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毅 《友声》2012,(2):25-27
<正>盛成,江苏仪征人。这位世纪老人,有着传奇的一生。他少年加入同盟会,经受过辛亥革命的洗礼,参加过"五四"运动,留法期间参与组建法国共产党,回国后投身抗日救亡活动,是一位民主革命斗士和坚定的爱国者。他出生汉学世家,受过佛学浸润,精通法文、英文,兼通德文、意大利文、希腊文、拉丁文和马来文等多种文字,  相似文献   

2.
王丰 《台声》2005,(8):88-88
翁泽生是台湾共产党组织的创建者和组织者之一,中国工人运动的重要活动家。他1903年10月14日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受辛亥革命影响,早在青少年时代就积极参加和组织了一系列抗日爱国活动,包括“太平公学事件”、“同窗会事  相似文献   

3.
法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存在近百年的政党,不论是面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无情蹂躏,还是法国右派政府的无情镇压,法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从“法国色彩的社会主义”到“新共产主义”再到“共产主义变革理论”,法国共产党一直在探求一条能够带领广大贫苦劳动人民走出困境的道路。依据法国共产党第37次代表大会,结合法国共产党第36次代表大会,通过对法国共产党关于法国社会的分析、法国发展进程总结的阐述、法国共产党前进道路上所面临的挑战等,有助于全面系统地认识法国共产党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法国共产党与社会党的“法国式的社会主义”之比较林建华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使包括西欧在内的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遭到空前的挫折。法国共产党也因此而承受了莫大的压力,其“法国式的社会主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995年爱丽舍宫的易主和199...  相似文献   

5.
李周 《理论月刊》2006,(3):145-147
法国社会的高度文明与深刻危机,为法国共产党“新共产主义”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十年中,法国共产党“新共产主义”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完善。它在三个方面应该得到肯定:法国共产党客观务实的对待历史和现实难题;传承和发展了法国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具有创新的活力。它提供了欧洲社会主义运动振兴发展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6.
法国共产党是当代法国的参政大党,也是欧洲少数几个坚持共产党称号和共产主义目标的共产党中的第一大党。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探索法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到70年代提出建设“法国色彩  相似文献   

7.
1994年4月,罗贝尔·于在法国共产党第二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接替乔治·马歇出任法共全国书记。罗贝尔·于上任后,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巨大变化,对马歇主张的“法国色彩的社会主义”提出质疑,大力强调加快法共在政策上和意识形态上改革的步伐,提出了“超越资本主义”的新  相似文献   

8.
一、美国工人运动情况分析美国工人运动在20世纪前半期是十分活跃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自50年代搞麦卡锡主义以来,美国政府对工人运动和左翼势力采取高压政策,工人运动处于低潮,至今还未摆脱其影响。但近年来美国工人罢工、游行抗议活动不断,有的规模还相当大,出现了工人运动复苏的迹象。最大的一次工人运动,就是不久前在西雅图发生的、有5万多名工会会员及其同盟参加的游行抗议活动。这次行动震撼之大,影响之广,不论是朋友还是敌人,“至今都仍在讨论‘西雅图之战”’,“数百万人的希望已经被这种抗议行动激起”。“西雅图事件…  相似文献   

9.
法国全国科学研究中心的学者弗朗索瓦·普拉托内和让·朗热2000年1月发表文章,披露了1998年上半年对法国共产党党员的调查结果:80%的党员把“国际主义”看作是现实的需要;86%的党员赞同“反对帝国主义”;88%的党员赞成“阶级斗争”的提法;70%的党员赞成“生产资料的社会化”;79%的党员认为“只要真正去做,就能改变国家的面貌”;82%的党员认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一种进步因素”;49%的党员认为法共是“革命的党”,40%的法共成员不这样评价。(据2000年1月15日法国《世界报》文章)法国共…  相似文献   

10.
1 法国共产党对法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早在1946年原法共总书记多列士在答《泰晤士报》记者问时,就提出法国人民可以考虑通过不同于俄国共产党人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多列士这句话就有从法国实际情况出发探索“法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萌芽。因为这时法共已参政。他们在联合政府中,同社会党人以及其他反纳粹力量进行了合作。由于这些原因他们开始设想是否可能用民主的办法过渡到社会主  相似文献   

11.
1991年10月15日至19日,中国史学会和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在辛亥首义之地——武昌隆重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是全国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活动的组成部分。会议的主题是:“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提交大会的论文百余篇。应邀出席学术讨论会的有来自海峡两岸、香港地区的中国学者和美国、日本、德国、南朝鲜的学者共110多人。其中,年龄最大的学者76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刘大年),年龄最小的学者27岁(日本东京大学博士生李培德)。参加辛亥首义的百岁老人喻育之及辛亥首义志士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自从1844年8月28日在法国巴黎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见之后,他们不仅创造了学术编年史上的神话,更为重要的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与世界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使其成为世界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指南,而且改变了世界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方向和进程。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学术思想合作和交流,孕育了他们在人类编年史上的“传奇友谊”,不仅是人类认识历史上伟大的革命性变革,而且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孙中山先生“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碎,死而后已”,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1961年,董必武同志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海外华侨是辛亥革命的强有力的支持者”,海外华侨“对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不仅从经济上给予帮助,而且积极参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差不多三分之一是华侨。他们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是全体爱国华侨的光荣”。在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之际,我们又一次学习与领会老一辈无  相似文献   

14.
李士豪是农工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杰出的领导人,从青年时代就积极参加爱国学生活动,接受进步思想,五四运动期间是绍兴的学生领袖,大革命时期到广东参加北伐,任国民党中央工人部组织科主任,和刘少奇、吴玉章、方志敏等共产党人一起从事工人运动,并从中受到很大影响,写了许多有关工人运动和争取工人权利的文章。大革命失败后,李士豪到达上海,他坚持国民党左派的立场,经季方介绍参加了农工党的前身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追随邓演达进行反蒋活动。这是他在上海革命工作的第一个时期,当时革命处于低潮,有些人退出了革命队伍,有些人沦为反革命…  相似文献   

15.
<正>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很早就开始对农民问题有所关注。陈独秀是中共早期杰出的农民运动理论家,他非常重视农民问题,较早的把农民纳入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视野,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社会状况和农民问题,将农民参加作为中国革命的出路。一、陈独秀是较早思考农民问题的共产党人之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中心工作是开展工人运动。当全党普遍重视工人运动  相似文献   

16.
韩继民 《春秋》2017,(1):4-9
“铁路大厂”是济南市民的冠名,一叫就是百年。它现在的名称是“中国北车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铁路大厂”始建于1910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是山东省企业党的活动和工人运动的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7.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读书活动 ,早在赴法勤工俭学生中间开始了。旅法共产党和少共的组织成立以后 ,这一学习活动 ,更进一步地开展起来。邓小平旅法之所以能加入党团组织 ,成长为一位马克思主义的爱国者 ,最根本的原因是 ,他能够努力学习马列著作 ,首先从思想上达到了团员和党员的标准 ,正像邓小平所说的那样 :是 :接受了一点关于社会主义尤其是共产主义的智识勤工俭学生一到法国 ,就开始了学习马列著作的读书活动 ,他们叫作“学习运动”。1920年8月 ,蔡和森、蔡畅、向警予等人到了蒙达尼 ,学习了法国工人运动的历史 ,用法国30年的实践 ,…  相似文献   

18.
三、欧洲“社会民主主义”和德国工人运动的情况会上,德国学者弗里嘉·豪格和奥地利学者瓦尔特劳掩乌尔班分析了以布莱尔、斯罗德为代表的“第三条道路”或“新中间派”兴起的社会基础与影响。他们认为,1989年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瓦解和新自由主义的扩张,给欧洲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产生了极少数非常富有、享有特权的阶层与大量失业者和贫民。特别是保守主义政党执掌政府,经营新自由主义经济,削减福利和其它保障十年之后,人民的不满使社会民主党人在法国、英国、德国等欧洲主要国家重新上台执政。他们是仿效美国制造美好生活的形…  相似文献   

19.
刘智伦 《台声》2001,(10):12-14
今年是辛亥革命90周年,发生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由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场伟大革命运动,这场运动彻底推翻中国2000年封建帝制,以“光复中华”为内容的民主民族革命思想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在这场伟大革命运动中,有许多历史史料证明,台湾是我国受辛亥革命影响非常深刻的地区之一。今天,回眸台湾人民在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响应和参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开展波澜壮阔、前仆后继的“台湾光复归中华”民族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对于我们了解台湾人民“爱中华、爱祖国”的光荣历史传统,进一步推动和平统一大业进程…  相似文献   

20.
第二十二届工人运动史学者林茨国际会议,于1986年9月9日至12日在奥地利的林茨市召开,三十六个国家的一百五十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以江流为团长的中央党校五人代表团出席会议并积极参加了学术交流。本届会议讨论两个专题,一是工人流动与工人运动问题;二是三十年代法国、西班牙和智利的人民阵线问题。现将会议的学术观点综述如下: 工人流动与工人运动问题与会代表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和描述了工人流动的历史状况。其中,从地理上,包括大西洋经济区的流动,东欧、亚洲及其他地区的流动;从时间上,包括资本主义形成初期的流动,工业化时期的流动,以及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流动。代表们的研究成果表明,工人流动是工人阶级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它对于工人队伍的构成和变化,对于认识工人阶级的基本状况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探讨这个学术界曾长期被忽视的问题,不仅有助于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