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雅 《党政论坛》2012,(6):46-46
有一个年轻人,因为家贫没有读多少书,他去了城里,想找一份工作。可是他发现城里没一个人看得起他,因为他没有文凭。就在他决定要离开那座城市时,忽然想给当时很有名的银行家罗斯写一封信。他在信里抱怨了命运对他是如何的不公,“如果您能借一点钱给我,我会先去上学,然后再找一份好工作。”  相似文献   

2.
梁宏达 《各界》2014,(11):53-55
努尔哈赤生于公元1559年,大约活了68岁,这在当时算是高寿。1559年,努尔哈赤出生在现在辽宁省抚顺市范围内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真部落,他的父亲在这个部落里头还挺有地位。可是,他父亲再有地位也是穷人,家里生活挺困难的。而且在努尔哈赤小时候,他的母亲就死了,她的继母对他非打即骂,十分苛刻。努尔哈赤12岁时,家里人就让他出去干活养活自个儿。  相似文献   

3.
成小晟 《各界》2014,(8):89-90
1953年夏,23岁的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在组织的分配下,他来到偏远荒凉的湖南省黔阳县安江农校教书。正值青春恋爱的年纪,袁隆平却把全部的心思放在了工作上,这样一过就是三四年,当同龄的老师都相继步入婚姻的殿堂,甚至做了爸爸妈妈,呵他仍然过着“孤家寡人”的生活。混迹在学生中间,留着运动头,穿着粗布衣的他让人很难想象他足一位中专教师,并且,生性随意的他经常不换衣服,一件衬衣穿脏了,他就把衣领翻过来又穿,有时在课堂上讲到兴起,他甚至直接用衣袖擦黑板。就这样,他依旧过得十分充实。  相似文献   

4.
蒋醺 《党政论坛》2012,(14):22-22
苏东坡在落难的时候,才在岸边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样完美的诗句。受到皇帝的赏识时,他的书法很漂亮、工整、华丽而且雅致。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让很多人受过伤。他得意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孙道荣 《党政论坛》2008,(16):27-27
有个男孩,他从小就爱笑、爱唱歌、爱弹琴。可是,一次踢足球,球不幸击中了他的双眼,从此他双眼失明……人们再也看不到他脸上的笑容,听不到他优美的歌声和激越的琴声。他感到自己在黑暗中不断坠落,坠落到一个无底的深渊,世界没有一丝光亮。  相似文献   

6.
往低处走走     
我有一亲戚,位居某名牌大学校长,但他的朋友有很多是平民百姓。对工作,他是一位好领导,工作起来,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空闲的时候,他更愿和朋友在一起,谈谈诗画,聊天打牌,打牌输了,一样钻桌子,一样贴纸条,他常说的口头禅:“人生本来就短暂,没有必要成天把自己包装起来”,他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家里,教授、老师可以随便在冰箱寻找自己需要的饮料和啤酒,也可以毫无顾忌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用担心校长大人给自己穿“小鞋”。  相似文献   

7.
江姗 《各界》2011,(8):91-93
他一生只爱一个女人,对亡妻的极度痴情让首相丘吉尔也感动得向他敬礼;他总是戴一顶坦克贝雷帽混在士兵当中;他喜欢跟部队官兵打赌,一次竟赢了美军一架轰炸机包括全部机组人员的支配权;他统帅盟军,成功实现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他为自己的士兵泪流满面;他在冷战时期率先两次访华,非要送刘少奇主席一包香烟……他就是二战时期盟军名将蒙哥马利元帅。  相似文献   

8.
于丹 《党政论坛》2009,(2):28-28
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做的事情都是相同的,但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的诠释态度却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我曾经在一本书中读到一个故事。一个15世纪的宗教改革家,他说他年轻的时候,曾路过一个巨大的石料场,他看到很多人在烈日下汗流浃背在搬石料,但他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他就问第一个人,  相似文献   

9.
于小东 《各界》2014,(5):11-12
经济学研究的几个特点 我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父亲身边,到现在快五十年了,相对来讲对他有更多了解与观察的机会。我知道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在心中我很少把他当做一位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他所给予我的,更多的也不在专业方面,而是在他的道德文章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0.
李念红  程丽娜 《学理论》2009,(18):155-156
一般人都熟悉徐渭的书法、绘画、诗文等成就,对其在政治上的能力和抱负并不了解,事实上,他在兵法上有突出的能力。徐渭虽然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却并不想做一个文学家或艺术家,他希望获得功名,成就一番事业,这才是他真正的抱负。他的一生极其坎坷,科举考试未考中举人;在抗倭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胡宗宪被弹劾而受牵连;空有一腔热情却无处施展。他的艺术创作正是他理想的一种抒发,徐渭将自己的人生和情感全部倾泻在他的绘画中,从中可以到他的痛苦、激愤、渴望、抗争、热情与无奈。  相似文献   

11.
《党政论坛》2009,(12):27-27
有一个年轻人,活得叫苦连天。他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有疼他的父母,他不愁吃,不愁穿,也不缺乏爱。然而.他总觉得自己有无穷无尽的烦恼纠缠在心里,挣不脱,逃避不掉。  相似文献   

12.
原征 《民主》2012,(12):29-31
但凡见过他的人都会对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个子不高,壮硕的身材,笑容憨厚,略带羞涩。他喜欢运动,不怕冷,常年穿着一件半袖T恤。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也只是在T恤外披一件外套,就像他的为人一样.热情似火,让人温暖。他就是民进会员、河南泓皓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文现。  相似文献   

13.
我打谷志有     
王克明 《各界》2010,(6):18-21
为了让自己觉得打一个被批斗者没错儿,我曾经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警惕他,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疏远他,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不敢面对他。三十多年来,我十几次回我插队的余家沟,想靠帮村里做些事,来减轻心底的负罪感。但这种罪责压着卸不掉,一直沉重。直到我觉得必须清算自己,才走进他的窑洞,为了那一拳,向他道歉。  相似文献   

14.
许燕吉 《各界》2014,(2):20-21
在香港,妈妈监督我和哥哥读书,或清算我俩的错误,都是在爸爸下班回来之前。爸爸一进门,马上“结业”,我俩就像放飞的小鸟一样聚到爸爸身旁,快乐无边。爸爸大概不会打听我的“劣迹”,就是知道,我相信他也不会嫌弃我,因为他喜欢孩子,而且见孩子都喜欢。公公说他是“孩子头”,妈妈也说他“不分大小”,的确,我们和他一起玩时,一点儿也没觉得他已是四十大几的一位长辈。  相似文献   

15.
明嘉庆十六年(1537年),一场乡试在湖北武昌举行,主持考试的是时任湖广巡抚的顾磷。顾磷是一代才子,自幼聪慧,21岁就中了进士,史书上说他善于识人。在这次考试中,有一个人特别受他的关照,不过,他关照的方法是让他“落榜”。  相似文献   

16.
刘刚  廖楠 《党政论坛》2011,(6):49-49
在越南政坛,他是一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政治家:在民众的印象中,他又是一位儒雅稳重的国家领导人。他就是阮富仲,  相似文献   

17.
周红 《民主》2010,(9):44-46
周恩来总理抗战时在重庆8年。每逢南开中学校庆,均以校友的身份到校祝贺,尊称他为老师:1957年周总理出访亚非11国归国途经重庆时,专程到南开中学看望他;在全国政协招待宴会上,席间周总理走到他面前向他举杯敬酒.  相似文献   

18.
周家修 《民主》2012,(1):30-32
初次见面樊彦会给你老朋友的感觉,他现为重庆路康公路工程公司董事长。这些年在商海的不懈打拼,使他赢得了信誉,生意也越做越大,因为对文化的喜爱,他加入了民进,因为喜爱文化,他接办了长寿区的两种杂志,还是因为喜爱文化,他花巨资购买了全套《四库全书》。  相似文献   

19.
感恩清单     
黄阔登 《学理论》2008,(5):12-12
在小说《鲁宾逊漂流记》中,有一个情节是落难荒岛的鲁宾逊,在面对茫茫大海命运未卜时,做了两张清单,一张列出他所面临的困难,另一张烈出他可以感恩的事。他写下的第一个困难是没有衣服穿,但在感恩的回应清单上,他写下这里的天气暖和,  相似文献   

20.
李洪良 《学理论》2009,(19):92-93
诗仙李白的一生,可以说是流浪的一生,交游的一生,写诗吟诗的一生。然而他何以有这般的生命力,创造力?他背后的动力是什么?吸引着他走下去的事物是什么?在李自的近千篇诗文中,他常常歌咏古圣先贤的智慧,表达对其风云际会的羡慕,而往往以此暗表自己的怀才不遇;他也常拜访仙山,与道士交往,并认真的祈望自己有一天能化成神仙,乘鹤而去;他也常挽妓出游,而饮酒更是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这些事物吸引着他,给他不竭的动力,激发着他喷薄的诗思,丰富着他诗歌创造的题材。正是这些事物,如同一种神秘的力量牵引着他不停地走下去,不停地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