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壤污染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性土壤退化的重要因素,土壤环境质量下降是当前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壤环境刻不容缓。本文旨在通过对土壤污染现状的分析,揭示土壤污染防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荼毒稻谷     
吕清 《法治纵横》2011,(5):54-55
中国科学院一项研究显示,目前中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两千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协,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一千多万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直接影响环境生态,威胁公众健康。如何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备受社会关注。我国目前尚无专门性单行法律,且现行法律多规定环保基本国策及原则性条款,未明确规定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具体措施和法律责任。文章通过对国外立法展开论述,旨在探求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致害的环境法应对。  相似文献   

4.
《法治与社会》2010,(11):32-33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农村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迫切需要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中国目前面临着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生态破坏问题。严峻的现实表明:中国虽然已经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6.
《政法学刊》2017,(2):16-23
近年来,我国爆发多起"毒地"致害公众事件,引起国家以及公众对土壤污染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层面已经紧锣密鼓的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制定工作。但是,仅依靠制定出一部《土壤污染防治法》来应对土壤污染的治理显然不够,还需要从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监测技术以及保障公众参与途径与积极性等多角度探析并总结土壤污染治理的经验,形成一套有合理有针对性的土壤污染治理法律制度,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潜伏期长、损害结果严重等特征,重金属污染民事侵权诉讼因果关系推定是审理此类案件的重要问题。从了解环境污染侵权诉讼因果关系推定理论入手,分析审理重金属污染侵权案件因果关系认定要素后,我们发现在审理重金属污染侵权案件中可以对案件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重金属污染案件适用不同因果关系推定理论,以更好实现诉讼程序的公平价值,达到预防环境污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法律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污染对我国的农田土壤、城市土壤及敏感地带的土壤造成了重大的破坏,它不仅直接危及我国重要的国土资源,而且还时时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所以针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危急性、形式隐蔽性和来源多重性特征,从立法、执法层面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防治就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土壤污染严重,社会和生态利益遭到破坏,而现行刑法尚未明确设立污染土壤罪,在对环境污染进行多元应对的新阶段,必须在原有行政管制基础上增加刑罚强制,考察污染土壤犯罪发生之原因,主要包括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环境意识淡薄和环境法治不完善等几个方面,其中法治不完善是其中根本原因,对此提出了建立多元化、全过程控制的犯罪防控机制的构想。当前应首先通过完善实体法和程序法,建立独特的污染侦查机制来加强对污染土壤犯罪的惩治,同时完善全过程管理机制来实现事先预防,真正达到预防、减少和遏制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土壤污染是一种新的环境污染,对环境的危害日益严重,当发生土壤污染侵权时,受害人无法利用现有法律对自己的权利进行完全的维护。制定一部土壤污染防治法,加强对土壤污染的法律规制,是现阶段的客观妥求。本文的立法建议部分,主要对土壤污染的立法理念、法律体系提出观点,并且提出应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单行法规,应完善土壤污染的监管体系,最后对土壤污染的法律制度进行了初步构建。  相似文献   

11.
张波 《法制与社会》2010,(35):355-356
目前所有环境污染公害中,土壤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公众关注。本文在分析我国防治土壤污染现状,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对于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构建的经验基础上,对我国土壤污染的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了应以“法律”为表现形式,全面调整土壤污染防治活动中所形成的主要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2.
黄永强  林慧敏  徐芳 《法制与社会》2015,(5):211-212,227
近年来,我国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由此引发的“血铅”事件、“镉大米,”事件曾受到广泛关注.鉴于此,本文意图通过对较为典型的“珠三角”农村地区进行调研,获取农村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的一手资料,通过总结调查结果,分析得出初步结论,从而对农村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日前,贵州省启动了环境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对贵阳电厂、永钢集团等20余家重点污染企业安装了“环保电子警察”,实行24小时监控,杜绝污染企业出现偷排、漏排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有关国家和地区土壤污染修复责任的相关规定通常溯及既往,以解决法律事实早于法律施行之日的责任承担问题。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在该问题上的规定不是十分明确,导致实践中法律适用不一致、同案不同判的情况时常出现。从解释论的角度综合分析现有法律规范,土壤污染修复责任确实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且构成真正溯及既往。但基于比例原则、信赖保护原则,溯及既往的适用范围应予严格限制,具体可从溯及时间、违法前提、排污行为、污染范围四方面对溯及适用的相关规则予以明确、细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制定一部切实可行的《土壤污染防治法》有效地预防土壤污染的发生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从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的立法原则以及具体的制度设计出发,对完善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提出具体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经验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所有环境污染公害中,土壤污染问题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没有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现行关于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法规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不能满足防治土壤污染的需要。本文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对于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构建的经验,对我国土壤污染的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环境问题严峻,已成“中国之痛”
  中国环境问题之严峻相信每个国人都有切身感受,2013年《经济学人》一篇文章说到,中国土壤污染严重。此外,文章指出,中国严重缺水,国际上一般将每人每年拥有不到1000立方米的水定义为“严重缺水”。中国的数字却只有450立方米。且平均值掩盖着更为惊人的地区差别。在北京,每人每年拥有的水资源只有100立方米。  相似文献   

18.
土壤污染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转的污染类型,其危害是巨大的。我国土壤污染的形势十分严峻,但至今没有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门立法。针对此现状,本文认为急需对土壤污染的民事责任进行规制,以遏制愈演愈烈的污染趋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农业土壤状况不断恶化,农业土壤的污染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而我国在农业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却严重不足,因而我国急需完善农业土壤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本文从我国农业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现状出发,对农业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农业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外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世界各国采取了独立的立法模式和附属性立法模式规范土壤污染防治制度。在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上,采取独立的立法模式更有利于系统规制土壤污染防治制度,实现有效预防和治理被污染土壤之目的,这种立法模式是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发展趋势。因此,为应对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我国应该采取独立的立法模式,尽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