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乡镇企业在改革与发展中发生了五个深刻变化。一是乡村集体企业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走向多元化和混合化。全国乡村集体企业资本总额中的非集体资本已高达62%。二是外向型经济成为乡镇企业的拉动力量。进入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出口产品交货值平均每年递增40%。生产出口产品的乡镇企业发展到12.4万家,年出口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4.7万家,已有1600家乡镇企业具有了进出口经营权,累计利用外资290亿美元,到境外办企业5446家,投资总额约有50亿元人民币。三是上规模企业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
一、改革开放以来,内地青年入粤的基本情况自从开放改革以来,广东的经济发展很快,工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在珠江三角洲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乡镇企业”、“合资企业”、“三来一补”等企业象雨后春笋地蓬勃发展。从而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兴旺与发展,因此,它象磁铁般地吸引了内地青年。于是大批的青年象潮水般地涌进了广东,形成一股股南下浪潮。  相似文献   

3.
最近日本经济学家关满博的论文《中国先进企业走向第二步》获日本第34届经济学人奖,作者根据他对上海、江苏无锡等地乡镇企业的实地考察,分析了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变化,其中就发展前景及问题谈了他的看法,颇有参考价值,现将该文摘要介绍如下。——编译者 近年,在飞跃发展的中国经济中,乡镇企业崭露头角,据报道甚至有的乡镇企业吸收合并了国营企业,乡镇企业被视为中国市场经济化中的一颗新星。但是由于乡镇企业变化很大,现在还难以给它下一个完整的定义,一般把它与代表计划经济的国营企业相对照,是代表市场经济的产物。 可是一直持续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进入90年代以后,也面临巨大的阶层分化。有些乡镇企业取得令人惊异的成就,同时近两三年也有完全停产歇业的乡镇企业,这说明代表80年代中国经济的乡镇企业也面临调整的局面。 一、吸收剩余劳动力的乡镇企业 实际上自改革开放以后,曾出现多种企业形态。“在农村由农民经营的企业”这一概念已不能准确反映乡镇企业的形态。从农村个人经营到乡镇政府或村政府所有的形态,甚至还有像北京硅谷那样的先进产业,都被称为“乡镇企业”。 近年乡镇企业比重增加很快、1992年占全国工业生产比重约30%。其中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中国最大工业地区的江苏省,  相似文献   

4.
自1986年以来,吉首市河溪镇连续几年超常观发展乡镇企业走过了一段辉煌的发展道路。目前,全镇工业企业已初具规模,计有13个企业,安排就业人员2100余人,预计199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可突破5000万元,实现利税400万元。在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中,乡镇企业产值“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格局已形成。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实现  相似文献   

5.
夏鸣 《群众》1994,(12)
我市近几年来努力实施“外向强市”战略,坚持“三外齐上”,使外向型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其在整个经济中的“导向”作用已日益明显。为加快形成这一优势,促使全市经济发展出现新突破,必须思路再拓宽,外向再拓展。与企业内部改革结合,寻求三资企业质的拓展要以外资为纽带,对企业实施脱胎换骨的改革。对三资企业实行生产、销售、经营、贸易的综合管理,无论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的乡镇企业至1987年底,全市共有52600家,总产值达47.2亿元,占全市农村总产值的56%。农村经济出现了一个以乡镇企业为“龙头”的新格局,使广大农村青年劳动就业出现了一个新走向。为适应这种变化,及时地把广大农村团工作转移到乡镇企业上来,摸索乡镇企业团工作发展的新路子,我们对全市乡镇企业及其团组织进行了一次调查。乡镇企业具有“四大比例”的特点。一是乡镇企业青年数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大。全市乡镇企业总人数456127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达375288人,占企业总人数的82.28%。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青年的集结地,成为农村团工作的新领域。二是户办、联办的私营企业数量大。据粗略统计,户和联户办的企业有3.67万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乡镇企业有了创纪录的发展。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如何实施和加强乡镇企业的消防管理,已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根据江苏省的情况作一粗浅探讨。一、乡镇企业与消防管理的特点乡镇企业的消防管理,与城市工业企业的消防管理相比,大致有以下特点。1、乡镇企业点多面广。从总体上、数量上看,江苏乡镇企业的绝对数已大大超过城市工业企业的数量,这还不包括“两户一体”联合办的工厂。据统计,八四年乡、村两级的企业达八万三千多个;个体、部分村民联营  相似文献   

8.
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长垣县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效益明显,已成为全县乡镇企业的支柱,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已达11578家,从业人员15万人,分别占乡镇企业总数和总产值的97%、76%,占全县税收和财政收入的60%、34%,全县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二”;1997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70元,比1990年增加了1585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7亿元,名列全省前茅;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县(市)的排列位次,由1990年的第92位跃升到1996年的第48位,晋升了44个位次,初步实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的良性循环。长垣县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营造宽松环境。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参与了国际经济的交往与角逐。各种不同制度下的“闭关自守”的藩篱已经或正在土崩瓦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具有对外开放的性质,属于外向型经济。这种经济发展到成熟的程度,就向国外市场扩张,其形式大多是组建企业集团,集中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实行跨国经营。本文特以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为背景,以企业集团的国际化经营作为企业成长、壮大、健康发展的必然过程,探讨我国集团化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大连市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到1994年底统计,乡镇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6.7%,成为大连经济的“半壁江山”。因此,大连经济在今后若干年内要取得进一步发展,离不开乡镇企业的持续发展。而大连乡镇企业的持续发展,关键又在于其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衡阳市乡镇(街道)企业“异军突起”。3月19日召开的支援乡镇(街道)企业人才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暨表彰会上的那一组组数字、一个个典型令人折服,催人奋进。1992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44.3亿元,1997年已达600余亿元,为1992年的13.77倍,5年平均递增69%。科技水平明显提高,1996年新开发市级以上产品189个,其中省级34个,国家级12个。在1994至1996年全省乡镇企业各项指标考核中,连  相似文献   

12.
从1975年创办横店丝厂起步的横店集团,在适时应势的自我完善中,通过推进“多元化发展、专业化经营”的战略,促成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了由粗放型到集约化的过渡。1995年,其核心层企业总资产即居全国乡镇企业榜首。2001年,名列“全国民营企业十强”第3位。自2002年排序“中国企业500强”第131位以来,已连年跻身前列;2006年,又居国家统计局推出的“中国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前100位。  相似文献   

13.
<正> 在当前新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竞争主要是科技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乡镇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烈竞争中立稳脚根,就必须重视企业的人员素质。事实证明,乡镇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苏、鲁、浙等地乡镇企业总产值虽已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有“半壁江山”之誉,但乡镇企业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其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严重缺乏,致使管  相似文献   

14.
亚州“四小龙”的成功经验给广东发展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启示林道平国际化经营是企业面向国际市场的经营活动,它是全球性的战略管理,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化生产都不可能只局限于国内,必须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通常有出口贸易和对外投资两种形式,出口贸...  相似文献   

15.
姜雪忠 《群众》2012,(6):18-19
发展外向型农业,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加快农业国际化、现代化进程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入世”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支持外向型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郭莹玉 《半月谈》2003,(24):12-15
由于外向型经济的规模大小和成熟度是衡量一个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和水平的重要标准,广东省近年来制定了“外向带动”战略。广东外向型经济在全国具有特别重要的分量和地位,从当初闻名全国的“三来一补”,到随后连续17年外贸出口名列全国第一,全国外贸出口广东一直是“三分天下有其一”。今年广东外贸又一次获得了可喜的成就,前10个月广东进出口贸易总值为2276.1亿美元,比去年周期增长6.3%,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3.4%,其中进口、出口总值增色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公布于1996年10月29日,1997年1月1日正式实施。此法的颁布实施,是乡镇企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让农民创造的乡镇企业在国家法律中有了一席之地,其合法权益得到了法律保护,其生产经营行为得到了法律规范。这既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促进、引导、保护和规范乡镇企业发展的“根本法”,又是一部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的“振兴法”,还是一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农法”,更是一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促进法”。  相似文献   

18.
汕头经济特区建设至今,“三资”企业已有三百多家,其工业产值1989年达5.89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35%,形成了外向型经济格局。但是,“三资”企业中的青年工作还没能适应特区外向型经济  相似文献   

19.
<正> 《社会科学研究》1992年第2期发表了张维平的《乡镇企业科技进步的困境与出路》一文。文章认为:目前乡镇企业实现科技进步的主要途径有:1、建立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的考核指标体系。针对乡镇企业主要依靠市场调节生产和经营的特点,把考核的侧重点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上。把产业和产品发展方向、产品结构调整以及年度经济进步,同经济效益指标一起,作为考核企业的硬性指标规定。以激发企业科技投入的  相似文献   

20.
一、新的发展形势改革开放以来,江西乡镇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已成为全省农村经济的重要支住和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全省经济发展中的新的增长点,农民奔小康目标的重要靠山。到1990年,全省乡镇企业已发展到71.2万个,职工人数达232.7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16.7%,创产值156.87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10.5%;其中工业产值103.02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9.1%。与1978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0.5倍和14.8倍。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七五”后4年已连续超过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并形成以下发展的特点:企业形式上,突破单一乡村办,转向“多轮驱动”的新格局,乡村企业稳步发展,成为骨干力量,两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