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仁学对于谭嗣同的哲学至关重要,既是其后期哲学的主体内容,也是其哲学的最终归宿。仁学凝聚了谭嗣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既是救亡之路,又是启蒙之方。谭嗣同的仁学集中体现在《仁学》中,而《仁学》则是他的“以心挽劫”之作。这意味着仁学与心密切相关,通过阐发仁学之所以能够达到“以心挽劫”的目的,是因为谭嗣同在仁学建构中彰显心学意趣。在对仁的推崇和论证中,谭嗣同宣布作为“天地万物之源”的仁“故唯心,故唯识”,通过将仁与慈悲相提并论,建构了仁、心、识的三位一体;在对仁的界定和诠释中,通过将通说成是仁之“第一义”,沿着仁—通—平等的致思方向,将拯救中国的希望寄托于慈悲之心的相互感化。  相似文献   

2.
书画名家     
《北京支部生活》2012,(6):72-72
王满利,字仁和,别暑仁和斋主。曾受聘于中国文化书院秘书处处长;现为中国书画界联合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诗酒书画院、世界华侨华人社团总会艺委会等单位的理事;  相似文献   

3.
王伶鑫 《学习月刊》2012,(12):40-40
"仁"是中国儒家文化里最为重要的准则,自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社会思想后,儒家的历代代表人物也就"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古往今来,一个"仁"字包含了千千万万种含义,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解读"仁"字背后蕴藏的深刻社会思想。汉字以形传意,现代汉语中二人成仁,这说明"仁"是一种群体的互动规范,是在人与人之间形成彼此认可的一种行动的准则。将"仁"字的内涵发扬光大并运用于社会治理当中的,首推儒家。  相似文献   

4.
“仁”是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孔孟直至汉唐诸儒,对“仁”的诠释从未脱出“爱人”的视域。宋代的理学家们实现了对传统仁爱观的超越,完成了“孝悌之仁”向“生生之仁”的跃升。“生生之仁”所表达的价值理想已与先秦仁学大异其趣,其突出表现就是:它融摄和吸纳了道家自然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立性及其核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传统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既展现了瑰丽多姿的珍宝,又背负着沉重的、有时又使人难以承受的历史负荷,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从早期儒家伦理道德的著名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苟子等人的思想倾向看,其核心是一个“仁”字。孔子创立的“仁学”,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孔子的“仁者爱人”体现了注重人的价值观念,并以此作为社会实践的出发点。当他的弟子伸弓问什么是“仁”时,他回答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既强调了人的群…  相似文献   

6.
周建标 《前线》2013,(5):89-90
“仁义礼智信”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伦理道德传统,是人们喜闻乐见、公认的伦理道德准则,在当代仍具有普遍意义。“仁”说“仁”是孔子毕生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也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仁”的基本含义是博爱。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孔子的伦理思想影响了中国社会两千多年。对孔子的伦理思想究竟怎么看?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情。笔者在这里谈一点不够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一、伦理指归——仁 孔子学说以“仁”为核心。“仁”也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宗旨、指针和目标。 孔子说:“仁者,人也。”(《礼记·中庸》)一部《论语》,“仁”字凡109现,孔子对“仁”的论述超过其他任何一个概念,足见其在孔子学说中的地位。郭沫若在《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中认为仁的“含义是克  相似文献   

8.
商帮有情     
乔家大院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战争和动乱,到今天仍保存得相当完好。究其原因,还在于乔家为富而仁、宽厚、善良。  相似文献   

9.
散木 《党史博览》2011,(4):14-18
曹聚仁是一位报人、记者和作家,是一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特殊的历史机缘,他曾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当然,这是幕后的故事,一直鲜为人知。直到后来,原周恩来办公室主任童小鹏发表了一篇回忆文章,以及1998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了三大本《周恩来年谱》,随之曹聚仁的女儿曹雷在海外媒体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父亲原来是“密使”》的文章。当年两岸秘密来往的许多情节才浮出水面,而曹聚仁扮演的,正是居中“穿针引线”的一个角色。  相似文献   

10.
吴叔珍被起诉后,检察官陈瑞仁成了台湾岛内的“司法英雄”。陈瑞仁出生于一个商人世家,中学毕业后,成功考入台大法律系,与陈水扁是同门师兄弟。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仁爱思想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仁爱思想的现代意义臧乐源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传统美德。崇尚仁爱,是我们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美德之一。仁爱思想,在我国早就产生了。中国古代"仁"字就是人字旁加个"二"。"人二"是指两个人或多个人。一个人没有人际交往的问题,只有两个人,才会发...  相似文献   

12.
曹聚仁既非北大教授,也非北大学生,何来北大情缘?这首先得从曹聚仁这个人说起。曹聚仁(1900-1972),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谜样的人物”。身兼作家、记者、学者于一身的他,一生写下了4000多万的文字,世人鲜可匹敌。他还是一位知名的社会活动家与自由主义的理性批判者。解放后,他在香港为“第三次国共合作”而奔波,深得国共双方领袖的器重。他早年就读于杭州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就在“十里洋场”的上海谋生,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和新闻生涯。曹聚仁与中国学术重镇的北大到底有没有一些关系?这个问题,笔者思索了很久,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  相似文献   

13.
潘平格人生哲学的宗旨是"求仁",他对孔子的"仁"作了新解,由"泛爱众"推广到了爱天地万物。提出了"浑然天地万物一体即是仁"、致知格物、笃志力行为主要内容的"求仁"学说,是当时独树一帜的经世实学思想。他认为人们只有而且应当通过在人伦日用中的主观努力来实现自己这种"求仁"的本性,从而创造出人人饱暖、家家团聚的和谐的理想社会。同时,他对宋明理学中最关键的概念"格物"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提出"物"是身家国天下,"格"是功及百姓,"格物"是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一事。因此,他提出了"笃志力行"的道德实践论。在他看来,不仅孔子、孟子,就是一般老百姓也可以成为圣人。这种圣凡等价的价值取向,是对中国封建社会关于人的等级价值观的否定。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报告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孔子的仁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深厚内涵及当代价值,对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一、"仁"的提出"仁"被孔子看作是最高最核心的道德原则,也是他学说的中心思想。他经常谈论"仁",据统计在《论语》中"仁"字出现109次。其中比较著名  相似文献   

15.
宋明新儒论仁大多扬弃了仁在孔、董儒所具有的直观感性与心理学内容,侧重于仁之为道的方面,以性释仁,重视并褒扬性体道本,直接排斥仁之中所包含的情的成分。周敦颐以“生”对仁做出了非常具有创造性的诠释。以公以理释仁、以道解仁、合仁与道为一,则是二程仁学思想的重要特点。朱熹仁的含义主要集中在“天地生物之心”与“理”两个方面。其天理消融在人伦生活的道德法则与伦理规范中,体用相即。阳明学之仁的最基本内涵是“生生不息之理”,仁是万物的自性,万物在发生、存在之初即已被赋予了良知。而求仁、求良知的工夫不过是尽一己之性,穷尽了仁之理,也即获得了仁之性,也就达到了万物之性、万物之理。  相似文献   

16.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全面论述道德问题的奠基人。孔子的仁爱道德思想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在当前,我们应该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有分析地继承孔子的仁爱道德遗产,这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孔子把“仁”视为人类的美德。孔子在《论语》中把“仁”作为道德标准使用的地方,就有一百多处。孔子对“仁”作过多种解释,但其基本思想就是:仁者爱人。中国传统道德中,“仁”具有深厚之内涵。它自殷周时期  相似文献   

17.
柳哲 《党史文苑》2005,(6):16-20
曹聚仁既非北大教授,也非北大学生,何来北大情缘?这首先得从曹聚仁这个人说起.曹聚仁(1900-1972),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谜样的人物".身兼作家、记者、学者于一身的他,一生写下了4000多万的文字,世人鲜可匹敌.他还是一位知名的社会活动家与自由主义的理性批判者.解放后,他在香港为"第三次国共合作"而奔波,深得国共双方领袖的器重.  相似文献   

18.
《论语》中的“知”涵摄了“仁”“学”“思”“省”等重要范畴,它们可融贯于一套整体的儒学“功夫论”系统中。在此解读视域下,“知”就是教导学者在本体“仁”的引导下,通过积极不懈地践行“学”的工夫,以实现自我的真实生命,并最终在艺术人生能力的获取中展现出“不惑”乃至“天人合一”的“智”之境界。从“功夫论”的解读视角出发,“知”作为一个概念系统,其思想理论的特点与价值能够得到准确而充分的发掘,同时,这种诠释的方法也是将“功夫论”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取向,在中国哲学内部的理论尝试。  相似文献   

19.
袁文良 《党课》2013,(19):76-76
中国古代封建帝千为彰显其“仁德行政”,常以“施恩”为名大赦天下。有时是赦免释放一些轻罪的犯人,有时是大赦到底,连死刑犯也免罪释放。但纵观封建帝王“大赦天下”的史实,就会发现每次的“大赦天下”,都未曾赦免贪官污吏。  相似文献   

20.
论“摸着石头过河”——关于改革渐进和激进段柄仁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这样深刻的变革,采取暴风骤雨般的激进式好还是积极稳步的渐进式好?这是国际上一直在争议的问题。对我国来讲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