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1984—85年度是印度经济计划发展中两个五年计划的一个分水岭:是印度“六五”计划最后的一年,是衔接“七五”计划的一年。拉·甘地为首的新政府在国会里以压倒的多数取胜而组成。全面的客观的科学地评价印度这个财政年度的经济情况,比通常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八十年代下半期,即印度“七五”计划时期,其经济前景是低速增长或是中速增长,还是快速增长?这是个举世瞩目的问题。近来,印度官方和大多数经济学家对其经济前景是抱乐观态度的。印度新任总理拉吉夫·甘地对泰戈尔国际和平大学代表演讲时说,印度经济“已准备好以非常快的速度前进,我们的雄心冲云霄”。1985年9月17日印度计划委员会全体会议批准的印度第七个五年计划草案规定,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率为5%。  相似文献   

3.
1985年是越南“三·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尽管当局还没有公布1985年所有各项主要产品的产量,也没有公布“三·五”计划较为详细的执行情况,但是,如果注意到这个五年计划期间各个年度,特别是第四个年度——1984年的执行结果,人们就会看到其失败的势头早已十分明显。吸收“二·五”计划各项指标订得太高的失败教训,越南制订“三·五”计划时较为慎  相似文献   

4.
1951年开始实行经济计划以来,印度共完成了七个五年计划和四个年度计划,现在执行的是第八个五年计划。印度经济计划的基本目标是:实现迅速的经济增长以提高国家的生产能力;使经济现代化,即改变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以把落后的殖民地经济变为进步的独立经济;实现经济自力更生以减少并最终摆脱对外援的依赖;强调社会公正,实现充分就业,减少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防止经济权力的集中,建立一个平等、公正和没有剥削的社会主义类型的社会。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以尼赫鲁为首的计划制订者们提出了一项经济计划的发  相似文献   

5.
印度计划模型简介何道隆印度除了制定计划战略对其宏观经济在质上进行控制外,在每个五年计划过程中,还运用计划模型对其宏观经济在量上进行控制,使计划的经济指标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保证了国民经济能够得到较平稳的健康发展。威廉·刘易斯指出:“印度肯定准备好了一...  相似文献   

6.
1985—86年度是印度“七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在许多方面具有过渡特征的一年。总的看来,在拉·甘地新政府的领导下,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印度经济是沿着好的方向在发展。德诺姆·巴特森最近指出:“分折家们说,甘地执政头两年的主要成就是振兴了经济,通过放松对企业和贸易的限制鼓励了投资。去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5%的目标。”《印度时报》说:“税收、信贷和贸易政策的大大放宽是政府的一项最大成就。”美国著名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7.
以维·普·辛格为首的全国阵线政府执政业已半年多,其经济政策不仅为印度各阶层人民所关心,也受到世界普遍的注意。今年3月新政府发表了1990—1991年度财政预算报告,此后陆陆续续透露了第八个五年计划(1990—1995年)的一些设想,反映出在经济政策上既要保持与拉·甘地政府的连续性,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体现“人民党政府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印度于1947年8月15日独立后,约有三年半时间用于医治印、巴分治的创伤。1951年4月1日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今年是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在六个五年计划期间,由于经济上或政治上的原因,中长期计划曾经中断四年,只有年度安排(详见附表一)。1980年印度政府在拟订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同时,还制订了一个十五年远景规划  相似文献   

9.
印度,作为世界上第二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和不结盟运动发起国之一,在战后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美国、苏联、日本等许多国家的学者也都加强了对印度问题的研究及有关印度问题研究的学术交流。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主办的《亚洲概览》杂志在一九八四年第十一期刊载了苏联莫斯科东方研究所印度和南亚研究室主任格里戈里·G·科托夫斯基教授的题为“印度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某些趋势”的文章。此文虽是对印度研究的“一家之言”,但它涉及到印度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为了解国外学者,特别是苏联学者研  相似文献   

10.
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纵观独立后50年的印度,在其经济建设过程中,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战略模式:尼赫鲁模式、甘地模式和尼赫鲁模式与甘地模式的相互协调。(一)尼赫鲁发展战略模式尼赫鲁发展战略模式也称之为马哈拉诺比斯发展模式。因为第二个五年计划由P·C·马哈...  相似文献   

11.
随着发展战路调整和经济改革,印度经济在“七五”计划期间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巨额财政赤字以及人口、资源等方面的压力将增加实施“八五”、“九五”计划的困难,90年代的印度经济可能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苏联学者格·格·科托夫斯基、尤·阿·索特尼科夫等著的“东方国家的土地关系”一書,是1957年苏联科学院出版的“亞洲人民民主国家的土地改革”一書的姊妹著作。本書是个包括十一篇論文的論文集,分別論述了印度、緬甸、印度尼西亞、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叙利亞地区和埃及地区、菲律宾、伊朗、土耳其、巴基斯坦、馬来亞等国的土地关系。  相似文献   

13.
2017年2月13日,特朗普的首任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弗林上任24天就因“电话门”被迫辞职,2017年2月16日媒体披露,特朗普提名的继任者人选、前海军中将罗伯特·哈沃德又因“家庭和经济原因”拒绝出任.一时之间,国安顾问的职位似乎成了“烫手山芋”.四天之后,终于出现了“接盘侠”.2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的私人庄园宣布,任命陆军中将赫伯特·雷蒙德·麦克马斯特(HerbertRaymond McMaster)为新任国家安全顾问,并称赞他“非常有才干,非常有经验”,“在军队中广受尊敬”.  相似文献   

14.
为经济发展计划筹措必需的资金,是所有实行有计划发展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在长达40多年计划化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印度政府采取各种方式以解决这一问题,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并拟集中分析印度公营部门的计划资金来源问题。一、五年计划的资金来源印度自50年代初实行五年计划以来,已完成了7个五年计划,现正实施第8个五年计划。在公、私营部门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下,印度五年计划既包括公营部门的投资项目,也包括  相似文献   

15.
不丹王国地处喜马拉雅山东段南麓,面积4.6万平方公里,1987年年中人口估计为150万。不丹王国政府从五十年代起进行一系列政治、经改革,实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是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1961年4月1日,不丹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不过,当时王国政府尚无自己的计划机构,直到1971年前的两个五年计划都是由印度人帮助制定的。1971年,王国政府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独立自主地编制了第三、四、五个发展计划。第五个发展计划为期6年,已于1987年3月31日完成,从同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到1992年6  相似文献   

16.
今年3月,印度第12届人民院选举了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担任内阁总理并组成新政府,新政府上台伊始便提出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和措施,第二次担任财政部长的亚希曼特·辛哈称之为“反冲式启动经济”发展战略,以有别于前任财政部长曼莫汉·辛格的“自由化”和比·契达巴拉姆的“自动启动经济”发展战略①。而印度新政府是否是反“改革”、或改革“改革”、或继续“改革”等问题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主要论述新政府上台后实行反冲式启动经济发展战略的经济背景.以供研讨。(一)农业的丰欠与印度经济发展进程成正相关,农业欠收又主…  相似文献   

17.
印度经济是市场经济,但利用经济计划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以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却是印度独立后历届政府所奉行的方针。印度从1951年开始有计划发展经济以来,已历时40多年,完成了7个五年计划和4个年度计划,并在此期间形成了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计划管理体制。拉奥政府所推行的以自由化和全球化为方向的经济改革,并非要抛弃有计划发展经济的方针,而是要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使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挥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作用。本文拟对此两方面作些探讨。一、印度计划管理体制的形成早在本世纪30年代,国大党在领导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经济计划思想。1938年成立了全国性的计划委员会,由尼赫鲁出任主席并制订了一个经济计划。此  相似文献   

18.
去年10月31日,印度总理英·甘地遇刺逝世,其子拉吉夫·甘地接任总理。在12月举行的大选中,国大党(英迪拉派)获得压倒优势的胜利,拉·甘地正式出任总理。他执政以来,提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特别是新政府第一个预算(1985—1986年度),对经济政策作了许多重大的调整。一个有七亿三千多万人口的亚洲大国发生重大的变化,自然为世人所瞩目。今年5月,美国商务部长鲍德里奇访问印度时说,印度正在开始一场“经济大变革”。外国一家报纸也评论说,“过去几个月里,印度走上了独  相似文献   

19.
四、印度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人材与技术人材与技术,是发展中国家进行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紧迫问题。为加速国民经济技术改造,印度非常重视人材的培养和技术的开发。首任总理尼赫鲁把自力更生地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经济政治独立的前提。1958年通过的科学政策决议强调,“国家繁荣的关键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发展要靠经过专门培养的人材。因此,“当印度巨大的人力资源受到教育和训练后,就会变成现代世界最宝贵的财富。”前任总理拉·甘地指出,教育是关系国家实力的大事。印度教育学家斯里瓦斯塔瓦说得更明白,“个人的目标,国家  相似文献   

20.
“计划”的特点不久前,越南共产党举行了一再拖延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重要议程之一是讨论和通过1981——1985年越南发展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三、五”计划是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彻底破产,1981年经济仍然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拟定的,它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