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凯 《小康》2023,(10):32-33
<正>传统制造业加快了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业内认为,数字化也将成传统中药产业转型的“药方”。统筹部署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中医药传承创新和现代化工程、中药质量提升及产业促进工程、中医药开放发展工程等试点工程,明确“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跃升……一系列举措表明,中医药学有了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2.
振兴中医药     
《小康》2023,(10):22-23
<正>博大精深的中医药,自古以来就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道不尽的生存智慧。从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中医药产业发展,到2020年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对中药新药研发提出新要求,2022年出台《“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再到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统筹部署8项重点工程26个建设项目,国家政策从鼓励中药创新、优化中药审评审批等方面着手,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杭政办函〔2023〕6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杭州市创建“浙江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3年1月11日杭州市创建“浙江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和国家、省、市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赵殿龙  王萍 《前进》2023,(1):61-62
<正>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一战略任务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也体现了党中央对卫生健康事业和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坚定不移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既是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要求,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歧黄之术,国之精粹。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首要是坚定发展中医药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  相似文献   

5.
正七大举措促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7月17日广西促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闻发布会为更好推动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今年4月12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健全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体系、发展中医药壮瑶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加强中医药壮瑶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等7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加快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的新举措。(本刊记者/熊春艳)  相似文献   

6.
孙媛媛 《小康》2023,(10):30-31
<正>在中医药行业前景广阔的背景下,赛道上的一些药企也开启了布局的新动作,以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攻占城池。近日,中医药行业多项利好政策频频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共包括“八大工程”及其保障措施,致力于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和促进力度,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而于2月25日举行的2023年全国中医药局长会议也吹响了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号角。  相似文献   

7.
《今日海南》2011,(10):4-4
9月17日上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海南省政府签署《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合作协议》,提出从7个方面扶持海南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建立和完善海南城乡中医药服务体系。在“十二五”期间,支持由海南省中医院牵头,建设海南省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并争取纳入国家有关专项建设规划;构建海南省东西南北中区域中医药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人才作为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核心力量,是实现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凝聚着中华民族宝贵的医药实践经验。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不仅可以推动中医药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的现代化建设,还能促进健康中国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要正视中医药人才培养、引进、管理、发展环节中存在的基本矛盾,实现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同舟共进》2012,(2):84-I0004
“振兴大南药”战略是广药集团2010年在国家原有对“南药”资源重视的基础上.以更广阔的视野提出的战略发展理念。该理念将“南药”从岭南的地域拓展到东南亚甚至非洲的一些植物药资源,力求通过对药材资源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不断提高其应用水平及能力,从而形成从中药材种植到中医药科研、生产、销售及临床应用等一系列科学协调的“大南药”发展体系,逐步形成广东“中医药强省建设”的龙头,乃至我国振兴中医药产业、中药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中药之道     
袁帅 《小康》2022,(4):52-55
随着中药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冠疫情影响的叠加效应,中医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和认可.从国家对中医药发展提出"守正创新"的倡导意见,到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再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中医药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相关法规也在不断调整完...  相似文献   

11.
赵海滨 《人民论坛》2023,(17):100-103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脚步的加快和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显得格外必要且日益紧迫。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文化符号。进入新时代,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取得了重大进展,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格局,但是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推进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顶层设计,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度,加大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策略和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世纪行》2017,(6)
<正>2017年5月24日,省政协主席张昌尔主持召开"促进中医药发展,助推健康湖北建设"月度协商座谈会,省政府副省长郭生练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肖旭明、秘书长翟天山等出席会议。会上,12位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就道地药材种植、做大做强中药企业、科技创新、医联体和民营中医院发展、荆楚中医药文化品牌建设等涉及中医药发展的重大问题发言,省卫计委等省直8个部门负责同志参会,与委员进行热烈互动,并回答网友关心的问题。委员们认为,促进我省中医药发展意义  相似文献   

13.
曹殿朋 《群众》2022,(9):58-5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中医强省。中医学科高质量发展是中医强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建设事关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向,事关能否把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这一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周新辉 《前沿》2005,3(9):25-27
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并作出了科学回答,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5.
<正>云政办发[2014]56号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滇中产业新区管委会,省直有关部门:《云南省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此件公开发布)云南省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为充分利用云南中医药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大中医药扶持力度,激发中医药发展活力和潜力,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推进中医药事业全面、持续、跨越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目标到2020年底,建立健全中医药发展机制,基本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和中医药继承创新体系,中医药队伍建设明显加强,中医药服务实现  相似文献   

16.
五年来,绍兴市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新进展、新成效。集中体现在关注民情、改善民生、发展民主、保障民安、促进民和等方面。并从中得到“五个始终”的重要启示。绍兴市在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中,赋予“枫桥经验”以“发展为先,力促稳定;民生为上,力推和谐”的新的时代内涵,体现出民主性、社会性、制度性、辩证性、创新性等鲜明的时代特征。进一步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在不断发展中破解一切涉稳问题;必须注重资源整合,在综合治理中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必须着眼基层基础,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取得实效;必须恪守民主法治,在依法治市中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在完善制度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7.
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考察时强调:"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这一重要指示,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以我为主、制定和推广中医药国际化标准、发挥其法规效用和自我约束作用、促进中医药与国际社会各方面的衔接和学术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推动中医药进一步走向世界,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认识“标准”和“标准化”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中,对标准所下的定义是:“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定义是:“得到一致(绝大多数)同意,并…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是最具我国民族特色和优势的生命科学。根据国内外中医药发展趋势,结合北京的优势和地位,为弘扬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发展,建议在首都构筑一座集医药博览、珍藏、民族文化、医疗、教育、研究、开发、交流、养生、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北京中医药文化科技城”,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医药文化圣城。一、中医药迎来走向世界的历史机遇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疾病谱和健康观念在发生变化。人们崇尚自然,关注天然药物,中医药学日益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欧美等发达国家也逐渐认识中医…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千百年来,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贡献,因而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信赖,中医药的历史功勋和作用是不容否定和抹煞的。最近,一些人在网络上掀起“取消中医”签名征集活动,个别专家学者把中医理论说成是“伪科学”。一时间,关于“中医存废”问题引起激烈争论。近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召开部分著名专家学者参加的座谈会,专门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中医药的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当然,我们也要正视中医药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大力加强中医药理论研究,善于吸收和引进现代医疗科学技术,努力实现中医药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为加强中医药的宣传,让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中医药,中华中医药学会在座谈会讨论的基础上,组织部分专家学者为本刊撰写了一组文章,现将这组文章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