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微博是互联网应用技术变革,信息通信技术日益成熟的产物。自2009年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以来,中国各大网络媒体相继开通微博功能,上微博成为时尚潮流。目前越来越多的政府机关和官员纷纷开通微博,并实名认证,与网友主动交流,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应对各种网络事件。  相似文献   

2.
《法治与社会》2012,(8):12-14
微博问政的发展是官民沟通的一种新方式,它要求政府工作方式实现一次重大转变,要求从等事情向主动找事情、解决事情转变,这也是在网络化环境下对新的执政方式的有益探索。有必要利用微博问政的契机,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网络化的水平,提高网络化时代的执政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在新的形势下以新思维解决新问题。我国微博用户已达2亿,年增长高达208.9%,这使得"微博问政"成为网络问政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仅在新浪微博开通并认证的官员实名微博有1300多个,代表政府机构的微博有2000余家。  相似文献   

3.
贾玥 《政府法制》2011,(28):33-33
从"裸聊门"到"艳照门",从"调情门"到"开房门",今年6月以来,论坛、微博等网络载体连续曝光官员"性丑闻"事件,引发舆论哗然。受访专家认为,我国法律并未直接介入官员私生活领域,官员的道德缺失,多是"民不举官不究"。对官员生活腐化堕落监督乏力,是丑闻频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刘炜 《法人》2013,(6):38-39
当一名名纪委官员通过实名微博展现自己真性情的一面时,大多数已经开通微博的纪委系统官员,依然徘徊在实名认证大门之外5月27日的一则新闻,让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的微博炸开了锅。新闻称,中央纪委已经下发通知,要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改变政治生态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占江 《政府法制》2008,(21):58-58
无论是胡锦涛主席在人民网与网友在线聊天,还是温家宝总理在新闻发布会上坦陈自己经常上网了解民意;无论是一些省、市政府利用网络让网民对本地的发展献计献策,通过网络进行干部评议和政绩评估,还是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或实名登录论坛或实名开设博客,诸多频繁成为热点时政新闻的信息显示:互联网不仅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同时也开始逐渐改变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王晋源  孙敏 《政府法制》2011,(34):54-54
最近,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县委的一栋办公楼在网络上火了。事前有媒体报道,嵩明县委、县政府至今"蜗居"在20世纪70年代建的老房子里办公,而当地的学校却建得十分豪华。此事经微博网友转发后引发诸多关注,网友称此事为"一则新闻,读着温暖",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7.
《人民日报》社论指出,前国家能源局局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铁男是网络反腐中落马的第一位部级官员。在刘铁男倒台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微博实名举报的媒体人罗昌平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高意盈 《政府法制》2011,(28):45-46
首届"政务微博与社会管理创新高峰论坛"近日在浙江杭州举行,诸多身为政府官员的"微博红人"到场,将网民对于"政务微博"的关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9.
施娜 《法治与社会》2013,(12):35-37
为探讨政务微博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密切联系,总结和推广政夯机构与官员应用微博的新思路、新经验,8月25日,中国第一个政务微博与社会管理创新高峰论坛在杭州召开,诸多身为政府官员的"微博红人"到场,将网民对于政务微博的关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溯。  相似文献   

10.
从一个市委书记的实名信箱,扩容升级为各级党政领导的"公仆信箱",其网络问政形成传送、办理、监督、回馈一系列机制,并随时接受网友"拍砖"--在广东省河源市,民意表达和诉求的流畅前所未有.而河源市市委书记陈建华,也因"华哥信箱"闻名网络,同在网络世界中对网友的热情一样,现实中的陈建华总是面带微笑和兴致勃勃.他在微博中对自己的行踪和思想展露无遗,网友可以任意"拍砖".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临湘市政府副市长姜宗福,曾因写工作检讨,实名发帖炮轰张艺谋"印象"演出,引起网民的关注。4月18日他在红网发帖炮轰房价。不过他这次署名"姜宗福",而不是上次炮轰张艺谋时所用的"临湘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姜宗福"。"个性官员"的"个性"仍在,而"官员"身份却自我卸掉了。(北方网4月19日)  相似文献   

12.
花絮     
微博"晒腐"4月12日晚间,新浪微博"李琢19961003"迅速蹿红。当晚10时左右,微博内容被删除,但被网友截屏保留。该微博身份为"成都计生委办公室主任",但未经新浪微博加V实名认证。微博中最早的内容发布于去年  相似文献   

13.
微博反腐是一种新兴的反腐手段,在反腐倡廉建设中起到出人意料的作用。但在微博反腐过程中,官员的隐私权也许会受公民行使知情权、监督权的侵犯。当代大学生是微博的主要参与群体之一,其对微博反腐与公共官员隐私权的认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大学生对公共官员隐私权受限制的范围和原因,微博限制公共官员隐私权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意义等方面的内容来分析他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前段时间,福建省福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购买紧急避孕药须实名,有网友质疑这一规定可能泄露公民隐私。福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称,作出实名认证规定,是为了贯彻国家的要求,也是担心有人滥用紧急避孕药药品.  相似文献   

15.
, 《法律与生活》2012,(19):31-31
围绕“表”的微博曝光在扩大,除了陕西“微笑局长”,更多的官员被网友发现了戴“名表”的照片。一场通过查佩戴“名表”揪腐败官员的网络行动似有拉开之势。  相似文献   

16.
当前,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对于虚拟网络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要求检察机关更好地了解微博、适应微博、利用微博,在数字时代,积极打造有时代特色的数字型检察院,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为此,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设立专门的虚拟社会工作机构。当前,各地公安机关开展网络"平安公安"建设,普遍设置了实名的微博,参与到微博的社  相似文献   

17.
《法律与生活》2012,(9):13-13
4月12日晚间,新浪微博“李琢19961003”迅速蹿红。当晚10时左右,微博内容被删除,但被网友截屏保留。该微博身份为“成都计生委办公室主任”,但未经新浪微博加v实名认证。微博中最早的内容发布于去年11月11日,共发微博126条。  相似文献   

18.
汪彦玲 《检察风云》2010,(11):33-33
现在很多官员对网络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有的担心个人隐私被曝光,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有的担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现象被曝光,影响前途;也有官员担心网络监督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让人有口莫辩……据《人民论坛》调查显示,有70%接受调查者认为的官员对网络有恐惧,“县处级”干部最担心。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法律与生活》2012,(22):13-13
"‘郭美美微博炫富’事件和‘7·21’北京特大暴雨后网友的‘捐你妹’回复,都是推动红会改革的动力。" ——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正面回应网络热点事件。  相似文献   

20.
《法律与生活》2011,(1):9-9
搜索一:周立波 2010年11月16日,周立波在微博中盛赞上海大火事件有关部门“反应及时”遭到网民痛斥,他在微博上开始频频对网友观点进行发难,认为网络上“无界别、无贵贱、无高低”地发表观点,会“导致一种虚拟的无政府空间”,并说“政府若将网络民意当真,实在是一种‘白宫’行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