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立制度,科学管理 红军从一建立,天天行军打仗,就需要医务人员治病疗伤.长征途中,环境险恶,疾病和战火夺取很多年轻战士的生命,医务人员寥寥无几,面对垂死的生命,无能为力.到了陕北,集中成立了休养连、卫生所,在缺医少药的条件下对待各种疾病也只有休养生息的办法.一直到了延安,傅连唪在宝塔山上挖出百十来口窑洞,才办起了边区医院.  相似文献   

2.
焦守云是焦裕禄的次女,1953年出生,父亲去世那年,她11岁,近50年来,她对父亲的思念从未间断,在电视剧《焦裕禄》拍摄时,她亲手为饰演者织了一件父亲常穿的鸡心领口背心,她说,“如果父亲还在,为他织上一件毛衣,该是做女儿多大的幸福!”2013年8月8日,记者来到河南兰考,专访了焦守云,踏着父亲曾经走过的路,我们在兰考一同回望了焦裕禄在兰考的470个日日夜夜,重温他为人民鞠躬尽瘁的情怀。  相似文献   

3.
李幼华 《各界》2010,(3):31-32
我的父亲李仲公与贺龙在过去历史舞台上的一段小插曲,而今却变成了一个大话题。 1926年7月,父亲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秘书处长身份随蒋介石出师北伐进驻长沙之际,贺龙由湘西遣派毛景周到长沙面见父亲,请求收编,给予名义和款械,随从北伐。  相似文献   

4.
叶小沫  叶永和 《民主》2009,(12):44-46
在爸爸叶至善留下的1986年的剪报里,有爷爷叶圣陶写的一篇散文《诗话》,后面附着爸爸写的一段文字,他写到: 记得1946年,在马叙伦先生等上海人民代表在下关车站被特务打伤之后.在李公朴、闻一多两位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之后.父亲写过一首诗。这是一首咬牙切齿的诗.父亲没有留下底稿,我各处找.找了几年也没找到。昨天商金林同志来看我,给我捎来了父亲的一篇散文,题目叫《诗话》,这首咬牙切齿的诗.原来在这篇散文中……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5,(3)
下岗、待业者:“福音”从何而来?上个月,一个雪花纷飞的日子,记者踏雪来到北京双安商场采访。两年多以前,北京大型商业企业东安集团兼并了连年亏损的北京手表二厂,成为当时轰动京城的一大新闻。1994年,在手表二厂的旧址上,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商场出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6.
<正>2007年2月4日,父亲肖思明走完92年的人生道路,永远离开了我们。我们在清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封他写给子女的信。父亲晚年时写的字不易辨认,一般是他写完材料,再由别人誊写,这封信是父亲的底稿。信里主要讲,父亲看到《人民日报》连续报道教育子女的文章,就复印几份,寄给在外地工作的子女。要我们身体力行,教育引导自己的孩子,提高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7.
较量     
张振旭 《党政论坛》2011,(12):45-45
在她读旧金山州立大学的期间,家里发生了变故。父亲听从一位叫斯科特美国商人的怂恿,与他合伙投资开了一家电子公司。结果,斯科特转移走父亲所有的投资的资金,宣布公司破产倒闭。父亲血本无归,负债累累。为了还债,父亲变卖了家里的东西,一家人只好搬迁到一处不足80平米的出租房里住下。她大学没有毕业,迫于生活压力,在一家建筑公司找到一份工作。上班头一天,  相似文献   

8.
无悔有恨     
父亲这一生大概是最不走运的人了.不说别的,只说他的晚年,因工作需要从邮电局调转到工厂,结果现在邮电局的退休人员薪金有加,而工厂却倒闭亏损,父亲像从肥田落到了薄地里,晚年连退休金都没有保障了。母亲经常说他这辈子吃透亏了,你爱厂如家,你不拿工厂的一草一木,现在怎样?落得没毛鸡一样了吧?父亲不与母亲争,只是不屑地从鼻孔里挤出一个字:“哼!”我们姊妹几个也为父亲感到寒意,想他年轻时是多么实心实意地对待工厂?我在父亲身边生活时记到过两次大的自然灾害,一次是1972年的地震,另一次是1985年的洪水。1972年我11岁,…  相似文献   

9.
罗平汉 《理论视野》2010,(7):49-51,38
中央代表团来到中央苏区后,一开始认为毛泽东“有才干”,但在随后不久的赣南会议上,却指责其为“狭隘经验论”。由于不赞成中共临时中央“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和攻打中心城市的主张,毛泽东被中共临时中央认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导致长汀会议遭“缺席裁判”。  相似文献   

10.
任远芳  卢海英 《各界》2011,(12):28-30
1938年12月,任远芳出生在前苏联首都莫斯科,父亲任弼时当时是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1940年3月,父亲因工作需要返国,却无法带着她,便把她留在莫斯科的一个剧院让人照看着。直到1950年她才和父亲重逢,然而5个月之后,父亲永远地离开了她。  相似文献   

11.
阿丽 《侨园》2012,(6):14-15
父亲中风险成"植物人" 2000年12月的一天晚上,陈佩斯正在北京远郊一座深山里守护树木,突然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二子,快,你爸爸病了!"陈佩斯急忙赶到医院,见父亲陈强躺在急救室里不省人事.医生面色凝重地告诉他:"老爷子突发脑中风,情况十分危急,你要做好思想准备." 虽然抢救及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却落下了后遗症——记忆消失.夜深了,陈佩斯让妈妈回去休息,自己独守在父亲的床前.医生说,陈强的情况不容乐观,如能及早唤醒他,还有希望康复.  相似文献   

12.
过去,我们躺在床上,自己受苦,又拖累亲属。现在,能在康复医院治疗,可获得康复。 这是我国第一所民办偏瘫康复医院的病人们说出的心里话。他们感谢这个医院的院长、副院长李文祥、李文忠兄弟俩为偏瘫病人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13.
赖月明,乳名赖三娇,1914年出生在江西兴国县杰村圩白石村。父亲赖来义是个私塾先生,靠教书勉强维持家人的生活;母亲张氏在生下两个女儿后,不幸染病去世。更为不幸的是,赖来义为排解心中苦闷吸食上了鸦片,从此赖家每况愈下。赖月明14岁那年,走投无路的父亲把她卖给一户姓谢的人家做了童养媳。  相似文献   

14.
凡事皆有度     
王爱军 《党政论坛》2010,(20):11-11
曾子小的时候,有一天跟着父亲到田里干活。锄草时不小心把一棵瓜秧给铲断了。他的父亲曾皙脾气非常暴躁,看到后大怒,拿起一根大棒就朝曾子劈头盖脸打去。曾子经常听孔子讲孝,看到父亲生气要打他,心想假如逃跑的话,父亲打不到会更生气,那怎么能说是孝呢,就等在那里,一动不动。  相似文献   

15.
正路易·艾黎说:"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山城,一个是福建的长汀,一个是湖南的凤凰。"长汀古镇依山傍水,至今仍完好保存着许多宋明时期的客家民居,它是客家人的繁衍生息地和"首府";当年红军在此建立了由何叔衡领导的福建省苏维埃政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又长又高的古城墙诉说着千年沧桑,漫步幽深小巷,仿佛穿越到唐宋时光……  相似文献   

16.
命运与绳索     
佚名 《党政论坛》2011,(16):14-14
山里住着一家猎户。父亲是个老猎手,在山里闯荡了几十年,猎获野物无数,走山路如履平地,从未出过事。然而有一天,因下雨路滑,他不小心跌落山崖。两个儿子把父亲抬回了破旧的家,他已经快不行了。弥留之际,他指着墙上挂着的两根绳子,断断续续地对两个儿子说:“给你们两个一人一根。”还没说出用意就咽了气。  相似文献   

17.
范军 《各界》2013,(7):58-61
站在明熹宗朱由校的立场上看,1620年,这个15岁少年感觉颇为无助。七月二十一日,祖父步匕:九¨初一,年仅39岁的父亲明光宗在乾清寓去世,在位时间才一个月。父亲的去世是与‘火堆泻药以及成分不明的“红丸”联系在一起的,先足卧床不起,司礼监秉笔兼掌御药房太监进泻药,父亲吃了,一昼夜腹泻一四十次,然后是鸿胪寺承进“红丸”,两天后父亲就猝然离世了。米由校如腹薄冰地上台,在父亲尸骨未寒的时刻即肇帝位,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大爱     
<正>我的父亲张立志,山东省莒县小店乡人,1919年出生。他1939年任抗日自卫队指导员,194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没有令人仰慕的赫赫战功,也不是令人向往的大官,他是成千上万名为了革命事业而置生死于度外的士兵中的一员。年少时,父亲对我们很严厉,在家中轻易不表态,但说出来,就掷地有声。1962年9月1日,我上学了。开学第一天,我斜背着书包,双手抱着一个小板凳,父亲推着自行车送我去学校,自行车的后座驮着写有我家住址和我名字的方凳。我第一次走进学校,  相似文献   

19.
感恩音乐盒     
何礼仁 《侨园》2011,(8):45
父亲是省重点中学的教师,从教几十年,兢兢业业悉心教书育人,如今已桃李满天下了。今年高考父亲班上45名学生成绩大部分都上了一本线,父亲觉得自己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回报,心里很高兴。一天下午,我正陪父亲下棋,忽听邮递员在楼下喊父亲的名字,邮递员说有包裹请父亲签收。父亲疑惑地接过了包裹。回到家,父亲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里面是一个小巧的木盒,打开木盒,一个精美的音乐盒躺在里面。我好奇地  相似文献   

20.
有很多的年轻入会问我,说现在的社会不良现象都是凭父亲,有关系,看相貌等等。我就问他,凭父亲,起码还得有父亲,我八岁的时候,我父亲就去世了,我母亲一个人带大我们哥俩。我们在内蒙古偏远的地方长大,离苏联最近。我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我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送过一回礼,我不也走到了今天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