面临一场动机和诚信的质疑与拷问。慈善,究竟应该怎样做才合适?本期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5.
长枫 《法制与社会》2011,(11):12-14
因其善行屡遭争议乃至非议,且其2010年度的捐款数额也被一些媒体一再质疑,素来高调慈善的陈光标2011年4月27日晚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心力交瘁地说:“我很累、没劲,不想再作解释——我陈光标永远回答不完社会上所有的质疑,  相似文献   

6.
在2010年年初出现了一场有趣的“中国首善”竞争,老一代慈善人物余彭年再次回到了“中国首善”的位置。与此同时,余彭年——曹德旺等人——陈光标等人,三代民营企业家一道活跃在慈善的舞台上。  相似文献   

7.
2010年9月6日,42岁的中国企业家陈光标的照片和比尔·盖茨及巴菲特的照片比肩刊登在京城一家报纸上。在这一天的百度贴吧里,一位网友用“我要大声呼喊你的名字:陈光标”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因为,就在前一天,陈光标在自己公司的网站上,发出一封写给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信。  相似文献   

8.
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该法对慈善活动进行明确界定,同时在规范慈善组织设立运营、慈善财产来源和使用、开展慈善服务、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等方面作出规定,明确每年9月5日为“中华慈善日”.该法将于2016年9月1日起施行,开启中国“依法治善”时代.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网上曝出明星“诈捐门”事件,各方反应热烈。这一事件也让明星们感觉到了做慈善不规范带来的诚信危机。  相似文献   

10.
申音 《法人》2010,(12):90-90
每年的11月份是深圳的慈善月,慈善话题被人不断提起。而近期关于慈善的事件也比比皆是——巴菲特比尔盖茨慈善中国行、陈光标的裸捐宣言、第二届“鹏程慈善奖”的评选等等。慈善有哪些方式?如何看待裸捐与战略慈善?深圳的慈善事业发展概况又如何?  相似文献   

11.
高原 《政府法制》2013,(31):36-37
2013年9月21日,民政部主管的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正式发布《2012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我国年度捐赠总额连续第二年下降,其中红会系统接收捐赠下降超过两成。  相似文献   

12.
慈善组织是慈善事业发展最重要的载体,我国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慈善组织合理架构产生了强烈的内在需求。201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历时十余年正式出台,新法对慈善组织的认定以及新设作出了统一指引,为下一步慈善组织的合理架构做了重要铺垫。2017年3月1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一改原有的法人分类,将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以及特别法人,也旨在加强对包括慈善组织在内的社会组织的引导和规范。然而,慈善组织法律架构错综复杂局面很难在短期内改变。确立一个主导型的慈善组织类型,并以此为基点构建我国慈善组织的新格局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一个路径。基于我国慈善组织的法律传统与现实、重要性及制度,基金会可以成为主导型慈善组织模式,其价值导向对新法之下慈善法律新秩序的建立和社会组织功能的发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6.1软件对2004-2021年我国慈善组织治理与监管机制的535篇CNKI中文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后发现,我国慈善组织治理与监管机制的研究人员、研究机构之间没有形成紧密的合作网络;依据关键词聚类可将我国慈善组织治理与监管机制的研究分为慈善事业发展研究、慈善组织治理与监管路径研究、慈善资源研究、社会服务研究、慈善法研究五大类;依据关键词突现图谱和关键词时区图谱,可得出当前我国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前沿是“精准扶贫”“合作治理”“社会救助”。未来可从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的构建、研究领域的拓宽和研究内容的深化、创新研究方法等方面持续推进我国慈善组织治理与监管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慈善事业尽管有发展,但仍存在“政府主导”的问题,慈善机构少,筹款能力不强,慈善立法滞后,慈善信息不够透明。中国的慈善事业应借鉴美国慈善的成功经验,积极完善慈善立法和相应税收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刘义昆 《法人》2009,(11):10-10
10月20日,“新华都慈善基金”在北京成立。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将个人持有的价值83亿元人民币有价证券捐赠给慈善基金。  相似文献   

16.
大爱无疆!但是做慈善不能只靠一颗“红心”,更要依法进行,才能规范、科学、取得最好效果。为此,《法庭内外》杂志社特邀请北京市朝阳区法院望京法庭欧阳华、吴青沛,为大家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中的常见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7.
《慈善法》确立了慈善组织治理的“权力主导”规范模式,同时,受传统大陆法系财团法人理论和制度的影响,我国慈善组织制度虚化了捐赠人与慈善组织之间的私法关系,从而导致“权力失灵”与“权利孱弱”的双重治理困境。基于公益诉讼制度在慈善领域的适应性,慈善公益诉讼应当成为我国慈善组织治理的补充性机制。立足于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分工,慈善公益诉讼可定位为慈善组织治理的“动态衡平”机制,以避免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僭越。在慈善公益诉讼的制度构成上,应当将检察机关确立为适格原告,将停止侵害、赔礼道歉、义务履行作为法院可予支持的诉讼请求,并将检察建议作为前置程序。  相似文献   

18.
余文 《政府法制》2013,(17):43-43
如今,“慈善”、“裸捐”已成为媒体上经常出现的热门词语与话题。有人以为,此风来自国外,其实并非如此。有专家研究指出,虽然“慈善”之词是新的,“但扶贫济弱之事,在中国古已有之”。西方的慈善思想与事业主要来自基督教,那也是公元后的事,特别是在近代工业革命掀起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的事;至于“裸捐”,那是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死后留下巨额财富是可耻的”名言问世之后的事,至今只不过百年。  相似文献   

19.
比较视野下的中西慈善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婷婷 《法制与社会》2010,(36):289-289
中国慈善组织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慈善法规创制不健全,严重阻碍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脚步。本文指出从比较法角度论述我国慈善事业所具有的理念,分析国外慈善理念的特点,有利于塑造我国慈善文化,并可为重构我国慈善法律制度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0.
余文 《政府法制》2011,(2):23-23
如今,“慈善”、“裸捐”已成为媒体上经常出现的热门词语与话题。有人以为,此风来自国外。其实并非如此。有专家研究指出,虽然“慈善”之词是新的,“但扶贫济弱之事,在中国古已有之”。西方的慈善思想与事业主要来自基督教,那也是公元后的事,特别是在近代工业革命掀起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的事;至于“裸捐”,那是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死后留下巨额财富是可耻的”名言问世之后的事,至今只不过百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