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经济学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对物背后的生产关系(或制度)的研究,而在生产关系即社会制度的分析过程中则无处不渗透着其深切而炽烈的人文关怀,那就是关注人的生存、发展、前途以及命运。马克思制度分析的初始点源于对人的“实然”与“应然”矛盾的释解,...  相似文献   

2.
幸福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新时期生活水平提高与幸福指数提升的二律背反,幸福观教育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维度.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之维、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之维、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之维梳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维度之幸福观教育的应然之有.  相似文献   

3.
段向云 《理论学刊》2005,(3):119-120
所谓人文关怀,是指对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关注和探索,对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著追求这一切的总和,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远在中国古代的春秋时代,孔子第一个真正从人的角度去探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地位,在其博大精深的仁学思想体系中倾注了种种深切的人文关怀与浓厚的人文精神。也正是因了这一点,孔子仁学思  相似文献   

4.
杨爱群  曹艳 《求实》2005,1(4):31-34
马克思的一生都在为寻求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工作。马克思哲学是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从人的实践理解世界,理解人与世界的矛盾及其历史,把自然、社会、人自身看作是开放的生成的存在,指明了人在不断使世界人化的过程中,历史地扬弃自身的异化,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将人的本质归还所有的个人。实践人本学维度贯穿在马克思哲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哲学的现实关怀与批判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美堂 《新视野》2004,(4):68-70
马克思哲学是以现实的实践为中介“观”世界的哲学,是以生活和实践为源泉和动力的哲学,也是致力于现实的改造和变革的哲学。但现实中,虽然,我们经常把“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作为口头禅,可是,我们的哲学并没有真正把握时代脉搏,贴近生活。本文通过对现实哲学研究中存在的误区的反思,呼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还原和本真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文关怀:反贫困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 ,人们习惯于把反贫困的价值定位在维护社会安全和单纯的物质补给层面。本文从反贫困的三个研究维度入手 ,分析了反贫困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人文理念缺失的问题 ,由此认为 ,在目前的反贫困中亟待解决的并非在物质层面 ,而应推进人文精神理念的归位和扶贫方式的创新 ,在全社会范围内对贫困者尽可能多地给予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人文”是相对于体现自然现象的“天文”而言的,本义是要按照人伦常理的为人之道去充盈心灵、修身养性,在超验追求的精神生活中实现人生的某种意义和价值。人文之修为不能没有物质条件的支撑,“人文关怀”必然地包含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的关怀。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内含着物质关怀与精神关怀、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个体关怀与类群关怀等不同层面。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不同,人文关怀的目标诉求与着力重点也不相同。在稳步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当代中国,作为人文关怀之重要方面的思想关怀,应该着重关注个体的思想困惑和精神痛苦,解惑去苦、丰富生命的意义应该是当下思想层面之人文关怀的诉求指向。  相似文献   

8.
建构军人精神家因是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重要功能和价值体现,具体包括坚定军人理想信念、升华军人审美情趣、提高军人道德修养、丰富军人情感世界和促进军人心理和谐.  相似文献   

9.
李刚 《党史文苑》2011,(4):66-67,71
建构军人精神家园是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重要功能和价值体现,具体包括坚定军人理想信念、升华军人审美情趣、提高军人道德修养、丰富军人情感世界和促进军人心理和谐。  相似文献   

10.
人文关怀     
《当代贵州》2008,(20):51-51
十七大报告中,出现了“人文关怀”这一概念。“人文关怀”的说法近几年比较流行,但写进党的报告还是第一次。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表现为对人的需要、个性的尊重和重视,表现为对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执着追求.充分挖掘、吸收和弘扬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弘扬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12.
"主体"是马克思哲学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是贯穿马克思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概念。对马克思"主体"概念的研究,一方面为研究马克思哲学提供了一个视角,从"主体"概念出发,能够更好地梳理马克思思想的发展以及解决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一些核心问题;另一方面,对"主体"概念的研究将马克思哲学放入到哲学史的视域中,"主体"自近代以来一直是西方哲学的一个焦点和核心问题;同时,"主体"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密切相关,研究马克思的"主体"概念能够为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批判,它与建构论、新古典自由主义对现实只是从肯定的方面理解根本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对现实肯定性理解中包含着否定性的理解、批判性的理解,因而这种批判使现实社会指向无限可能的未来.另一方面,它与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仅仅具有否定性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纯粹、彻底地社会批判理论,是在肯定基础上的否定.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上的社会革命以“边缘”颠覆“中心”的外在批判、使边缘中心化不同,它消弥的正是“边缘”与“中心”的分别,形成社会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批判根本变革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求实》2015,(11)
马克思经济正义论实质是劳动正义论,将马克思关于劳动的经典论述契合正义概念的经典定义,可以认为,主体、前提、动因、过程是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的四大根本维度。沿此四大根本维度,可以发现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劳动正义的主体正义实质是公正地分配劳动的有用性与有害性,劳动价值可分为劳动的正价值与负价值;生产资料所有制正义是劳动正义的前提性正义,生产资料贡献实际是对劳动的贡献;动机正义是劳动目的正义的深层动因,实现劳动目的正义要求匡正、制约劳动者及其组织者的求利动机;劳动正义的核心是劳动过程正义,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益是劳动过程正义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正>未来的民法典应当以人文关怀为基础,这就要求按照人文关怀的理念构建民法典的价值体系。民法典的价值理性,就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一提到法律,普通人可能会认为它是冷冰冰的、生硬的条文,但现代法律并非如此。孟德斯鸠说过,"在民法的慈母般的眼里,每个个人就是整个国家"。这句话充分表达了民法所体现的人文关怀,即民法对人自由和尊严的  相似文献   

16.
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指的是以人文精神为思想内核,以充分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即建设人本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在尺度的一种价值取向。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新的历史时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含义、方法与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哲学.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在他的人学理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主体性概念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关键环节.厘清马克思主体性概念的内涵,把握马克思研究主体性的方法及维度,对于理解马克思整个体系的逻辑结构、理论内涵和价值取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人文的维度重新来梳理、认识生产力,不仅探讨了生产力的内涵以及它的两个维度,还从历史上追溯了生产力的人文本性,这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生产力内涵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生产力人文属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长征》2000,(7)
费高建在2000年第4期《理论前沿》撰文指出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但若把马克思主义仅仅归结为科学理论 ,而与人文关怀无缘 ,恐怕有失偏颇。马克思主义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从青年时代起就具有一种对人类命运充满关切的仁爱胸怀。在其《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 ,充满了对人类存在和发展中所面临问题的关注、探索和解答 ,把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高度。如果我们认为只有西方哲学才能解决人文关怀问题 ,那就错了。相反 ,西方哲学往往具有的唯心主义观点 ,不可能指出一条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20.
姜珊 《世纪桥》2015,(3):39-40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理念贯穿于马克思哲学思想中,无论是马克思在青年时期不太成熟的思想到形成历史唯物主义观念,都一直在关注着人们的生存发展问题。马克思人文关怀理念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并对当下人类发展何以可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