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涛  崔峰 《瞭望》2005,(16)
乌裕尔河上游修建的几十座水库截留了大部分水源,扎龙湿地的干旱在所难免。湿地无水水禽丹顶鹤无理由再留此地"鹤乡"齐齐哈尔也就名不副实了。何去何从?有句老话,叫"解铃还须系铃人"。  相似文献   

2.
正齐齐哈尔,因境内国家级扎龙自然保护区栖息着世界珍禽丹,顶鹤,又有"鹤城"之美誉,"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的城市生态旅游形象享誉中外。齐齐哈尔位于黑、吉、蒙三省区交汇处,是全国首批13个较大城市之一,曾作为省会城市255年,现辖1市8县7区,幅员4.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70万,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工业基地、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基地。先后荣获"中国绿色食品之都""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老年友好型城  相似文献   

3.
丹顶鹤生栖繁衍之地的白城,位于吉林省西部,故有鹤乡之美誉。以往由于自然条件差,基础薄弱,经济社会发展较慢,全市五个县(市、区)中,有三个国家级贫困县,一个省级贫困县。1998年以来,白城市进入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期,全市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正齐齐哈尔冰雪旅游以历史悠久的冰雪游览会、世界独有的雪地观鹤、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旅游节庆等活动为代表,冬季冰雪旅游产品不断涌现,冰雪旅游发展势头强劲。蜿蜒美丽的嫩江冰带、闻名中外的扎龙湿地雪地观鹤、隆冬火热的碾子山滑雪、梅里斯湖雪猎节、富拉尔基滚冰节等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齐齐哈尔医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透视,查找出了当前齐齐哈尔医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未来校园文化建设思路,旨在通过科学构建校园文化,广泛、深入开展文化活动,来推动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更上一层楼,更好地服务于学院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最终助推学院整体的和长远的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6.
齐齐哈尔市文化建设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已有部分法规,例如:《齐齐哈尔市旅游条例》等。欲构建地方性法规保障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制定其他法规,例如《齐齐哈尔网络文化传播及网络安全条例》、《齐齐哈尔市社区文化建设条例》等。  相似文献   

7.
陈江岚 《党政论坛》2004,(11):26-29
陈江岚的“憧憬未来:把上海建成世界城市”一文指出,上海在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城市形态、体制和文化等方面,需要实现进一步的转变与跨越。将上海建设成我国的世界城市,具有现实的可能性。深化改革,突破城市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将是上海未来发展与建设的一个主题。  相似文献   

8.
王丽梅 《学理论》2012,(32):192-194
文化规划对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使周秦汉唐文化资源更好地开发与利用,对于西安的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西安地区周秦汉唐文化规划与运用的策略:突出历史文化主题,确立整体的城市文化发展空间格局;既要继承历史传统,又要谋求文化创新;应该具有开放性,建立城市文化空间网络;挖掘文化内涵,进行全方位深度开发,提升城市软实力;借鉴儒家思想中的美学观念,讲究山水意境,注重生态文化,强化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相似文献   

9.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建设是新兴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文化建设的任务越来越突出.因此,为提高城市品位,必须加强城市的文化建设.本文对铁岭新城区城市文化建设提出了五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6,(7)
建设城市文化的过程中,不同的城市面临着不同的建设难题,针对年轻城市文化底蕴薄弱的现状,学者提出了"文化流动理论"来解决城市文化贫瘠的问题,同时有力地批判了"文化积淀论"。从中国目前的城市文化建设情况来看,不只是新兴起的城市需要文化上的建设,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都也应该对潜藏的文化底蕴进行新的阐释。城市文化建设所运用的理论:"文化流动"与"文化积淀"是并行不悖的,这两者只是文化同一本质不同视角的表达。文化流动理论不仅适用于文化底蕴薄弱的城市,同样也适用于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文化积淀论"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城市的精、气、神,是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文化资源、文化设施、文化氛围、文化发展水平,体现着这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重视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品位,塑造和提升城市文化形象,是成都市推动城市建设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2.
《民主》2014,(4):30-30
<正>在城市建设中突出文化底色,是提高城市建设质量,繁荣城市文化的必然要求。针对我国当前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亟待强化文化的引领作用,建议如下:1.树立城市文化精神。文化精神具有激励作用,它能影响和改观一个城市民众的精神面貌。应从深入整理和挖掘历史文化入  相似文献   

13.
李奕南 《学理论》2012,(16):20-21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城建档案本身就承载着厚重的城市文化,它是档案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融合与升华,是特殊的城市文化资源。同时,完善创新城建档案工作不仅是推动档案事业发展和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促进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哈尔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在重点工程和大项目建设领域加强城建档案文化建设,旨在构建实体工程建设的同时留存完整的项目相关建设的"历史记忆",充分发挥档案文化魅力,为铸就工程建设的文化内涵提供档案支撑。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深圳也在致力于推动文化的迅速崛起,尤其是要打造创新型、智慧型、力量型城市主流文化,而学术文化正是这种城市主流文化的核心要素。2009年12月深圳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深圳报业集团联合主办了首届深圳学术年会。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深圳是第一家举办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的城市。学术年会的举办将为深圳本地学术界创造一个进行高端学术交流、展示学术成果的机会,成为繁荣深圳学术文化、培育"深圳学派"的重要平台。为此,本刊特设"首届深圳学术年会"专栏,围绕"学术文化与城市软实力"的主题刊出本刊记者对深圳市社科联主席乐正教授的专访,以及在研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的北京、广州、深圳等学者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6,(5)
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然存在居民参与度低,社区文化建设缺乏专业人才队伍,文化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社区需求等问题。因此,应该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推进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应高度重视城市文化建设。只有城市文化得到新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本文分析了小城市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探讨当前小城市文化建设主要内容,提出小城市文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需要新的政府管理模式,以往的政府直接管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模式有利有弊,通过分析其利弊并结合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要进行城市社区建设政府管理模式的改变.而政府间接的管理模式正好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它有利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进行自主自治的发展,充分挖掘社区居民自身的文化建设水平,发展社区文化团体以及其他有效的社区文化建设组织,为建设适应新形势下的城市社区进行有效的文化氛围建设.  相似文献   

18.
景区建设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提高旅游竞争力的核心工作之一。事实证明,一个成功的主题景区不仅能增强地区的旅游竞争力,而且是推进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主题景区景点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继名山大川、文物古迹之后最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相似文献   

19.
民瘼情怀下的市民关注、社会批判角度的官场书写和旨在彰显多彩人生的文化话题,构成湖南城市文学的三大主题,何顿、王跃文、聂鑫森分别是三大主题引领者。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11)
文化实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城市文化更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表现。城市文化惠民工程作为顺应公民需求转型、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提升城市幸福感的重要举措,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城市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中,政府只有扮演好引导者、监管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充分发挥职能,调动社会多方力量,激发群众内生文化活力,在打造服务型政府方面做活文章,在建设文化强市方面下足功夫,才能使文化惠民工程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