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雪梅 《前沿》2008,(7):163-166
老子的“大巧若拙”一方面强调的是朴素自然的美,另一方面提倡生命原初的自在澄明,祛除机心和伪饰。同时,它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涉及到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工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老子是斥人工而尚自然的。这种“拙”的生存哲学,影响了中国关于生命颐养的思考,在文明高度技术化、经济化的今天,建立在生态伦理基础之上的生态美学的愈演愈热之势,从追求天人合一和诗意栖居的目的论角度证明了它的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2.
刘勰在《体性》篇中论述了风格与作家创作个性的关系,在《定势》篇中论述了风格与文章体裁的关系,在《时序》篇中论述了风格与时代的关系。在《风骨》篇中刘勰则对风格提出了一项最基本的要求:“风清骨峻,篇体光华。”即要求文学作品的风格做到“蔚彼风力,严此骨鲠”,表现出“文明以健”、“符采克炳”的特征;并对这一风格特征进行了充分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孔晓飞 《前沿》2008,(9):181-183
本文探讨了“大音希声”(语出《老子·四十一章》,原义是对有声之“五音”的否定,最完善最完美的“道”之“大音”是无声的,需要借助我们内心的体验和领悟才能把握。)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思考了其所蕴舍的音乐审美意义,希望能以此启迪人们探索“音声”之道,进行所有的艺术创新,从而感染人、启迪人。  相似文献   

4.
杨沉 《湖北社会科学》2007,13(11):116-118
黑格尔《美学》体现出了浓重的人本主义色彩,其美学大厦是建立在"人为自然立法"这一价值判断基础上的。以此价值判断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双重困境。在困境中重新反思这一价值判断,重新解读"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无疑具有现代意义。而相对于"人为自然立法","天人合一"的价值观不啻为解决此双重困境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5.
梁伟华  何明智 《人民论坛》2010,(10):180-181
庄子的自然之道,即无言之说,在历代均得到了一般文人学士的推崇,甚至成为人们评论作品高下的根据或准则。中国诗学的最高境界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个不着一字,靠的就是悟道。中国古典美学资源在现代文化中依然具有积极的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6.
不同于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彭富春尝试构建当代中国美学的新形态.彭富春美学理论实现了四重创新——美学理论开端的创新即“生活世界”,美学理论结构的创新即“生活世界欲、技、道的游戏”,美学言说方式的创新即“思想语言之道的思想”和美学时代价值的创新即作为“无家可归时代的深思”.这些创新使得彭富春美学理论切中当代中国社会的虚无主义、欲望主义、技术主义困境的要害,从而成为“新的中国美学”.  相似文献   

7.
吴育林 《求索》2007,(2):147-149
天人关系或天道与人道之间的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基本的概念和最基本的问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包括儒学和道学基本上都主张天道与人道、天和人是一致的、和谐统一的,并从人的主体性和天的自然性(或无为性)等不同的角度对“天人合一”的命题进行论证,用以解释说明社会政治和人际间关系应有的法则,蕴含着无穷精奥的治世智慧,对中国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工具理性、文化精神导向、化解矛盾的普世性方法论和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等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道是中国思想的基本问题,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主题,但一般认为,孔子关注的只是现实生活,宣扬的是一些仁爱学说,很少谈到道本身,这并不意味着孔子没有言说性与天道。因为性与天道的问题是中国思想中的最高部分,所以孔子关于它的言说是有界限的。孔子体道的根本路径是下学而上达,下学是形而下,上达是形而上。他下学万事万物的知识,上达到那惟一的道本身。孔子关于天道的思考集中表现在他的天命观上,其天道就是天命。孔子反对作为人格神的天。孔子不仅淡化了天的人格神的意义,而且也反对各种天地间的鬼神观念。他关注的是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问题,而不是那种超出了这个世界的各种奇异和神秘的现象。如果说孔子所说的天道是天命的话,那么他所说的人道就是礼乐。礼作为人道给人的存在确定了一个边界:哪些是可以存在的,哪些是不可以存在的。但礼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它从建立经修改到完善,经历了一个过程,后代对于前代的礼均有所损益。  相似文献   

9.
"合法性"本是政治哲学的显词,但在用于其它学科时,学界并没有对这一学术语词作一般哲学的考察,研究它作为思维方式所包含的哲学规定。"合法性"作为追问事物的理性,何以可能上升到事物的基础存在?在学术上,这个语义从政治哲学的特殊意蕴过渡到普遍形而上学应当作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考察和解析。"合法性"作为质疑事物存在的前提,实际上是穷究"元存在"的合理性,即"元立点"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有它内在的尺度和两重判断:本质合理性与效用价值性的判断。合法性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思考范式,是"一元二维"上的展开。  相似文献   

10.
李永波 《理论月刊》2004,(12):70-71
在道的层面,庄子虚无区别于一般反映论二元论的世界观,而是指向存在论的虚无鸦它是存在自身,一种虚无的虚无化。物的虚无是指相对于人之意义的自然世界的虚无,是庄子的人物关系的理想———“无待”的生活世界。语言的虚无,批判一种是非判断的工具性语言观,语言的真理性是道的显现,而非是非之判断。人生的虚无则指向现实逍遥与虚无之境。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翠玲 《前沿》2008,(6):179-181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具体表现为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念和中庸理想、道家的天道自然及《易传》追求阴阳和谐,这些思想在当代社会其意蕴得以重新阐扬。  相似文献   

12.
儒家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锦文 《前沿》2007,(1):199-200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主要构建三种和谐关系:一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儒家文化在这三种关系上都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另外一个角度论述《论语》中“道”的含义 ,对古今注解进行对比分析 ,去发现孔子“道”的另外一个世界 ,以期引起学术界在进行《论语》的诠释和研究时 ,深入到孔子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4.
“为”始初的含义是指个人在做事时的意向、动机,以及因而产生的支配行为的目的。《老子》论证了“无为”与“道”、“自然”的密切关联,从中可知“无为”并不是字面意思上的无所事事,而是既有所肯定,又有所否定的结合体,主要是指顺自然而为、不妄为,天地万物都依“道”而为,没有多余的人为因素加入。而“有为”则是以“正言若反”的方式出现,是《老子》“无为”思想展开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张载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以气一元论为前提论证天性,以“诚”作为天性的道德规定性,为道德本原提供了本体依据;在人性论上区分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对人性之善进行了合理性论证;最后通过天人合一的命题,贯通人性与天性,构建了以“和谐”为特征的伦理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6.
张尚仁 《思想战线》2012,38(2):31-36
老子的《道德经》,提出带系统性的善治社会管理论。该理论认为,对社会应以柔性管理为主。柔与和是道的本质属性。柔性的社会管理,其内涵包括天下神器、为无为,则无不治、以正治国及无形管理比有形管理更重要的思想。社会的治理者,必须重视民生;要在民众中形成淳朴的社会风气;不可与民争利,在利益面前要将自己摆在最后;管理民众时,管理者一定要起好表率作用;要居其实不居其华,还要注重自身的修养。管理的具体措施主要有:限制管理者的权力、政策法令制定要符合一些基本要求、决不可以武力称霸天下以及国与国之间要和平共处。  相似文献   

17.
张丽苹 《求索》2012,(3):125-127
韩非是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人们历来重视他法、术、势的一面,对其德则无德的形上道德问题较少关注。在韩非那里,道不仅是万物的始源,还是判断是非的纲纪,而道成就万物的过程即是一种德;就万物而言,依循道成就自身,是一种获得,这样,道、德、得便相通起来。具体而言,德是道润滑万物的一种外显形式,并体现在韩非义、礼、法的德论思想中,正确认识韩非的这一思想,无疑对我们认识法家思想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贾炜 《传承》2009,(6):74-75
山水画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传统美术所强调的意境,既不是客观物象的简单描摹,也不是主观意念的随意拼合,而是主观世界的统一。绘画来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有感而发。画家心中容纳天地万物,吞吐自如、来去无阻,笔墨间流淌着高远的意境与道家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9.
现代政治系统的合法性论证是任何一个执政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必定面临的紧迫问题。世界上许多长期执政的大党之所以纷纷下台与它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忽视合法性论证或采取错误的合法性论证相关。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在执政党的合法性论证方面的理论创新大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道说”———本质的语言乃是存在之家,体现了海德格尔语言观的最大特色,即从存在论和世界观的角度揭示语言与存在的本质联系,进而为确立人与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奠定了崭新的基础;海氏指出,生活在“思想贫乏”时代的当代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并通过“倾听”自然这个“神圣者”的“道说”而进入精神之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