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晓曼 《实践》2020,(5):38-3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是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国家及社会治理之关键在于立规矩、讲规矩与守规矩,而法律是最重要的规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两个决定,是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现代化建设总布局的"姊妹篇":一个确定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一个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代国家治理能力表现在国家制度体系的稳定性、国家制度执行的有效性、社会各方参与基础上的资源配置结果的公平正义性等方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推进和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3.
从“抓纲治国”转向“依法治国”再到“全面依法治国”,展现出随着我们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党的意识形态必然发生历史性的转型。这是我们党治国理念的重大飞跃,也是执政党的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主体、环节、领域和保障措施都是全面。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4.
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治国理政战略部署,体现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体现了执政党自身建设步入新常态。"全面从严治党"之"全面"强调的是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各个方面;"全面从严治党"之"从严"强调的是党的建设制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全面从严治党"之"治党"在于把党锻造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5.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依归,全面从严治党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之举和重要保障.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全面从严治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迫切需要在坚定理想信念、把握执政规律、坚持制度治党、大力正风反腐、加强队伍建设方面做出改革和调试.只有这样,全面从严治党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以党自身的建设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但是,全面从严治党绝非—朝一夕之功,只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仍在发展,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探索就“永远在路上”.  相似文献   

6.
王勇 《学习月刊》2014,(23):14-1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在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把法治作为讨论主题。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7.
宪制秩序变迁是中国现代化与国家建构进程的主导性线索。新中国宪制秩序肇始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毛泽东宪制思想和共同纲领制宪实践为宪制起点,历经五四宪法、七五宪法、七八宪法而抵达作为真正"改革宪法"的八二宪法。新中国宪制秩序以人民主权、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为不变的根本法,以不同宪法文本及其具体宪法律秩序为内容构成,对70年来人民主权与党的领导的法治互动及其制度网络的成熟起到了根本法的保障作用。"改革宪法"具有典型的政治平衡性和法治协调性,对习近平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及对外战略起到持续支撑作用。围绕"改革宪法"存在不同的理想图景和政治取向,我们需要始终注意维护这一宪法的原则、限度及其平衡性,避免极端化的冲击和改造。新时代宪制秩序以"全面依法治国"为旗帜,以2018修宪新秩序为规范框架,试图建构一种完备自主且对外开放的中国宪法新秩序,其发展前景依托于"一带一路"具体实践及其政治哲学的理念准备和规范导引,而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想宪制方向不断寻求共识和进展,从而将中国宪法再次带入世界文明制度的中心。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含义是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民主和专政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就未来中国的治国方略作出的重大决策。历史的经验教训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要建设一个高度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实行依法治国是无法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因此,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9.
亓利 《奋斗》2014,(11):26-2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准确把握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新要求的基础上,把法治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全面建设法治中国作出精心规划和系统部署,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正确方向和有力保障,开辟了法治中国建设新航程,必将在中国法治史上起到里程碑作用。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依法治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由传统人治到现代法治、由法制建设到法治建设的转变。国家治理体系的理念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催生并发展。随着法治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辅相成,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要途径,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推行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分析依法治国取得的成就与经验,有利于充分挖掘两者的内在关联,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序开展和法治中国建设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价值追求,坚持了深化改革与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统一。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到四中全会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从历史自觉到国家治理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将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2.
《求是》2021,(1):F0004-F0004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这部专题文集,收入习近平同志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文稿54篇,其中许多文稿是首次公开发表。该书的出版发行,对于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制度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质是制度现代化。制度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步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推动制度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就是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具有人民性、适应性、包容性、开放性、改革性等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制度现代化,集中体现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突出解决政党治理现代化、政府治理现代化、社会治理现代化三个方面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4.
王红艳 《探索》2023,(2):76-89
党的二十大作出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决定,有必要对其深刻意涵、内在动因和现实进路进行深入研究。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在意涵上强调的是覆盖渠道、层级、主体、领域的全面性以及制度程序和实践参与的完整性,这是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精神的领会、贯彻和细化表达。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的内在动因包括:协商民主不但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而且前者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乃至成就后者;协商民主的发展状况或直接或间接影响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与质量,而面对新征程上出现的新风险新挑战尤其需要发挥好协商民主促进团结奋斗的“效能优势”。这是内在机理、政治要求和客观环境合力作用的结果。在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的实践中,要坚持系统观念、突出问题导向,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持续健全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及工作体系,积极发展“横跨两个领域、兼顾两个重点”的基层协商民主,扎实围绕公共服务推进民主协商,并将提升协商主体的意识与能力作为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树起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旗帜,并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的确立,是我国改革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代表了我党治国理政理念的新高度,是关于政党现代化的重大创新,体现了我党高度的理论自觉、执政自信和历史担当。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中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那么,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是什么呢?中国共产党给出的答案是:高质量发展。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总结了不同阶段的历史性特征,然后据此进行理论创新来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又不断丰富完善理论。  相似文献   

17.
贾希为 《前线》2020,(2):28-31
脱贫攻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场伟大的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位推进脱贫攻坚,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极大地推进了村容村貌改善和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促进了需求侧和供给侧变革,为拉动宏观经济高质量增长提供新的广阔市场和动力。脱贫攻坚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了乡村文化振兴和现代化,巩固和增强了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18.
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决策保障、指明了法治路径。"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党的十八大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实现科学有效的国家治理,是历史、时代、人民留给中国共产党人的艰难考题。经过百年奋斗和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一条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中国式国家治理新形态,科学回答了中国之治的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新道路新形态,可以概括为“十个坚持”,即坚持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中国特色单一制的国家体制,坚持以数字化赋能国家治理,坚持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我们党探索社会主义社会治理取得的最新成果,其视野宽阔、内涵丰富、指向明确、意义深远,自提出就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两会"期间也是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因此,准确系统地理解和把握这一重大命题,不仅必要,而且适时。何谓国家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