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始终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他在准确地揭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本质、特点及其危害的同时,还对中国只能坚持社会主义,而不能走资本主义邪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反对和防范资产阶级自由化等问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思考。学习这些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理论,深入体察其中所蕴含的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坚定不移的社会主义信念、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以及对党的领导作用的精辟理解,对于我们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旗帜鲜明地反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等的干扰,努力克服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中国特有的政治优势,信心十足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赵先明  冯静 《理论探索》2006,5(4):47-49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共同追求。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提出的现实依据是穷生富念,理论依据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从不同角度理解具有不同的层面内容,并且邓小平还提出了共同富裕的实践途径。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问题的解决时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限是一致的,共同富裕的本质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始终坚持从严管党治党,形成了丰富的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思想。党内政治生活关乎党和国家发展命运,越是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越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严明党的纪律,维护党中央权威;要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要反对官僚主义、加强对权力的监督。邓小平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思想对于新时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领导具有重要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4.
用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科学认识当前的贫富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光普 《理论探讨》2004,3(4):23-24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我们认识当前贫富差距的根本出发点和理论依据。我国当前的贫富差距总体上看是处于合理差距向过大差距过渡的阶段,还没有达到两极分化程度。但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4,(36)
共同富裕是人类一直所向往的目标和追求。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然而在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贫富差距问题等。要清醒地认识到,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相似文献   

6.
潘立魁 《理论探索》2011,(4):50-52,120
邓小平在主持制定、修改党的八大、十二大党章中,确立、形成了执政党党章思想。其核心观点是: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群众路线是党章中的根本问题;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要从根本上保证党章发挥应有的效力等。这些思想对健全党内法规体系,进一步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依法执政,严明党的纪律、强化监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过了三十多年的长足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为此,我们通过对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深入剖析,借助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来指导现阶段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前,社会上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片面甚至错误理解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现象,对邓小平何以能提出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指的什么、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何时能实现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有失偏颇。要正确理解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需要将理想和现实、主体选择性与合规律性、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本质和原则乃至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等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才能得到较为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关于农村改革思想的论述,是邓小平理论中最富特色的思想内容,主要包括:首创精神论、乡镇企业论、两个飞跃论、农村改革性质论等内容。这些思想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着自信。他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具有很强的优越性。同时,需要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且用实践来证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不会损害社会主义制度,依靠社会主义制度可以消除各种不利影响。他坚信,社会主义制度将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邓小平的制度自信,具有很强的现实启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制度自信,就是要有坚强的政治定力,绝不照抄照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丰富发展成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相似文献   

11.
12.
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包括改革的必要性、目的、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遵循的原则。他的这些思想,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建设开辟了新道路。在这些思想的指引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正在逐步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贫富分化现象愈演愈烈,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和繁荣。导致我国贫富分化加大的原因众多,有市场化改革因素、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因素、政策体制因素有关,社会保障滞后等诸多复杂因素。必须积极寻求有效的治理对策:制定合理可行的分配政策,保持收入适度差距,完善政策支持,规范发展秩序,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4.
贫富差距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富差距则是当前我国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重大障碍.当前我国继续扩大的城乡差距、区域发展失衡、阶层比例失调等贫富差距现象已经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形成了多重障碍.和谐社会语境下贫富差距消解的对策包括:实现对贫富差距的控制、促进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以及引导社会阶层的和谐共进等.  相似文献   

15.
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本文从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模式的实践教学情况出发,进一步明确了<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目的,并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方式提出了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有关贫富分化和财富分布失衡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评价,并提出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王景明 《学理论》2009,(21):12-14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我们要从历史发展、精髓和核心去理解,以坚定共产党人百折不挠的坚强信念,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心。我们要从总体上把握、相互联系上把握、从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把握,从精神实质上把握,学以致用,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8.
19.
从城乡关系出发把握人类历史,是马克思历史观的重要视角.马克思认为,现代社会的历史就是城市主导农村的历史,就是人类活动以现代城市网络为骨架来展开的历史;考察现代城市,至少要从城市与农村、城市与自然、城市与人口、城市的资本经营性与人民性、城市与城市这五方面的关系来入手.马克思的现代城市思想对当代中国城镇化实践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它提示我们走文明的城镇化道路,走绿色城市的发展道路,走人口与城市协调发展的道路,走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道路,走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包容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的20多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20多年,也是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创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新时期。邓小平的发展观系统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经验,回答了社会主义发展中一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