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刑事司法数字化带来数据安全保护问题。数据监管作为网络刑事司法数据保护中的重要一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现行《数据安全法》坚持以“保障数据安全”“维护个人、组织和国家的合法利益”为宗旨,并在第四章专章规定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就网络刑事司法领域的数据监管而言,现行制度规定略有不足。因此,有必要在检视现行司法信息化活动中数据应用及数据安全风险的基础之上,明确网络刑事司法数据监管的基本思路。在规避数据风险、保障数据应用得以有效进行的基础上,探索网络刑事司法中数据安全保护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大数据日益被运用到办案过程中的当下,传统侦查模式逐渐向大数据驱动侦查模式转变。大数据驱动侦查模式包括一体性侦查、全景式侦查、预测型侦查、数据算法侦查等四个基本构成;大数据驱动侦查模式的构建在侦查理念、侦查技术、侦查技战法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数据驱动侦查模式运行所面临人才缺乏、数据不真实、数据不对称、数据安全与过度依赖数据等实践困境;应从完善"大数据"建设,畅通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培养专业人才,建立专门信息侦查部门;完善综合信息作战平台,强化协同作战;拓展网络信息数据采集渠道,切实维护数据安全;树立数据挖掘理念,进行犯罪预防和控制等方面运行大数据驱动侦查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保密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维护国家安全和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当下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重要领域。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以及完善网络、数据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铁路企业应当发挥党管保密的组织优势,构建起以法律为基础、以人为核心的长效机制,确保保密工作万无一失。一、大数据时代铁路企业保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问题(一)当下我国民众的数据保护意识相对薄弱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传统的数据安全技术受到了诸多挑战。立足于数据安全现状,系统阐述了警务数字化发展中公安数据安全面临的挑战,结合国内外数据安全事件分析,提出了针对公安数据全生命周期、全视角安全防护的解决方案,以及针对身份信息数据安全的CTID平台数据安全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时代,海量数据在不同场景流转,公民隐私面临巨大的泄露风险,保障网络和数据安全的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复杂。在民生保障领域,社会救助、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等业务涉及大量居民收入、财产、支出等重要信息,具有很强的技术性、敏感性、政策性,因此保障数据安全的需求尤为急迫和强烈。  相似文献   

6.
孟伟 《中国人大》2021,(2):35-35
近年来,大数据杀熟、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等事件时有发生,信息安全成为人们热议话题。为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2020年6月28日,数据安全法草案初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和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会同有关方面...  相似文献   

7.
智慧警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警务发展形态,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然起步。但数据安全规范缺位、民警数据意识淡漠、数据伦理规范弱化、数据技术安全等因素置数据安全于风险之中。公安机关应以法治为价值引领,以制度规范为保障,以伦理规范为补充,实现智慧警务数据安全风险的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8.
公安院校在人才培养、在职民警培训、实战办案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确保用户安全、可靠地接入公安院校内网,获取内网资源访问权限,是网络安全管理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利用IPSec协议组建两类VPN网络,应用TLS协议与服务器建立合法通信连接,利用PGP协议安全分发电子邮件方法。为解决公安院校内部网络用户访问权限划分、数据保密传输问题,采用PKI及VPN技术升级改造院校内部网络,利用虚拟技术布置PKI认证网关,在降低投入成本的同时,较好地解决了身份权限认定、数据安全传输问题。通过组建Access VPN网络满足异地员工接入机构内网的工作需求,通过PGP安全收发邮件数据,组建加密磁盘,实现数据的安全分发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政府数据开放需要解决数据基础不牢、数据管理不规范、数据安全威胁等问题。要规范政府数据采集、存储、利用和传播的各个环节,高度重视数据安全,确保政府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时效性,促进各业务部门、技术机构高效利用政府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10.
当前,数据安全已成为事关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重大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要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加快法规制度建设,切实保护国家数据安全。我国正在制定“数据安全法”,借此机会引入数据信托(Data Trust)制度,有利于解决个人数据保护制度供给不足难题,有效应对境内外数据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1.
视点     
《今日浙江》2012,(24):5
我国明年启动工程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12月18日在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表示,明年启动工程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会计、技校和中专教师等职称制度改革也将相继启动。今后发生事故首先追究企业责任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21,(6)
正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数据与我们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数据安全和隐私边界的保障也愈加重要。无论是智慧人社、智慧民政还是智慧交通、智慧教育,其中最基础的就是数据信息,信息保护是数据安全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只有数据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才能对信息形成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3.
正提到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普陀区就业促进中心副主任许鸿蕨,很多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就会对她交口称赞。在她和她的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无数名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获得了就业岗位;不少上访人员在她的帮助下解决了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难题。除了为就业困难人员找工作,许代表还运用她丰富的就业工作经验和精干的业务能力,为不少用人单  相似文献   

14.
四比四     
前不久,在武汉新华路体育场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足球赛,一方是由前来援建武钢的西德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西德“财团队”,一方是由湖北省体委机关及所属单位一些老足球运动员组成的“战友队”。西德素有“足球王国”之称,前来援建武钢的西德专家们也十分喜爱这一活动,工作之暇,常在住地房前房后结伙练习。经过领队斯劳德的积极筹备,组成了这支平均年龄为二十九岁的西德“财团队”。球队成立之后,在武汉共进行了十五场比赛,多是胜利  相似文献   

15.
<正>晋政办发〔2023〕30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政务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3年5月22日(此件公开发布)山西省政务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全省政务数据安全管理,规范政务数据处理活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然而,网络网络安全问题却影响了网络环境建设,并干扰正常秩序,危害社会,稍有不慎造成经济损失难以估量.为了确保档案数字化管理之数据安全,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不断加强管理,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机关后勤》2008,(1):44-44
众所周知,随着无纸化办公时代和网络的深入应用,数据存储安全成为诸多行业最为关注的方面,特别是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由于数据资料的特殊性,对数据安全非常重视,因此在移动硬盘的使用和选择上更倾向于安全性能好、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技术在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个人隐私被泄露、数字身份遭盗用、数据安全受侵害、数字鸿沟越来越明显等一系列伦理问题。对此,有必要从大数据技术使用主体因素、大数据技术本身、大数据技术监管环境入手,分析其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进行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9.
2021年10月17日,赋能中国西部科学城创新发展高端峰会暨第二届数字经济与知识产权保护论坛在重庆召开.本届论坛由北京知识产权研究会、中共重庆市委网信办、重庆市知识产权局携手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璧山现代服务业发展区管理委员会、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网信办、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重庆都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由重庆邮电大学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中心、重庆璧山发展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重庆研究基地、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重庆研究基地协办.与会人员主要围绕"数据安全与知识产权""平台经济与知识产权"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数据分类分级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前提和基础,是数据要素公平有序、安全有效流通的重要保障。我国《数据安全法》第21条规定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尚存在法律定位模糊与实施规则不清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数据安全法》第21条虽然建立了数据分级制度,但是目前仅为原则性规定,尚未构建数据分类的具体规则和操作标准。由于存在数据分类分级制定主体授权宽泛的现实问题,致使在实践中依托《数据安全法》第二章数据安全与发展的相关规范来支撑和实现数据保护与流动间动态平衡目标的可操作性不强。鉴于此,建议依据数据所具有的可共享性、复用性、多归属性、高度动态性以及使用加权属性等特征,统筹数据的发展和安全,运用场景化、动态化的方法,做好数据的分类分级及其制度实施。以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方式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以负面清单制度的施行,探索完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与交易活动的实施,搭建起数据分类与分级的贯通机制,推进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建设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