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何社会都有腐败,中国也不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曾进行过数次规模浩大的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是目前整个社会的腐败现象还相当严重。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忽略了反腐败方面的法制建设,忽略了以法治腐。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反腐败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以法治腐的关键在于健全和完善反腐败的立法,而腐败现象又大多发生于违法使用职权的行政领域,因此,反腐败必须健全和完善行政立法。本文即是对反腐败立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进而提出完善廉政立法的办法和措施。一、我国反腐败行政立法概况行政…  相似文献   

2.
灰色地带:反腐败法律的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人类学对腐败和反腐败法律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贡献。指出了法律界定为"腐败"的行为的社会根基以及腐败行为的两个规范框架:国家的法律和社会惯例;评估腐败问题时存在的双重标准:国际组织和西方国家常常认为"南方"和"东方"国家的腐败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严重;反腐败与政治稳定常常难以求得平衡,媒体对腐败的报道带来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在处理反腐败问题时常常采用过于简单的两分法。法律人应当对这些卓识给予更多的关注。这对于理解英国的几个重大案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腐败的泛滥不在于缺少相关制度,而在于现有制度运行的失效,在于法治社会的缺失。对腐败的治理关键在于推进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本文从法治社会与防止腐败关系的角度,通过廉政法治文化建设、权力法治化、民主公开的立法、司法独立等几个方面促进廉政法治社会的形成,完善反腐败的法律机制,达到限制权力防止腐败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张艺馨 《法制与社会》2010,(16):161-163
本文通过对我国古代反腐败制度的历史回顾和对外国反腐败制度的比较研究认为,腐败现象无法杜绝,但可以通过实施一些具体措施如思想教育、体制监督、法律约束等制度建设来减少或预防腐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关于反腐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腐败是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的严重政治斗争,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的反腐败严峻形势,认为,腐败最终会危机国家政权;腐败现象已经渗透到公共权力部门;腐败现象已经成为对国家政权现实的、直接的主要危险。认为对反腐败斗争政治性的认识偏差和不足,是反腐败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应大力加强对其政治性的认识。指出,反腐败是一项社会工程,需全党、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6.
《中国监察》2015,(1):33
本书是一部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问题进行全面研究的论著。与以往的反贪史和廉政制度史的相关论著不同,也与以往把腐败简单地归纳为剥削阶级的属性不同,本书将腐败与反腐败作为古代国家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伴随的一种政治现象,探讨其产生的根源、政府的对策,以及历代思想家对腐败与反腐败问题的思考。全书各篇分别从时代特点、腐败表现形式、监察与法律制度、反腐败思想等几个方面对每个朝代的相关问题作  相似文献   

7.
通过多年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践,我们对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腐败的特点有了更多的认识,对廉政建设的经验教训有了更多的总结。人们已经基本形成这样一种共识:放松思想教育以及机制、体制、法制的不健全、不完善,是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教育、改革体制、完善机制、健全法制,也就成为反腐败斗争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这也是邓小平廉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加强教育,筑起抵御腐败的牢固防线邓小平十分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他说,反对腐败,改善社会风气,‘要从教育入手”(《邓小平文选》第3卷14…  相似文献   

8.
郑亚兰  王岩 《政法学刊》2002,19(5):38-40
腐败和洗钱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毒瘤,当腐败和洗钱相互勾结起来,给社会带来的破坏就更难防范和控制。必须控制洗钱打击腐败现象,促进控制洗钱和反腐败的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腐败是国家权力的伴生物。它是迄今为止困扰世界各国并危及政权存亡的痼疾,也是古往今来所有国家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所关注并极欲铲除的社会公害。加强廉政立法是清除腐败的有效途径之一,已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很多国家在廉政立法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了解并借鉴这些经验,对于完善我国的廉政立法,加速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廉政法律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廉政立法的产生与发展国家权力是公共权力在一定历史阶段的表现形式。自从国家产生以来,就存在着国家官吏运用其所掌握的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现象。通过立法对腐败官员…  相似文献   

10.
当代的启迪     
腐败关系到民心的向背、执政的安危。各国的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一直没有止息过。腐败现象为人类社会深恶痛绝。随着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觉醒,反腐败的呼声越来越高,掀起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反贪风暴。 席卷全球的风暴 自从产生国家以来,腐败与廉政作为两种相互对立的社会现象,一直此消彼长地斗争着,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本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各国内部政治斗争加剧,人民反金钱政治、要求民主、建立廉洁政府的呼声高涨,在世界范围内,一场前所未有的反贪  相似文献   

11.
惩防腐败 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指出:查办案件是反腐败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检察机关作为反腐败体系的主力军,只有充分运用办案的形式对国家官员履行职责的行为实施法律监督,才能体现力度和法度。  相似文献   

12.
“反腐倡廉”本期开栏与大家见面,编者有几句话想说在前边。 首先,中国共产党有信心有能力根除腐败,廉政为民。 腐败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它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执政党都难以回避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早在中国革命胜利前,毛泽东同志就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庄严宣告:我们绝不做李自成。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把反腐败作为关乎民族存亡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旗帜鲜明地举起了反腐倡廉的大旗。邓小平同志一再提出要把反腐倡廉作为大事来抓,他说:“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党和政府为反腐败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党的四中全会把反腐败斗争列为搞好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总书记亲临大会就反腐倡廉问题作了重要讲话:不搞好廉政勤政,就会失去人民的支持和信任。李鹏总理在前不久召开的国务院反腐败工作会议上专门就政府部门的反腐败工作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同时,世界反贪大会也将于今年在我国召开,中国的反腐之举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其次,广大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对反腐斗争拍手称快。 腐败现象的直接受害者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国家  相似文献   

13.
各地党政部门相继出台了很多反腐新办法,比如廉政访谈、聘请廉内助、定期发廉政短信给官员等,这些措施的出台有叫好声.但是,要想根本上制止腐败.最重要的是健全法律:可喜的是,目前法律在反腐败斗争中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笔者以为有以下6点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4.
耿玉娟 《河北法学》2014,(5):150-156
法律政策是国家政策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反腐败法律政策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法律政策。由于俄罗斯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处于转型期,腐败载体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在反腐败领域需要的不仅仅是国家制定一部完整的法律规范,还需要现代化的反腐败法律政策。  相似文献   

15.
刘宪权  闵辉 《检察风云》2004,(24):44-45
从法理上分析,廉政公积金制度的设立与我们现有的法律规定是不相吻合的,事实上也很难达到遏制腐败的效果,相反的这种制度的设立只会破坏国家法制所确定的原则,增加国家反腐败的成本,并造成新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现在,我国的反腐败实体法已初具规模,基本实现了对各种腐败行为的法律规制。为何腐败现象仍屡禁不止?当然腐败现象的产生及泛滥既有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得力的原因,也有经济的、文化的、历史的及体制的多方面原因。已有的反腐败实体法的实施,没有程序法保证,便是执法不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缺乏相应程序法的前提下,实体法的可操作性减弱。因此,加强反腐败程序法的立法势在必行。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反腐败程序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构建的设想,简明扼要,颇有参考价值。目前,世界上大…  相似文献   

17.
腐败是阻碍社会良性发展的严重社会问题,也是世界各国一直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一、廉政法制建设应有效制约当前腐败现象1、反腐倡廉的法制建设必须针对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腐败现象,坚持从严立法,坚决打击腐败行为,以保证社会有序运转。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8.
国际短波     
●泰国 前不久,泰国《曼谷邮报》发表系列文章,讨论泰国当前的腐败与反腐败问题。文章认为泰国当前的腐败很严重,无论是高级官员还是一般公务员都存在腐败现象,甚至反腐败机构的官员也在所难免。造成腐败的原因一是政治体制存在弊端。泰国政界普遍存在着权钱交易现象,而且当权者均是富人。任何人如果想当国会议员或者政府高级官员,就必须以钱开路,而这些人有权后便开始设法谋取私利。二是社会和工作环境默认腐败。文章认为,泰国社会能够接受、认同并尊重这些腐败官员,而歧视那些诚实但贫穷的人。高级政府官员对腐败分子也持认同和…  相似文献   

19.
腐败是一种屡见不鲜的社会现象,任何国家,任何朝代,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腐败现象。腐败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反社会的、危及统治秩序的行为。腐败现象的蔓延,往往影响社会的稳定,给政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为此,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开展反腐败斗争。本文试对腐败与杈力的关系、腐败成因及反腐对策进行探讨。一、腐败与权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党和政府正在积极探索和建立完善包括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等在内的具有社会主义特征的监督机制。在这个纵横交错的社会监督系统中,新闻舆论监督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我国监督机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新闻媒体对消极腐败现象实施舆论监督,是党和政府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预防并遏制腐败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本文试从新闻舆论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做好反腐败斗争的新闻宣传工作加以探讨。新闻舆论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所谓新闻舆论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