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读历史中的明朝抗倭作战,戚继光印象最深,俞大猷也参与其中,但对其了解甚少。读了《抗倭名将俞大猷》,对整个抗倭战争有了深入的了解,作者以翔实的史料,严谨的文风,客观公正的立论,奔放而深沉的笔触,为我们生动真实地还原了抗倭英雄俞大猷。曾纪鑫先生在考察和阅读资料的过程中,逐渐明晰了俞大猷传记的写作主旨:"俞大猷文武双全,在大明王朝三百年间,能与他相匹的,可能只有一位王阳明。"俞大猷集道德、事功、文章于一身的境界,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令作者心潮澎湃。  相似文献   

2.
嵩岳黄河钟正气青天白日鉴孤忠记明代抗倭名将李天宠张正轩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然而,诞生于河洛大地的明代抗倭先驱、光耀史册的李天宠却鲜为人知。《明史·李天宠传》载道:“张经……其年十月与巡抚李天宠俱斩,天下冤之”。李天宠,何...  相似文献   

3.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就面临着倭寇从海上的入侵。洪武年间所形成的海防防御体系,到嘉靖中期,已经废弛,倭寇入侵逐渐猖獗。嘉靖年间曾组织多次抗倭战争,效果较明显。嘉靖四十三年,广东倭患的平息标志着嘉靖年间的抗倭战争基本结束。从明朝的抗倭战争中不难看出,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是抗御外敌入侵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4.
明代土家兵抗倭事迹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抗击倭寇是保疆卫国的正义斗争。张经、俞大猷、戚继光等抗倭名将的爱国事迹,史不绝书,已为人们所熟知。而在抗倭斗争中英勇作战,立下不朽战功的土家将领彭翼南、彭荩巨、田九霄等,却往往不为一般人所了解。笔者不揣浅陋,采摭各家史书、方志,将土家先民抗倭事迹作一扼要概述,以彰明土家人民深厚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  相似文献   

5.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浙江临海,有一条环绕全城、被誉为“江南八达岭”的古城墙。城墙长6286米,墙高5-7米,墙顶宽3.5-4.5米,东靠东湖,南绕中山,西沿灵江,北上北固山。城墙始建于东晋元兴元年(公元402年)。历代多有修缮、扩展。明嘉靖年间,倭寇频频骚扰闽浙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其时,倭寇亦沿灵江而上,侵犯临海。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与台州知府改造古城墙结构,修筑了12座二层空心敌台。戚家军依险固守,以临海城为据点,策应闽浙沿海守防,八年抗倭,九战九捷,屡战屡胜,倭寇闻风丧胆。在东南沿海筑起一道抗倭海防长城。回眸…  相似文献   

6.
提及抗倭名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戚继光。俞大猷这个名字,尽管没有完全被遗忘,但有关他的生平、功绩等,世人知之甚少。四百多年来,世人有意无意间将这位当年名震海疆、功勋卓著的抗倭英雄忽略了。其实,在抗击倭寇的艰难岁月里,俞大猷与戚继光并列,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就某种程度而言,俞大猷还在戚继光之上。在当年的东南沿海一带,"俞龙戚虎,杀人如土"的民谣一直传诵至今;《福建通志·列传》也有"世言继光如虎,大猷如龙"之语。龙与虎,都是威武勇猛的象征,但在国人传统观念中,  相似文献   

7.
张玉强 《春秋》2010,(6):51-53
明代抗倭是我国沿海军民保家卫国、抵御外侵的重大军事行动和历史事件,在兵备体制、军备思想、海防体系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军事财富,而在山东所形成的"营、卫、所"这一独有的海防体制,近年来又引起了人们的热切关注。  相似文献   

8.
布局能力戚继光是明代著名抗倭将领,相当于现在企业的业务经理。从1559年开始,他率领的戚家军曾屡次攻坚、解围、迎战、追击,从未在战斗中被倭寇击溃,其胜利记录无出其右。除了部队的素质之外,主帅戚继光卓越的管理才能是决定胜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五千年的文明,造就了中国人重感情、重家庭的特点。所以"惧内"的幽默上涉帝王将相,下及黎民百姓,真是"惧内"面前,人人平等。明代功业赫赫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据说他"怕老婆"之甚,连他的部下  相似文献   

10.
邓靖 《台声》2014,(1):63-66
“漂零剩有乡心在,夜半骑鲸梦渡台。”100多年前的辛亥革命前夜,抗倭保台壮志未酬的客家人丘逢甲在侄儿的课本上写下了生前最后一首诗。2013年12月6日,他的侄孙女、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理事长丘秀芷渡过海峡,回到了丘逢甲的祖籍地广东省蕉岭县,  相似文献   

11.
福清龙田临近海湾,山低坡缓。古时候,这里一片荒地野滩,放牛牧马,故称“牛田”。抗倭名将戚继光就是在牛田这个地方,打了一场扬威八闽惊心动魄的奔袭战。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侵扰我东南沿海,牛田镇是首当其冲的。据史载,自从奸民洪迪珍将海外  相似文献   

12.
走进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家珍公园,沿着荷花池畔的小径前行,迎面柳林中一座石碑映入我们的眼帘。碑高4米多,呈三棱形,正面有楷体大字“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左侧直书“易营长明道抗倭死事纪  相似文献   

13.
陈思义 《今日浙江》2013,(16):58-59
周代有干舞、宋时有蛮牌舞反映战争生活。民族英雄戚继光在抗倭中发明的瑞安藤牌舞,就是这些武舞的延续。1957年,瑞安藤牌舞参加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并获得优秀奖,全体演员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的接见。2007年7月,瑞安藤牌舞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6月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相似文献   

14.
蒋金晖 《求索》2014,(7):168-171
甲午战争期间,张之洞看好中法战争中镇南关大捷的指挥者冯子材,曾两次力荐其率军抗倭,作为挽救败局的后备军。但由于光绪帝的迅速主和,加上派系矛盾以及冯军行进迟绥等原因,冯子材所率粤军最终滞留江南,未能北上赴援。  相似文献   

15.
明朝为防御山东半岛倭寇之需,在半岛东部文登设营,名文登营。嘉靖年间倭患猖獗,戚继光受命领登州、即墨、文登三营备倭山东,写下了《过文登营》这首著名爱国诗篇。如今,500多年过去了,文登营已成为历史,然而戚继光的《过文登营》一诗,却使人们记住了“齐东重镇”文登营以及山东半岛抗倭的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6.
《当代广西》2008,(3):30-31
田阳县位于广西西部,是壮民族的发祥地,是明代抗倭女杰瓦氏夫人的故乡,是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右江革命根据地之一。近年来,田阳县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载体,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使党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同步加强、同步推进。  相似文献   

17.
祁山 《青年论坛》2013,(5):137-140
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在明万历年抗倭援朝期间传到了朝鲜半岛,并引起了朝鲜国王的高度关注.朝鲜王室组织了专门的高级别的领导机构对戚继光的《纪效新书》进行研究和学习,并按戚继光的练兵之法训练朝鲜军队,收到了极佳的效果.朝鲜“壬辰战争”之后,戚继光的军事著作在东亚各国得以广泛传播,并作为军队的必修教材.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6,(6)
正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广东省翁源县提出实施"主动融入珠三角,加快实现绿色崛起"的总战略,"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翁源县是广东省韶关市的一个千年古县,是"中国三华李之乡"、"中国九仙桃之乡"、"中国兰花之乡"、"明朝抗倭英雄陈璘故里"。在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时期,翁源凯歌高奏,提前完成11项小康社会指标,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持续快速增  相似文献   

19.
土兵是以耕种土司占有的兵田为生、以向土司服兵役换取田地耕种权并依附于土司的农奴。可按地域、民族和职任划分为不同类型。乌江流域土兵具有数量的随意性、产生的家族性、训练的纪律性、征调的频繁性等特点。土兵具有平叛、抗倭、保境安民、援辽、"征贼"及参与仇杀等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元末明初,一个叫干八秃帖木儿的蒙古人,携妻带子,不远万里来到东南沿海边陲,建设永宁卫城,抗倭守海防,后来又随郑和下西洋,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到了朝庭的封爵。他的第二代,为了随乡入俗,彻底融入闽南文化,干脆取其姓名的首字,以"干"为姓,并从此扎根永宁卫城,世世代代在永宁这块土地上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