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际娣 《小康》2023,(35):60-61
<正>天涯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多元化治理为抓手,推出乡村治理新招,“管”“治”结合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再上新台阶,奋力打造具有天涯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金字招牌。党群关系愈发密切、邻里之间更加和睦、社会氛围日益和谐……近年来,三亚市天涯区以党建为引领、自治为主线、共治为关键、智治为支撑,推动基层治理从“反应式管理”走向“参与式治理”,以“管”“治”结合,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胡妍 《小康》2023,(20):80-81
<正>三亚市吉阳区坚持党建引领,探索积分制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激发人才活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在乡村开启“景区时代”,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打造了博后村、大茅村、红花村等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样板村”。近年来,三亚市吉阳区坚定不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和海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自贸港乡村振兴样板”的决定要求,蹄疾步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以实际行动践行“老乡”嘱托,探索出独具吉阳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明确要求,要深入推动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精准落实“五个振兴”要求,着力稳住农业基本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当前,重庆市涪陵区正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新提升”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五大行动”,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打造乡村振兴“升级版”,以实际行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近年来,涪陵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围绕“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工作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守好三条底线,精准落实“五个振兴”要求,着力稳住农业基本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乡村振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徐志华 《群众》2023,(5):57-5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多年来,镇江新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动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年,镇江新区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扎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乡村振兴工作部署要求,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打好乡村振兴攻坚战,不断提升区域“三农”工作的“辨识度”和“含金量”,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2022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当前,乡村优质人才持续流失、外引人才困难,人才总量不足、质量偏低,  相似文献   

6.
白军飞  谭向勇 《前进》2023,(4):52-56
<正>党的二十大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今后一个时期,必须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山西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必须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立足省情农情,紧扣山西特色,下好农业特色转型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这盘棋,走出一条“特”“优”的山西农业现代化之路。一、科学把握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强国的关系与内涵  相似文献   

7.
<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近年来,江苏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省委省政府将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和贯彻落实省委一号文件情况督查列入每年度省级督查检查考核计划,建立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制度,围绕“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用”,历经了“起步、完善、深化”的探索实践,构建“三位一体”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体系,让考核导向更加鲜明、方式更加优化、作用更加显现,以硬碰硬的考核推动实打实的乡村振兴实绩,加快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相似文献   

8.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加快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随着广西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广西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广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明显成效,但从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来审视,乡村振兴的发展基础、主体活力、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短板。建议从推动“三个升级”、聚焦“三个建设”、优化“三大机制”等方面改进,确保广西实现从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9.
杨时云 《群众》2021,(2):4-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明确,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把更多资源力量优先投向农业农村。近年来,江苏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总抓手,扎实推进补短板强弱项,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态势,为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打下了扎实基础。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对照“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要求,把准江苏“三农”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上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10.
正党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作出系统规定,对于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作出"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提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五个振兴"的总体要求。山东省委深刻领会、坚决贯彻执行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聚焦"农业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未来五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全党全社会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2.
<正>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市委有要求,梁平见行动。下一步,重庆市梁平区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作出梁平贡献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赵狄娜 《小康》2024,(4):46-49
<正>聚力新征程,要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找准新时代“三农”工作着力点,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发展基层的重要方针战略,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工程,对于实现区域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深远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聚力新征程,要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找准新时代“三农”工作着力点,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创造》2023,(2):1-3
<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激活农村要素资源;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优化农村空间布局,完善“城—镇—村”三维空间布局;打通城乡要素流动通道,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构建现代农村商业体系,促进农村消费量质提升;创新农村金融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构建持续助农增收机制,带动农户增产增收;构建乡村振兴人才体系,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基层软硬件设施及配套服务等举措,以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雒亚男 《人民论坛》2022,(21):62-6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对“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根本要义是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在思想方法上遵循党的农村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经验;在工作方略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实践路径上健全现代化农业体系和政策保障机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相似文献   

17.
魏红军 《群众》2022,(24):26-2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2022年11月颁布的《江苏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作为“国家队、示范区、排头兵”,江苏农垦有义务也有能力走在前列,发挥引领、示范和标杆作用,在农业强省建设中挑大梁担重任。  相似文献   

18.
肖翔文  周楠  徐晓晓 《群众》2022,(12):31-3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越走越有奔头。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必须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灌云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将农房改善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系统谋划,一体推进,全域提升,长效管理,探索出一条“农房改善+”助推乡村振兴之路,在江苏省首次公布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荣获第一等次。  相似文献   

19.
郭煦 《小康》2023,(4):36-38
<正>乡村振兴是场持久战,多位专家认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工作应重点强化组织“阵地”,树牢振兴新航标,拉升产业“引擎”,释放发展新活力,完善考核“指挥棒”,助力乡村加速跑。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下称《实施办法》)。《实施办法》明确,乡村振兴责任制要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构建职责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乡村振兴责任体系,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此外,要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  相似文献   

20.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特色乡村建设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提质增效的关键节点。为此建议:一、从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全局的维度,进一步深刻认识推进特色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首先,特色乡村建设是衔接全面小康与开启现代化的有效抓手。特色乡村建设作为一项阶段性决策,有利于夯实农业根基、形成农村特色、注入创新活力,有利于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筑基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