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钱再见 《唯实》2013,(2):88-91
"阳光政府"理念是随着公民权利诉求的不断增强和政治民主化浪潮的推进而逐步确立的。所谓"阳光政府",也就是"透明的政府",即信息公开、过程透明和公众参与的政府。在阳光政府中,公民有知晓政府信息的权利,同时政府有应公民要求公开相关信息的义务,因而公开性与开放性是阳光政府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公民行政参与是民主行政的具体体现和基本保证,这种行政参与是建立良性的公民与政府关系的重要渠道。目前。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低下,建设服务型政府所面临的主要环境具有特殊性,许多行政人员都具有维护单位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内在动力,而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就促使我国必须建设地方服务型政府。为此,要加强对公民的教育,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增强公民的参与能力;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工程;健全和完善公民参与系统,使公民能够合法地参与行政管理过程;培育公民社会,鼓励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形成组织化的公众参与;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设,构建电子化地方政府,积极拓展公民参与的渠道;营造有利于公众行政参与的文化氛围,着力改变官僚行政文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公民行政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即公民行政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本质,公民行政参与是民主行政的核心内容,公民行政参与是政府治理的必要条件,公民行政参与是新公共服务的价值诉求.我国公民行政参与的主要途径和形式表现在:基层群众自治中的公民参与;以实现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为核心的公共决策参与;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公共服务与公共品供给中的公民参与.契合我国国情的公民行政参与的途径与模式主要有:培育"公民意识",提升公民行政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完善公民行政参与的制度设计,推进公民行政参与的有序化;创新公民行政参与机制,实现公民行政参与的有效化;促进公民行政参与的组织化,提升公民行政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4.
政府信息公开作为现代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政治文明和公民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质是促使公共信息资源使用权向社会回归。在这个过程中,公开信息的动力和阻力并存,共同作用于政府,构成了一个以政府为受力点,动力和阻力相互博弈的力场。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力场转换,必须深化体制改革,推进机制创新,强化社会监督,抑制政府的自利倾向,实现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均衡博弈。  相似文献   

5.
公开政府预算信息,打破政府对预算信息的垄断,是现代民主国家保障公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应有之义,也是打造“阳光政府”的必由之路。我国预算公开制度尚不成熟,需要采取政府信息公开文化建设、公开预算内容“平民化”、强化人大预算监督以及推进财政电子政务的发展等策略,以加强制度建设,突破现实公共预算公开中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政府信息公开是公民实现宪法权利的保障,也是监督政府依法执政的基础,是公民知情权的体现。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有利于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化,增强政府管理及政府间的透明度;有利于建设一个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政府,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有利于广大公民参政议政,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提升政治文明。图书馆是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与出版发行、大众传媒等机构共同承担着各类信息的传播任务,也是提供政府文献信息的重要职能部门,在政府信息公开化过程中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朱德米 《探索》2012,(4):57-62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在实践中对社会矛盾进行源头治理的新创举,它是指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规划、重大项目建设、重大政策制定、重大改革等,决策前需要对可能存在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促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安排有效地发挥功能并使之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需要开发其民主功能。在公共决策过程中通过推进公民参与、转化公民立场来促进决策过程向透明、包容、公开、协商等方向发展。而公民参与体现在信息公开、在场、发出声音、同意等层次。维稳与维权、社会管理与民主建设、强有力的政府和积极的公民参与能够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诠释中国发展道路的"特色"意义。  相似文献   

8.
政府机构改革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公民社会是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政府机构改革和公民社会建设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都受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程度的影响。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呼唤公民社会进程的加速发展,而公民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9.
11月16日,人民日报刊载了文章《让公民“说话”更畅通》,其中谈到政府应尊重公民说话的权利,让公民在表达和参与中实现其利益诉求,让接受监督成为政府的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10.
政府的职能定位以及环境权益在公民各项权益中所处的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地位,使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成为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重大职责。只有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五位一体"的整体建设,推进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五位一体"的整体文明建设,切实保障公民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和环境权益等"五位一体"的整体权益,才能推进中国的整体现代化并走向环境安全型的可持续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11.
培育公民社会、提高政府服务意识、规范政府行为和推进政务公开是改善政府形象、增强政府信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移动网络政治参与的出现,为培育和提高公民民主意识提供了新的平台,为营造符合现代民主诉求的政治文化提供了新的路径。但在现实中仍存在制度缺失、公民参与的代表性差、公民参与能力不足等问题,阻碍其转换为常态性的政治行为,需要公民自身的努力、政府的管理和社会的引导。其中制度建设、政治参与能力的培养、道德伦理环境的构建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明确现代政府的价值诉求是建设现代政府的前提和基础。从政治认同的视角来看,现代政府的基本价值诉求为服务、公开、绩效和责任。当代中国转型时期现代政府建设必须强化政府理念的服务性、增加政府行为的公开性、注重政府能力的绩效性和增强政府履职的责任性。  相似文献   

14.
林婷 《理论研究》2008,(2):33-36
政务公开制度的建立与公共治理模式是相型相构的,它们同为“现代性”事件,在思维方式、功能原则上也具有一致性,因此,实现政务公开必须转变政府治理方式。同时,从效应上阐释,政务公开制度通过扩大公共参与促成公民社会,提高公共权力运作的透明度,实现公共管理的公正性,重塑政府权威的合法性,最终有利于公共治理模式的转型。目前我国在实践中对政务公开制度的建设还面临许多问题,政务公开法制化缺失、政府义务性缺失、公民权力意识的淡薄均会对公共治理中政务公开制度的完善造成阻碍。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建立与公共精神的培育等不失为促进二者发展与完善的、具前瞻性也更具现实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新兴的反腐败工具,互联网技术已经参与到世界范围的反腐败斗争之中,大大提高了各国政府与公民社会预防腐败的科技含量。党和政府对互联网络的重视推动了网络技术在我国廉政建设领域中的应用,当前应当在吸收国外利用网络反腐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以互联网为工具的廉洁教育模式、信息公开模式、社会参与模式、流程监控模式等问题进行研究,以推进信息时代的反腐败工作。  相似文献   

16.
知情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充分保障知情权对于全面推进法治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与实践,构成公民知情权实现的重要路径。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建设,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仍存在问题与困境。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使其更好地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公民社会理论发生并成长于西方社会,长期为西方学术界所重视。上世纪中国从西方引进了这个理论,并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而使其得到迅速发展。公民社会的价值蕴涵,使之成为政府治理进程中应然的价值目标被确立起来,从而实现了公民社会发展与政府治理改革的历史耦合,实现了公民社会发展的实然性与应然性的统一。新时期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政府治理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鞠连和 《新长征》2006,(12):22-23
政务公开是指为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公共管理的主体必须依法向社会公开一切不涉及国家安全、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务信息。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务公开是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9.
政府承担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是维护公民生命健康权、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需要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屡被媒体曝光,反映出食品安全中政府监管责任的缺失,主要表现为规范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责任缺失,实施监管执法的责任缺失,推进信息公开的责任缺失,进行诚信宣传教育的责任缺失。因此,强化我国食品安全中政府监管责任,必须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强化食品安全执法责任,构建透明公开的食品安全信息体系,不断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发展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诉求.政府在发展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主导优势.然而,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等弊病也影响到发展环境建设,因此,必须通过公民参与、政策工具、民主监督、绩效评估,社会管理等举措,连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凸显政府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