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想上镇里公办幼儿园?"80平方米以上住房,一平方米都不能少"是硬指标。近日广东佛山一所公办幼儿园招生,市民遭遇"拼房"门槛。幼儿园和当地教育部门称:此举是"优先保障可以买得起80平方米住房的外来工需求"。虽然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有种种理由,但在笔者看来,把住房面积的多少作为招生准入的门槛,出台"拼房"入学的规定,不但很荒唐,而目有碍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2.
社会     
《台声》2018,(17)
正台湾大学考试入学分发放榜录取率创6年新低据台湾媒体8月7日报道,台湾"大学考试入学分发委员会"公布今年大学考试入学分发招生管道录取结果。今年的分发录取率为90.88%,创近6年新低。据"分发委员会"介绍,今年岛内共有63家院校参与招生,总招生名额4.263万个,4.4万多名考生参与登记,最后录取约4.3万人,分发录取率90.88%,创近6年新低。"分发委员会"分发组主任黄信复表示,今年最终的总招生名额比去年减少近一成,但今年报名考生比去年增加,  相似文献   

3.
王涛 《统一论坛》2001,(6):34-36
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台湾高等院校联合招生考试制度,在今年7月举行了最后一次联考后正式划上句号。从明年起,台湾将实行“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从此,岛内的教育生态必将产生新变化。  相似文献   

4.
在今年的高校新生录取过程中,广东、河南等地不少高校都发现了学生持从中介机构花数万元买来的录取通知书来报到的情况。9月13日,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文保分局宣布,伪造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影视工程学院入学通知书一案告破,四名犯罪嫌疑人落网。据初步调查,犯罪嫌疑人共发出伪造入学通知书1750份,骗取考生“学费”总计1550万元。这是武汉市近年来破获的最大一起招生诈骗案。去年以来,武汉市破获了12起招生诈骗案,涉及考生500余名,金额300多万元。而且这种诈骗活动屡出新招:伪造录取通知书,诱骗家长高价购买;开设假的学校网页,利用网络行骗;打着…  相似文献   

5.
最近,南昌迎来了新一轮小学入学潮,数万适龄儿童走进校园。与往年相比,该市今年严禁“幼升小”任何笔试、面试行为,取消面试,这意味着,对于自闭症等特殊儿童,校方再也无法在入学关卡将其挡在门外。  相似文献   

6.
陶盈竹 《小康》2006,(4):21-22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住房不仅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要素,更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小单元。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再到“居者优其屋”,每一个字的变化都是一次阶段性的飞跃。虽然本次居住小康指数得分有所提高,但是综合分析各项指标表明,中国的居住状况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8,(11)
正据台湾媒体报道,2018学年度台湾高校个人申请入学情况结果5月17日揭晓。今年招生缺额逾万个,每所学校都出现缺额,其中有7所高校缺额比率大于50%。台湾"大学甄选入学委员会"发布的结果显示,今年个人申请入学共有5.95万余个名额,7.78万余人报名,最后约4.66万人获分发,整体分发录取率为59.92%。  相似文献   

8.
今年全国高等教育本专科计划招生475万,招生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些年来,有的高校利用保送生、特长生、预科生等特殊招生形式,钻“机动名额”、“定向招生”、“自主招生”等招生录取政策的空子,在招生录取环节进行乱收费。"还有的高校从招录人员的确定、录取分数线的划定到选人提档,整个招生过程神秘莫测。一些高校关起门来,招生操作程序甚至全由几个人“承包”了,暗箱操作严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百年大计,招生政策中的任何不公,可能影响的是几十万、上百万学生的未来。"从严管理,公开透明,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确保高校招生…  相似文献   

9.
招生政策直接影响工农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从建国初期的向工农开门,到文革时期的推荐上大学,再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及至1990年代中期以来不同高等教育资源的按质论价,工农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相应地经历了由建国后的快速扩大,到1980年代的有所减少,再到目前的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占有相对减少的变化。这种入学机会的增减与国家招生政策及工农子女拥有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状况息息相关。可以通过制定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实行招生配额倾斜、进行适度补偿以及惩治招生腐败等公共政策,来控制和弱化代际因素对工农子女入学机会的不利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涉及到全社会成员的利益关系调整。各种改革的政策措施的出台,对人们思想和行为势必产生深刻的影响。1997年地方高校招生并轨制度的实施,使得报考军校热成为一大喜人景观。这“热”的背后,也必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入学动机。从我院对由地方高考入学的新生进行的调查和分析来看,新生的入学动机较以往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清点今年两会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有媒体定格“小康”。 的确,“小康”如今越来越深入人心,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和目标,“小康”引领着全国各族人民向前奋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奔小康,已经成为席卷中华大地的潮流。 全面建小康,体现在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在朱镕基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串串数字印证着这种发展和提升:从1997年到2002年的5  相似文献   

12.
文化与资讯     
《民主与法制》2014,(33):60-61
【疯狂学区房:135万买4.4平米】在北京,有人花135万买个4.4平米的房子,每平米将近31万,根本不能住,只为给孩子上学买个进门证。即便如此仍一房难求。各地房价出现环比下降态势,而一些地方的学区房却成冯“房坚强”。择校热变成择学区热,“拼爹”改为“拼房”,怎么破?  相似文献   

13.
翟伟 《当代广西》2007,(16):21-21
当初确实是经过周密谋划,才使之“诞生”的“世纪龙子龙女”在时隔七年之后的换齿之年,遭遇“臭街”一样的待遇。 今年是“龙子龙女”的小学入学之年,也被计生工作者称之为“入学孩子的重灾年”,全国各地的小学都出现被挤爆的现象。一部分“世纪龙子龙女”找不到学校,搞得家长焦头烂额。  相似文献   

14.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是小康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 ,它们所蕴含的实践理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实现的跃迁 :第一 ,从“量”的强调到“度”的强调 :走向一种平衡发展 ;第二 ,从主导性强调到有机性强调 :走向一种协调发展 ;第三 ,从达标性强调到优质性强调 :走向一种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今年2月13日和4月10日,《民主与法制时报》分别以《深圳南国第一村兴衰史》和《审计报告揭开南国第一村集资内幕》为题,报道了曾经与大邱庄齐名的深圳万丰村改革发展情况。从一个村民纷纷逃往邻岸香港的穷村,到一个曾经创造了“万丰神话”的“南国第一村”,再到几近衰落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潘建桥 《小康》2009,(2):10-10
春节到.春运忙,一票难求心发慌。“一车难求”、“一票难求”,“难”了已经很多年了。为什么“难”?铁道部部长前几天已经解释过了,根本原因是铁路运能和运量的矛盾。刘志军也表示,按照目前的建设进度,到2012年,春运紧张的状况将大大缓解.届时将不再“一票难求”。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以来,首都教育战线贯彻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全面实施“十五”教育发展规划,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据2002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中特别是优质高中招生规模继续稳步扩大;普通高中实际招生8.2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9%;普通高校招生12.46万人。各级普通学校共毕业学生62.26万人。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进程加快:撤销中小学111所;为133所农村寄宿制学校配备了校车;123所中小学校网建设工作得到专项经费支持;远郊区县普通中学规范化建设全面完成;认定首批14所示范高中学校;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100余所。免收义务教育阶段远郊区县公办学校学生和城近郊区公办学校“低保户”家庭学生杂费,为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得到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8.
田衡 《江西政报》2007,(24):46-47
本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连续数年的扩招,使中国高等教育总规模从1998年的340多万猛增到今年的1400万,已接近美国1420多万人的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是中国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跨越式发展的13年。发展的大跨越,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每年高考录取后,总有一些家境拮据的学生面临入学难的问题,新闻媒体也时常报道“好人好事”——许多善良的人们掏腰包捐助贫困生。但这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吗?今年高校秋季招生结束后,全国在校人数已达7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