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2 毫秒
1.
朱岩 《求贤》2011,(11):1-1
识人选人,历来不易。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关键是要不断完善“德”的评价标准,全面把握干部德才表现,提高辨德识才水平。换届考察中,重点是要坚持“八看”:  相似文献   

2.
正陈云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时,强调按德才兼备的标准选用干部,并且把德放在第一位。他指出: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反对只顾才不顾德,也反对只顾德不顾才。才德应该是统一的。才,不是空才;德,也不是空德。用五湖四海,是讲从哪个地域、哪个范围选人用人的问题。用德才兼备是讲选人用人的标准,即:选用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陈云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时,强调按德才兼备的标准选用干部,并且把德放在第一位。他指出:"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反对只顾才不顾德,也反对只顾德不顾才。才德应该是统一的。才,不是空才;德,也不是空德。考察一个干部的才和德,主要应看其在完成任务中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提出,加快干部制度改革步伐,要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近年来,东营市围绕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把握德与才的关系,明确干部“上”与“下”的标准。干部“上”还是“下”,根本的要看是否德才兼备。干部的德与才,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不同内涵。我们根据新形势下干部德才的特点,对干部“上”和“下”的标准进行了细化,坚持做  相似文献   

4.
干部考察工作是客观、全面、正确地评价干部的重要手段,是各级领导机关选才、用人的重要环节。如何做好干部考察工作,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把握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试就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指导干部考察工作谈点粗浅认识。一、坚持主要矛盾的观点,把德的考察落到实处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一向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新时期,党中央又提出了干部队伍要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这是新形势下德才标准的具体化和新的发展,我们必须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方针,按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把干部的“四化”方针看作是一个互相联系的统一体。革命化就是德要好;知识化、专业化是对才的要求;年轻  相似文献   

5.
看政绩用干部,是由党的干部路线决定的,也是新时期选拔任用干部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衡量干部的德和才,主要看在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中的表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成绩突出、群众信任的干部要委以重任.”作为组织部门,坚决贯彻十四大精神,认真研究考察干部政绩问题,真正做到看政绩用干部,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政绩是干部德才素质的载体,是干部运用自身的德才素质能动的作用于客观世界的结果.干部在一段时期内的政绩,是由若干个工作片断和成效综合而成的,它不仅取决于干部自身德才素质和主观努力,还受时间、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要对干部政绩进行深层次、多方位的研究以提高政绩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考察工作的失误和偏差.  相似文献   

6.
政绩是干部德才素质、思想作风、工作能力的综合反映,是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是评价、选拔与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科学考核干部的政绩,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做到“四重四看”。 一、注重干部所创政绩的“客观性”,看政绩是否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政绩。政绩是干部德、能、勤等要素在实践上的物化反映,是干部在实践中不断拼搏奋斗、真抓实干获得的,具有明显的客观性,但有些干部的“政绩”不是来自于实践,而是吹出来的,编出来的,是空  相似文献   

7.
田月华 《党课》2012,(14):64-64
选拔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如何进行官德考核应探索新路,全面、准确地考核干部是用好干部的前提,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侧重于干部在单位的工作表现而忽视干部在单位以外的其他方面的表现,形成了干部考核的“盲区”。突出表现在对干部的情趣爱好、交际圈子、家庭情况没有准确的把握,造成干部官德的先天缺陷,影响了干部德才情况的全面考核和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正确地选拔、使用干部,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使党的干部队伍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必须坚持“三个结合”。一、坚持“德才杯准”与“群众公认”相结合选拔、使用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有德无才,胸无大志,工作平庸,在改革中难负重任,难创大业,不是真正的“有德”;有才无德,以权谋私,腐化变质,其结果是祸国殃民,不是真正的“有才”。所以,在选人用人上,只看到“才”的一面,忽视“德”的一面;或者只看到“德”的~面,而忽视“才”的一面,都是错误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对一个干部德才、政绩的…  相似文献   

9.
程曙 《当代党员》2010,(7):53-54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是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原则和重要标尺。如何在选人用人中真正把握德的内涵,公道正派地识别领导干部之德,切实把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出来、使用起来,我认为要做到“四看”。  相似文献   

10.
崔玉国 《新长征》2010,(6):64-64
政绩是领导干部德才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人民群众评价干部的基本尺度,也是组织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客观真实地反映和衡量一个领导干部的政绩并非易事,因为政绩既具有客观实在性,更具有复杂多样性。在实践中,要客观全面地考核政绩,使考察结果充分反映干部的真实情况,笔者认为,应做到“四看”、“四防”。  相似文献   

11.
看政绩用干部是坚持德才标准的本质要求贾志义德才兼备历来是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原则。其显著特点就是把坚定的政治方向、高强的工作能力和显著的工作实绩有机地统一起来。德才标准的本质要求是不变的,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相似文献   

12.
李国良  李玮 《学习月刊》2012,(10):87-8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明确要求“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干部的“德”.关系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事关党的形象威信和事业成败。科学认识、考察、评价和切实加强干部“德”的建设.对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政绩是领导干部德才素质的综合体现。全面准确地考察领导干部,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的工作政绩,对于合理使用干部是非常重要的。认真研究考察干部政绩,真正做到看政绩用干部,是干部考察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政绩有虚与实的区别,比如,有的领导干部为了“突出”政绩,不惜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而有的干部坚持实事求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有“水份”的政绩和实实在在的政绩摆在一起,前者可能更让人一时眩目。另外,政绩还有显与潜的区别。由于工作岗位、职责、性质的不同,有的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实施了很多有形的建设项目,人们一看  相似文献   

14.
德才兼备原则是党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德才兼备原则与“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一致性。只有德才兼备,才能实现“三个有利于”标准;只有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才是真正的德才兼备。坚持德才兼备原则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统一,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必然选择。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顺利贯彻执行,要求党的组织路线在选拔任用干部上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德才兼备是党对干部的全面要求。德,主要是对干部思想政治和作风方面的要求;才,主要是对干部能力和水…  相似文献   

15.
干部政绩是干部德才素质的综合体现,是选拔任用干部的主要标准和重要依据。揖好干部政绩考察,关键要把握好一条基本原则,突出六个重点环节,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坚持全面、真实、准确、有效的原则。要通过考察,掌握真实情况,找准存在的问题,否则,对干部的德才表现把握不准,实绩不实,就无法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依据,就会导致选人不准、用人失察等问题的发生。同时,考察干部政绩还要注意实效性,要通过考察,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在广大干部中倡导一种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导他们自觉端正价值取向,说实话,鼓实劲,办实事,讲实效,踏踏实实地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组织和群众的认可。“六个重点环节”。一是建立干部实  相似文献   

16.
现代领导科学认为:实绩是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客观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实绩一f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客观环境)。这一公式科学地表示了丰富的领导工作内涵,也反映了德才素质考核与工作实绩考核二者的关系Q一、德才素质考核与工作实绩考核是相巨联系的。我们说德才是干部的本质,这里的“德”不是空德,“才”也不是空才,德才素质必然要反映在干部的工作实绩中;工作实绩是领导者在被领导者、群体目标、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开展领导工作的过程与结果,是德才素质的物化形态与客观反映。这就是说,德才素质与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干部工作中的选人用人问题上,常常出理两面三刀种偏向:一是对干部标准中的“德”与“才”的具体要求的理解和把握上有偏差,或以偏概全而导致“因小过而斩大将”,或求全责备而贻误用人时机,埋没人才.二是在干部标准中的“德”与“才” 的关系上,或只讲德,不讲才;或只讲才,不讲德,把二者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因而导致选人不准,用人不当.这两种偏向都是没有坚持好干部标准中的“德”与“才” 的辩证统一,没有把握好“德”与“才”的具体要求的表现.干部标准中的“德” 与“才” 的具体要求,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会有不同内涵,但“德”与  相似文献   

18.
德为才之帅     
正德与才内在地结合在一起,难以绝对分开,不能孤立地考察和评价。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标准。在1938年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在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德才兼备的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干部的标准,大的方面说,就是德才兼备。好干部的标准又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历史时期,对干部德才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革命战争年代,对党忠诚、英勇善战、无畏牺牲的干部就是好干  相似文献   

19.
看清人、识准人,才能选好人、用对人。深入甄别、准确鉴定干部德才表现,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前提。干部提拔前,必须多方面了解、多渠道考察、多侧面审视,全面准确掌握干部情况。其中之一,就是要由职能部门对其进行"廉政体检"。"廉政体检"为考察干部德才表现架起了  相似文献   

20.
看清人、识准人,才能选好人、用对人。深入甄别、准确鉴定干部德才表现,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前提。干部提拔前,必须多方面了解、多渠道考察、多侧面审视,全面准确掌握干部情况。其中之一,就是要由职能部门对其进行"廉政体检"。"廉政体检"为考察干部德才表现架起了"探测器"。通过各种渠道考察了解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情况,是落实党的干部路线和选人用人标准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