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垦区短波     
今春,一种新型蔬菜——食用仙人掌在三十团九连承包大户张淑琴的承包地里引种成功,目前长势良好。 随着团场土地承包长期固定,特别是一系列租赁承包优惠政策出台后,极大地提高了职工词整种植结构的  相似文献   

2.
“不管什么事,只要你努力去做了,总会有回报。”2007年元旦前夕,家住农二师三○团九连承包户吴加会笑眯眯地对记者说。吴加会承包的74亩甜高粱,获得了亩产9.3吨的好收成,成了全团饲草种植状元,年纯收入8万元。  相似文献   

3.
近日,农二师三○团九连关于自用地发包的5条提案在职工代表议事会上通过。它被职工称之为"阳光议事"。由于以前连队自用地为指定人承包,加之利费和个人承包金不公开、不透明,职工意见很大。今年初,在连支部的督导下,连工会通过"收集意见确立议题,初步研讨拟定方案,征求意见完善方案,再次讨论确定方  相似文献   

4.
这两天,农二师三○团四连职工王某,越想越后悔,自己享受国家税费改革政策拿到手的钱还没焐热,却因酒醉行凶,赔了个精光。王某是前几年从内地来三○团承包土地的新职工。年前,该团给  相似文献   

5.
在农二师三○团.朱海可是一位名人,他脑子活、办法多、人勤快,近年来, 集承包土地、发展养殖、承包工程为一身.年均收入都在十几万元以上.成为全团有名的致富能手。朱海是1991年来到三○团十连的。  相似文献   

6.
一个普普通通、名不见虚传的川女,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一无所有到百万富翁,成为全团数一数二的科技致富带头人,她就是二师二十九团九连女职工张晓梅。2003年,该团九连土地大面积无人承包,一直依靠养猪过日子的张晓梅,在和丈夫商量后,向连队领导和亲戚朋友借资30万元,大胆承包租赁了九连800多亩土地,原本希望依靠承包土地致富,没想到,由于土地盐碱重,出苗差,又不懂种植技术,加上一下子承包土地太多,管理人手少,经验不足,水  相似文献   

7.
农二师二十九团园九连胡荣榜,是种植果园和温室大棚的高手,同时也是助人为乐的热心人。1998年2月,胡荣榜到园九连承包了19亩果园,从未接触过果树的她,一切都从零开始。她不仅购买了果树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书籍,而且在管理过程中,边看书边向能人求教,很快她就成为各个方面技术熟练的"高手",2002年纯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在农二师三○团有这样一大批女 性,她们紧紧抓住团场改革的机遇,用自 己勤劳的双手,谱写了一曲现代女性自 强不息之歌。 李瑞云--扎根边疆终不悔 就要步入不惑之年的李瑞云是1995 年参加工作的。那一年她和丈夫一起从 河南到农二师三○团八连探亲。一到这 里,她就深深地被团场人的热情、豪爽性 格所吸引,便动员丈夫和自己一道参加 了团场的土地承包。2000年,她积极响应 团场号召,两费自理承包了120亩土地。  相似文献   

9.
今年41岁的徐玲是四师六十一团农九连的一名普通女工,近几年她和丈夫王旨斌一起种植了11座温室大棚和10亩果园,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成为科技致富女能人. 2003年徐玲夫妇承包了10亩果园,他们深知科技是致富能"金钥匙",于是夫妻俩年年都积极参加团、连举办的科技培训,迹多次到周边的兄弟团场观摩、学习,逐步积累了丰富的果园管理知识和科学技术.2006年,徐玲在果树行里套栽了四季草莓,在她的精打细算和精心管理下,果园每年收入5万元以上. 2010年对于徐玲来说,是富有挑战的一年.六十一团大力推广设施农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职工承包温室大棚.徐玲的心动了,立即和丈夫商量抓住这次机会,决定拿出所有的积蓄承包11个大棚,向种植大棚的目标迈出第一步.  相似文献   

10.
妇女天地     
兵团妇联主席龚继军到农二师调研6月7~8日,兵团妇联主席龚继军在农二师党委常委、副政委梅桂萍和农二师工会主席齐新平等陪同下,来到农二师二十一团、二十五团、二十七团和三○团,围绕妇联工作和工会工作开展调研。在二十一团四连,龚主席参观了女职工方雅丽承包的红辣椒丰产攻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农二师三○团六连连务公开栏事项刚刚上墙,就被几名职工群众围住了。职工刘秀娥说:"今年公开的内容多,还很详细,就连干部家属承包土地的情况都一一公布了出来……"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45岁的张晓梅,从四川老家来到二师二十九团九连,扎根团场一干就是25年,她依靠勤劳苦干、诚实守信走上了一条致富的道路,并以帮助他人而体现人生的快乐。初来团场工作的张晓梅一贫如洗,她一边工作,一边靠打短工,省吃俭用节约了一点积蓄。利用手中仅有的3万元,盖起了简易的猪圈,喂养了6头母猪。靠着几头母猪不断繁殖,张晓梅的养猪事业像滚雪球一样逐渐壮大起来,规模逐年扩大,收入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2004年,团场实行土地租赁承包,连队有800多亩土地无人承包,张晓梅和丈夫一商量,卖掉了猪圈,又向亲戚借了20万元承包了连队无人问津的土地。本想在土地上大干  相似文献   

13.
周琼珍是八十六团的一名女职工。2001年,她种植170亩棉花收入2.5万元;发展3.5亩大棚蔬菜,收入1.2万元;饲养5头母猪,收入3500元;栽培花卉收入2000元。她靠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走上了一条致富路。 1996年,她随丈夫从甘肃来到八十六团,团场两费自理、租赁承包深深吸引了她。当年,她承包了30亩棉花,从备耕一开始,她就像个陀螺一样飞速地旋转起来。她勤学好问,吃苦耐劳,从播种、放苗、田管到病虫害的防治,项项措施落实到位。通过  相似文献   

14.
令9岁的亚辉和4岁的亚鹏哥俩激动不已的是:终于有了一个梦寐以求而父母却一直没钱给自己买的学习机,这是他们最爱的苏阿姨送的。 亚辉和亚鹏的父母都是农二师三十团九连的职工,由于刚从老家来没几年,承包经营不善,经济十分困难。2002年,与九连挂钩的团副政委、团工会主席苏虹云了解到他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妈妈,母亲节快到了,我不能回家陪你过节了,你一定要把我买给你的衣服穿上哦!"母亲节这天,家住农二师三十团二连的退休职工张淑贞一大早就接到大女儿的电话,她开心地笑了。  相似文献   

16.
他恋着故土     
今年元月16日,农二师三○团工会收到了一张从湖北省武汉市汇来的一张600 元人民币现金支票。并附短信:“我以一个曾是工会干部的情怀,对原基建连的贫困职工王明惠、魏一建、伊卫东3家表示一点爱意和节日问候!”当团工会的同志们得  相似文献   

17.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也许不相信,在遥远的西北边陲,在库尔勒市郊的农二师三○团九连承包大户樊金洪的“樊家庄园”里生长着一株株原本只有在南方才能见到的冬青树、小叶针、塔树、刺柏、食用仙人掌和甘蔗苗。 很小的时候,樊金洪就十分喜欢绿树碧草,向往自己能永远生活在一个绿树成荫、山青水秀的地方。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期,樊金洪下海经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抱了20多年“铁饭碗”的苏丽娜,2001年在农五师八十一团十连承包种植207亩棉花,获取75吨籽棉的高产,谱写了人生壮丽的篇章。 现年43岁的苏丽娜,原是博州粮食分局第二粮店的开票员。1999年她被分流到单位家属院看管门户后,便萌发了干一番事业的念头。于是,在2000年,她让母亲和丈夫帮助看管护理家属院,独身一人到八十一团十连承包种植100亩棉花。她住在离连队2公里的地头井房旁低矮的棚子里,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经播种、抗灾、田管、采摘、交售,100亩棉  相似文献   

19.
提起农二师三十六团林园连职工宋建新来,几乎人人皆知,个个夸他能干,他依靠种植米兰特色红枣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他多年形成的“以草养牧、以牧促果、果牧并举”的种养模式成为果园发展的典范。宋建新与妻子1994年来到三十六团打工。1997年,该团对果农实行租赁承包,经人介绍他来到该团林园连承包了别人不愿承包的29亩红枣园。1998年,在单位技术员的指导下,他懂得要想使枣园增加产量,必须加大肥力投入和科学管理。他狠下决心,四处筹借资金,购买了几千元钱的有机肥与化肥,按技术要求加强树体管理和肥水灌溉。功夫不负有心人,2001年,枣园大量挂果,当年盈利了近万元。  相似文献   

20.
正7月5日,四师七十一团九连在民族传统节日肉孜节来临之际,组织义务志愿者10余人,帮助九连少数民族孤寡老人哈迪萨家修缮房屋。哈迪撒汉是九连少数民族孤寡老人,丈夫和儿子、儿媳妇都陆陆续续去世,这对本身生活困难的家庭带来了很大的不幸,连工会、妇联得知她家房屋年久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