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面临诸多困难以及前所未有的挑战,亟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推动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对南京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座谈,分析当前民营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两个毫不动摇",连续就民营经济发展做出重要指示。民营经济是辽宁全面振兴的生力军,是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短板所在,发展不充分、质量不高的问题突出。为此,我们在全省对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其中的问题进行细致梳理,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9年12月4日)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企业在推动发展、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和扩大开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现就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4.
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要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注意高科技 下民营企业的价值延伸,拓宽贷款渠道,营造良好的法制市场大环境。  相似文献   

5.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民营经济效率、质量、动力变革的必然要求。当前制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有:民营经济人士创业创新的意识和动力不足,民营企业动员和整合社会资源进行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不足,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外部环境需持续优化。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人士要提振发展信心,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民营企业要不断提升调动和整合社会人才、资金、科技等的能力;政府及其部门要加大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帮扶力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辽宁经济形势异常严峻,到了"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民营经济作为辽宁经济的半壁江山,如何打破其发展瓶颈、激发其发展潜力,对于推动辽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改变辽宁经济现有形势,补齐经济发展短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打破"投资不过山海关"魔咒,推动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应有之义。本文以辽宁省凌源市为例,通过分析现阶段县域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探索如何打造综合性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助推县域民营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面临新的困境,内生创新动力不足、产业布局不合理、融资难、融资贵、营商环境亟待改善、民营企业准入门槛高等阻碍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困点难点问题逐步显现。推进新时代我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引导企业转型升级;还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门槛、提高政府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全面振兴辽宁面临新情况和新挑战。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不足,民营企业发展软环境不完善。要注重把优化环境问题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坚持从构建良好的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入手,努力用良好的从政环境来助推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9.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在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国民营经济仍面临着发展增速趋缓、投资意愿走低,企业家信心不足、创业创新动力不强,以及民间投资“造血还债”能力下降等现实困境。民营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需全面依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民营企业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构建“亲企清政”的新型政商关系;做好思想引导,促使企业家坚定理想信念,发扬企业家精神和顽强生命力,全面推进民营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运城市把民营经济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使民营企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 ,经济份额不断增强 ,实现了民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是运城市不断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舆论环境 ,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发展的人才环境 ,不断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的结果 ,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辽宁经济的全面振兴,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辽宁民营企业需要通过开展党的建设工作激发创业创新的活力。辽宁应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难题,为民企开展党建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让民企的党组织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真正有助于企业的生产发展,为辽宁经济的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辽宁民营经济规模小、产品老、融资难、生存难等问题,制约着辽宁在新一轮东北振兴中的前进步伐。辽宁民营企业的现实业绩因企业文化建设落后影响其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新一轮东北振兴与辽宁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互动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选择自觉、主动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生产经营同频共步的互动模式,是现代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002年以来,乐山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营造良好发展软环境、扎实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新跨越"的战略目标,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同经济建设有机结合,为乐山民营经济打造了良好的发展软环境,使民营经济得以迅猛发展。 2002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销售收入174.09亿元,占全市的71%,同比上年增长38.6%;工业增加值42.9亿元,占全市68.1%,同比上年增长39.9%;实现利税5.98亿元,占全市的65.7%,同比上年增长43%。全市21户重点优势企业中,民营企业有16户,而且占据了工业增加值排名的前5位。民营经济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日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传统体制与政策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存在市场准入、政策待遇、资金融通、法律保护等障碍。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体制改革与政策完善,应采取调整市场准入政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健全法规制度等一系列对策,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统一战线工作对于促进郑州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郑州市持续加强和改进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大大促进了郑州市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起点之年,践行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的攻坚之年,加速郑州市经济社会恢复发展的重要时期,郑州市应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和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进一步促进郑州市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辽宁省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辽宁民营经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从战略全局的高度认识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民营企业这支有生力量,让民营经济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担当主力军。增强民营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工商联组织是连接政府与民营企业的桥梁与纽带、政府管理民营经济的主要助手。充分发挥辽宁基层工商联组织职能有利于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的发展,对引导企业家提振发展信心,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辽宁基层工商联组织当前工作情况,分析了制约基层组织开展工作的主要因素,并联系辽宁省实际情况从制度建设、工作效能及工作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贯彻云南省统战工作会议、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芒市工商联以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为抓手,认真学习全面推进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把民营企业的发展当作自己的事,把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通过开展“大走访、大调研、解难题”暖企行动、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梧桐树工程”等,联合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帮助民营企业解决一批实际困难和问题,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多措并举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推动全市民营经济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在当前国际环境深刻变化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江苏民营经济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应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引导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完善民营企业人才发展体制、解决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20.
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当前,民营企业党组织的信任建设面临许多不足之处:在意识形态性的信任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够明显;在制度性的信任上,民营企业从业人员的政策支持感不强;在个人性的信任上,党组织与职工群众的情感互动水平有待提高。必须紧紧围绕助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强化政策支持为重点,以党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建构为基础,以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为支撑,着力提高民营企业从业人员的组织支持感,构建民营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信任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