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乐死应否合法化?不同理念持有者的回答是不同的。有时候,言说者所持的理念明晰可辨,但更多的时候,言说者所持的理念并非一目了然。隐藏在观点深处的理念,往往不是思想者和言说者的自我意识,因此,必须于言说者所说内容深处挖掘之——这种挖掘不时还会遇到言说者的否认和反抗。本文通过对安乐死合法化问题争论中出现的若干典型理念的辨析,将真正是现实向法律制度提出合法化要求的安乐死,与基于其他理念提出的安乐死类型分离开来;将此种安乐死是否应当合法化问题,与其他不同性质、不同层面的问题区别开来。从而为安乐死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作一理论上的铺垫。  相似文献   

2.
安乐死应否合法化?不同理念持有者的回答是不同的.有时候,言说者所持的理念明晰可辨,但更多的时候,言说者所持的理念并非一目了然.隐藏在观点深处的理念,往往不是思想者和言说者的自我意识,因此,必须于言说者所说内容深处挖掘之-这种挖掘不时还会遇到言说者的否认和反抗.本文通过对安乐死合法化问题争论中出现的若干典型理念的辨析,将真正是现实向法律制度提出合法化要求的安乐死,与基于其他理念提出的安乐死类型分离开来;将此种安乐死是否应当合法化问题,与其他不同性质、不同层面的问题区别开来.从而为安乐死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作一理论上的铺垫.  相似文献   

3.
安乐死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但各国对安乐死问题在法律上大都十分谨慎,在荷兰首先使安乐死合法化后,我国安乐死的立法走向也开始被关注,尤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安乐死事件不断发生,对安乐死的立法更显迫切。本文拟对有关安乐死的诸理论进行梳理和评述,并从安乐死的相对人即医护人员和病患家属的权益角度出发探讨安乐死合法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全新的人际互动模式——网络互动网络互动,简单地讲就是网上的交往方式。其类型可分为网络自我互动、网络符号互动、网络人际互动三种。网络自我互动,即网络个体心灵的自我与网络中塑造的客我之间的社会互动,具体指个体的各种论坛、聊天室、网络社区中所扮演的特定角色;网络符号互动,即运用符号要素进行的社会互动,具体指字符、图形、文字、影音、照片、录像等符号要素进行的,这些要素含括了互动者个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个性等内涵的社会互动;网络人际互动,即网络群众之间的网络人际交往活动,以及网络群体之间的心理交感和行为交往过程…  相似文献   

5.
我国尚未对安乐死予以合法化。但安乐死合法化符合现代社会伦理道德要求,符合家庭和社会资源合理配置要求,符合法的国际化要求,符合现代法治精神要求。为此,我国有必要通过立法对安乐死合法化加以明文规定,在法律中从实体和程序上规定实施安乐死条件,对违法实施安乐死的行为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6.
我国私人侦探合法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的需求和法律的禁止导致我国私人侦探业在尴尬的夹缝中生存,并由此带来很多现实问题,所以有必要将私人侦探合法化。无论是从法经济学的角度,抑或是比较法、法社会学、实证法的角度考察,将我国私人侦探合法化均具有可行性。另外,合法化之后还要在私人侦探从业人员、业务范围、调查手段、管理机构、法律责任等方面制定并完善相应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围绕安乐死尤其是其合法化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持认同意见者以乐死并不属于犯罪行为、并不违背伦理道德、对生命的保护及公民在特定的条件下有选择死亡的权力为理论依据;以减轻患者临死前痛苦及家属负担、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等为现实依据,并在安乐死合法化的过程中遵循生命神圣不可侵犯、知情自愿、死亡选择权有限制的自我决定和严格程序等原则,从而使安乐死在不被投机利用的同时更好的造福于民、造福于社会。  相似文献   

8.
小组互动作为口语课堂的常见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小组互动策略进行培训,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质量。文章在总结前人的小组互动策略划分的基础上,从教学角度进行界定,提出增补、转述、求助、修正的小组互动策略,并提出在课堂交际化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小组互动策略的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9.
房仙灵  郭凤 《工会论坛》2009,15(3):149-150
改革开放客观上引起了个人、群体、区域、国家深刻的社会变革,包含着丰富的社会互动内涵,开启了中国快速发展的序幕。邓小平始终坚持“四有新人”、“三个面向”的育人观,塑造自主自觉能动创造的主体个性,形成现代化的人际互动;精心设计农村、城市的改革,培育多元开放的阶层分化和流动机制,构建和谐的群际互动;努力实施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多级多层的社区模式和“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推动双赢的区际互动;积极倡导建立面向所有国家开放的多领域交流的国际格局,促进中国与世界良性的国际互动。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的提出,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和进行良好的社会管理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广西玉林北流市委积极正视这一问题,在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将地方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结合起来,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实现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军事变革不单是一个军事领域里的问题,而是中国社会全方位变革的自然结果,它必须通过与社会环境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目前,应顺应和依托国家经济建设的信息化,推进中国军事信息化建设;适应国家经济和政治体制变革要求,推进军事制度变革;适应科技环境的变化,推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式发展;服务于国家综合安全环境的构建,协调好军事安全与其他安全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政策合法化是政策制定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合法化的规范与完善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实施效果。地方公共政策合法化是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体现,是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来源之一,虽然地方政府在职能转变和执政理念有所改进,但是在公共政策合法化上却存在重要问题。文章以地方政策合法化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地方政府政策合法化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答对策,以期促进地方政策合法化的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   

13.
实现沉默权合法化,并不是提倡拒不认罪,而主要是杜绝刑讯逼供,使侦破手段与程序合法化,摆脱在口供方面的传统路径依赖,把精力集中于侦破能力的提高上;从国际共识和国际法的角度看,在我国实现沉默权的合法化,乃顺应历史国际潮流;从尊重人权和自然法的角度看,在我国实现沉默权的合法化,是走向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从无罪推定和新刑法的角度看,在我国实现沉默权的合法化属有利于司法公正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安乐死作为一种价值选择,已为世界上多数人所接受,但要使之合法化,首先要论证它在伦理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具有正当性、适当性,其次才谈得上操作的问题.本文就安乐死合法化的哲学依据作一些思考,认为传统的哲学生死观有狭隘的地方,随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找到了安乐死合法化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合法化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政策合法化具有合法地位和合法性的双重目的,这就要求合法化程序和政策方案必须分别遵循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合法律性的价值标准。其中,合规律性既要求合法化的程序设计符合合法化的内在规律,又要求政策方案遵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合目的性既要求合法化程序保障民意表达,又要求政策方案体现民意、维护民利;合法律性既要求将合法化程序法律化,为相关的合法化提供制度保障,又要求政策方案遵循有关的法律原则,符合法律的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6.
德育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然而,据调查,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课教学实效性却不容乐观:课程设置存在着不合理性;学生对德育课的认同感不强;教师教学倦怠现象比较突出;师生互动程度过低等。在高校德育课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社会互动理论,从提高大学生对德育课的认同感、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德育课教学设计、提高教师综合能力,改善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增强德育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在建设法治中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进程中,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和现代化是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必然选择和战略任务。法治和社会治理的价值判断与利益选择是一致并相互契合的,即保护民众的民事权利与最大福祉,这就势必要求建构以民事权利的保护为核心的社会治理模式与运行机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应借助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8.
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互动维度下的中国市民社会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意义的市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分析范畴。国家本位抑或社会本位都是将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之产物。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各有其限度,两者的良性互动是中国市民社会建构的目标模式。此维度下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是:经济生活的多元化和相对独立的社会、自主的个人和社会组织、法治体系的完善和政治文化的重构、独立自主的公共舆论。  相似文献   

19.
互动直播教学作为直播教学的广泛运用形式,对培训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从互动直播教学的特点入手,立足学员本身,分析了当前互动直播教学广泛存在的问题挑战,探索了互动直播教学的模式结构,给出了互动直播教学过程中可行的互动技巧,分析了常见的直播平台,旨在帮助培训师进一步抓住要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工业化和城镇化使失地农民问题日益凸显.做好失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环节,通过构建失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互动模式,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牢牢把握规律,深入了解民情,探索一条有助于提高失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