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立德 《唯实》2001,(2):72-72
杂文的基本笔法是幽默、讽刺,以鲁迅为代表创作的大量中国白话新杂文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就是在古代的不少杂文中,也多是以寓言、故事、笑话为载体,往往指桑骂槐,言此意彼,讽刺意味非常强烈。  相似文献   

2.
3.
刘成信 《唯实》2000,(2):61-63
1999年飞逝,20世纪终了,新的千年来到,历史翻开又一篇章……1949年共和国成立迄今,刚好经历半个世纪。杂文,这个从新政权诞生起就不被人们看好的精灵,历经坎坷,终于在世纪末的文学园地脱颖而出,成为当今文学大家族中的蓬勃力量,日渐显出不同凡响的魅力和生命力。因此,1999年的杂文,更值得我们认真品评和回味。 杂文,尽管可以纵览千年历史,剖析纷繁社会,但就其指向无外是两大方面,即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这从鲁迅的杂文中便可一目了然。鲁迅的杂文或以匕首、投枪之锐指向统治者及其维护的社会制度,或以哀其不幸…  相似文献   

4.
孟令哉 《唯实》2004,(6):94-96
蒲松龄先生在《聊斋志异》里颇有感慨地说了这样一句话:“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刘成信将他的杂文评论结集为《杂文情缘》,不由得让我想起这位“情痴”,他出于对杂文的痴迷,舍掉了绝不是一个指头的“铁饭碗”,走上了前途未卜的办刊之路;为了杂文,他将喝咖啡的悠闲和逛舞厅的潇洒,都变作了埋头于杂文理论研究的孜孜;为了杂文,他奔走呼号,致力于创作队伍的集结;评头论足,检点着杂文园地的篇什;激扬文字,期待着杂文精品的涌现……其情可谓痴矣,其志可谓凝矣,故其文亦可谓工矣。杂…  相似文献   

5.
《唯实》2010,(8):F0002-F0002
大赛宗旨: 推动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报刊人气,扩大传媒受众群,发现文学新人,壮大杂文作家队伍,从而提高杂文创作水准,为民众提供优质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6.
赵国春 《奋斗》2001,(6):50-51
20集电视连续剧《爱在冰雪纷飞时》陆续在全国各省、直辖市有线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去年9月22日在纽约出版的《世界日报》四版头题,发表了该报住广州记者约翰·阿什看完电视剧后写的一篇2000字左右,题为《人性视野的知识故事又一佳作(爱在冰雪纷飞时)激起涟漪》的文章。对该片给予高度的评价。迄今已有山东、湖南、广东以及京、津、沪、渝等29家省、  相似文献   

7.
“捂盖子”与“爆炸性新闻”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两个词往往有紧密的“连带关系”。换句话说,就是“捂盖子”,可以“捂”出“爆炸性新闻”。如若不信,请看事实。  相似文献   

8.
刘诚信 《唯实》2001,(1):70-71
唯实杂志拟于新世纪伊始 ,每期推出一位中青年杂文作家小辑 ,同时配发一篇评论。我以为此举颇有意义 ,不仅能向广大读者集中地提供一位杂文作家的代表作 ,且可促进杂文创作与评论之活跃。但当其责编张彦加同志向我约稿——要我写第一篇评论时 ,我的确有些踌躇 :这评论难写。难就难在当今的许多评论或序跋都写成了一味“捧场”和“唱赞歌”的应景式文字 ,“吹鼓手”式的个人作品评论多了 ,评论所处的位置也尴尬起来。好在 ,杂文的灵魂是批判精神 ,杂文作者最喜听真话 ,又因要评论的是相识十余年的铁志的作品 ,写起来不必有所顾忌 ,便应允下来…  相似文献   

9.
马河 《共产党人》2004,(3):54-55
如今社会给杂文家的评价太低,在文学界视为小儿科,在思想界视为异类,在主流群体中视为发泄的无聊。可就在这被排斥的氛围之下,独有广大的民众喜欢,为什么?自视为阳春白雪民众未必就接受,而下里巴人固然土,但他们更喜爱说或写真话的人。  相似文献   

10.
毛竹 《廉政瞭望》2012,(4):52-53
这些年来,曾经勤于“挑战”、乐于“应战”的韩寒似乎消停了不少。远离了与各种名人的“论战”,已近而立之年的他似乎也日渐趋于冷静、理智与平和。  相似文献   

11.
有一次,鲁迅和一位朋友在上海的街头散步,他们的身后总跟着一个探头深脑的家伙,从穿着打扮上来看,像个官商富豪家的子弟,但他的行动可疑、鬼鬼祟祟。  相似文献   

12.
李实 《奋斗》2002,(3):56-56
周武王姬发,是当时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他继承文王未竞事业,以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联合各部落,东向伐商纣王。统帅坚定.将军用命,士气高昂,以有道伐无道,长驱直入。商卒阵前倒戈。酒林肉池、美女如云的纣王,只好自毙。从而奠基了周朝数百年的封建统治。  相似文献   

13.
阿敏 《唯实》2003,(10):91-92
张扬恣肆的杂文读来适宜拍案 ,深意匣藏的杂文读来适宜把玩 ,而宋志坚的杂文读来只宜攥着拳头暗自喝彩。所有的褒义词都不足以准确彰显其手段运用之妙 ,淘尽词海 ,除了“刁钻”、“狡猾”四字 ,似乎其余皆难堪其任。黄苗子评画家韩羽时有一句话最是传神 :人老实 ,画不老实。“刁钻”与“狡猾” ,类乎其说。“刁钻”只要不与“古怪”相连 ,对杂文作者来讲 ,它就是一种境界 ,是才与识的外现。人们厌烦报刊上充斥的“大路货”文字 ,“大路货”的实质就是思想贫乏 ,把谁都能想得到、想得通 ,很是浅显的问题 ,正儿八经拿到版面上去议论 ,没法不烦…  相似文献   

14.
蒋光宇 《奋斗》2002,(4):56-56
昔一对夫妇,有三块饼,夫妇共分,各食一饼,还余一饼。共作约言:“若有语者,要不与饼。”有了这样约定,为争吃一饼,各不敢语。  相似文献   

15.
李君 《唯实》2001,(2):70-71
焦国标是中青年杂文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 ,他的杂文产量不能言多 ,从事杂文创作的时间亦不算长 ,但的的确确有一些篇章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强烈共鸣与深深青睐 ,并因此牢牢记住了焦国标这个名字。我便是这众多读者之一。杂文 ,贵在独立思考、独特发现 ;贵在嶙峋风骨、过人胆识 ;贵在常怀天下忧 ,敢为天下先。国标的杂文之所以能后来居上、脱颖而出盖源于此 ;而一些杂文作者经营多年杂文却无一篇足以让人铭记 ,亦源于不能如此。印象中 ,国标的不少杂文从极小的事件入手却能得到极大发现 ;从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却能看到极大的异常。…  相似文献   

16.
张心阳 《前线》2008,(5):56-56
朱铁志的“小人物系列”杂文是对杂文创作的大胆探索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丁华乾 《红岩春秋》2014,(10):79-79
正现今,杂文很不景气,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原因很复杂。一些地方的官员,把杂文当"杂音",这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悖论?我以为,这要从杂文的历史和功能两方面来找原因。从历史上看,以鲁迅杂文为典型,尽与政府唱反调、发"杂音",不是冷嘲,便是热讽,甚至于掷"匕首""投枪",搞得政府恨之入骨。好在这位旗手解放前就走了,解了国民党一大忧。到了解放后,共产党成了执政党,当然得吸取教训,引导和管控好舆论。首当其冲的就是写杂文的吴晗、邓拓、廖沫沙,还有一大批  相似文献   

18.
近期出版的《鲁迅杂文诗性品格研究》对鲁迅杂文的艺术品本质展开探讨,以其自成系统、深层掘进、新意彰显的特色,成为鲁迅杂文研究领域的一本好书。该书探寻了隐藏在"匕首投枪"功能作用背后的"释愤抒情"的主体意识。开展诗性精神、诗性创造、诗性渊源、诗性价值研究,说明了鲁迅杂文突破了古文的藩篱,完成了现代性的质变。  相似文献   

19.
刘成信 《唯实》2002,(12):81-83
作为杂文评论工作者、《杂文选刊》杂志的编者 ,我几乎每天、每月、每年在与身边的同事、各种座谈会、研讨会的与会者交谈杂文作家及其作品 ;同时 ,每与杂文作家、作者、杂文编辑及杂文读者通讯 ,也都离不开对一些杂文作家及其创作谈些个人的浅见与感受 ,就像朋友们说的那样 :不论是“写”还是“说” ,都离不开杂文。于是 ,日积月累 ,就形成许多不成形的“评点”。现根据朋友们的建议 ,稍加整理 ,收集于此 ,权作对杂文的学习、研究心得 ,并就教于各位杂文作家和读者朋友。顺序完全是根据资料的整理先后排列 ,无任何用意。魏明伦  他可谓两…  相似文献   

20.
学书感悟     
于书法,我不敢妄称自己为“家”,但确实有些爱好。在忙碌的政务之余,研墨展纸,提笔凝神,在一点一画中寻找愉悦,于潜心书艺时悟出一点学书之法,写来与初学书者共勉。循序渐进是一种有效的学书方法。其一般顺序是:先学楷书,后习行草或隶书;先临大楷,后写小楷和榜书;先专研一体,后博学诸家。楷书结构严谨,间架有明显规律;点画也较规格化,所以是习书基本功最适宜的书体。再由于书艺的各种用笔方法均在楷书中有所体现,且运笔和结构的基本法规也适用于行草书。行书较楷书流动感强,其点画变化极其丰富,结构又是简化、省略繁复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