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浪儿童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流浪儿童出现在石家庄的车站和街头,对社会治安构成了威胁。为维护流浪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文明,保障社会长治久安,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在救助流浪儿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2年3月,在石家庄市综治委的领导下,民政、团委、司法等部门共同创建了石家庄市少年儿童保护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少保中心”),此后,平山、栾城、元氏等5个县也相继建立了少保中心。三年多来,市少保中心救助了483名流浪儿童,其中380名经多方查找回归了家庭;5个县的少保中心救助了1000多名流浪儿童和孤儿;没有成立少保中心的县,也以其它方式救助了5000多名孤儿和贫困儿童。  相似文献   

2.
目前,救助站提供救助,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五保”供养制度构成了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救助体系,而在完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重构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救助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健全“最后一条安全线”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与拓展流浪乞讨人员的非正式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3.
几乎所有的大人都给自己的孩子讲过“狼来了”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教育孩子不要说谎的,然而,以生命为代价的教育实在是有点太残酷了。每当我想起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耳边都不能不响起那个孩子在被狼吃的时候那撕心裂肺的惨叫。  相似文献   

4.
历史的暗角     
去年的《文史精华年选》编了篇《“草原英雄小姐妹”背后的故事》,书出版后,有不少朋友打来电话或是发来邮件说:“这故事骗了我们几十年,原来不是那么回事啊!”说过之后,不胜感叹。那是一个非常的年代,真正救了“小姐妹”的人因为是“右派分子”而在宣传时被换成了别人;更不可思议的是,媒体在大肆塑造“救人英雄”的同时,却要另一个真正的“救人者”承受人生的磨难。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末,上海出现街头流浪儿童作案较多,市民反响较大等情况,市委市府有关领导明确指示:“工读学校、青少年保护组织要发挥作用”。按照市领导的有关指示,市教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嘉定区政府等共同出资1300余万元依托嘉定工读学校,构建了设计新颖,有现代气息,又符合流浪儿童、工读学生生活、学习活动特点的一流校舍,总面积达14000平方米,并配置了一流的设施。1998年初,上海嘉定区工读学校在完成本身职责任务的同时,挂出了“上海市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中心”牌子,承担了流浪儿童中触犯刑法,但又不满16周岁的孩子的抚养、管理、教育工作。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共救助、收容抚养流浪儿童总数4738人,其中男生躬54人,女生384人。  相似文献   

6.
前段时间,俞可平先生提出“民主是个好东西”的观点,让人为之一振。但可惜的是,“民主是个好东西”的前提是什么?俞先生没有指出来。一个论述缺乏明确的前提,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教育”不仅是“民主成为一个好东西”的前提,而且在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国家现代化的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最近发现江津几江地区有个已到犯罪边缘的20多人的少年团伙。说“犯罪边缘”是因他们都是十来岁最多十二、三岁的少年,还够不上犯罪。他们或摸扒、或撬门人室盗窃、或趁机抢劫。这不仅仅给这些少年(还有个别儿童)及其家庭造成不堪设想的灾难性后果,而且是社会一个极强的不和谐音符,值得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8.
这次会议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开始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形势下召开的。刚才,民政部、公安部、国家发改委、共青团中央的有关负责同志从自身的职能出发,围绕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和教育工作进行了部署,四川、郑州、广州、石家庄等省市介绍了本地区保护流浪未成年人的工作和经验。大家讲的都很好。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汉语以词汇丰富著称,特别是动词。不同的动词自然表达不同的意思,而同一个动词也可表达不同的意思,譬如“搞”。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对“搞”的解释就有三种意思:一是做、干、从事,如搞生产、搞工作、搞建设:二是设法获得、弄,如搞点儿水来、搞材料;三是整治人、使吃苦头,如他们合起来搞我。  相似文献   

10.
“族群”这一名词是划分当代台湾社会群体的重要概念,而台湾学术界所谓的“族群”概念的真正义涵应该是指政治社会学中的“社群”概念,本文的“族群”概念所指涉的实际上就是“社群”。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台湾形成了以汉族与原住民、福佬人与客家人、以及本省人与外省人三对矛盾关系为主轴的族群政治,成为影响当代台湾政治发展的重要变量。其中,客家人作为台湾汉人和本省人的一部分,人口大约有400万人,约占台湾人口总数的15%,是仅次于福佬人的第二大族群。在台湾地区政治文化结构中,客家人的政治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亚文化结构。在汉人与原住民这对矛盾关系中,客家人对原住民的态度倾向有别于其他汉族族群,因为客家人和原住民有着同样的“弱势族群”认知。在本省人与外省人的关系中,客家人与外省人的矛盾关系也不如福佬人与外省人的矛盾关系那样尖锐;在客家人与福佬人这对关系里,客家人更是以对抗性的族群面貌存在,在过去几百年中,客家人与福佬人形成了一种难以化解的矛盾情结。根据比较政治学理论,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是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本文拟从这三个不同层面,结合相关的族群理论,对客家族群政治文化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其对台湾政局的影响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流浪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以作者在各地进行的实地走访、考察为基础,并借鉴有关文献资料,提出以下观点:流浪儿童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针对流浪儿童所处的具体情境制订不同的教育方案;从目前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的现状来看,由于只是在短期内对流浪儿童提供保护教育服务,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德育,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在短时期内对被教育者进行正确观点的灌输,以期对流浪儿童发生最有震撼力的影响;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从事流浪儿童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也接受过社会工作的训练。  相似文献   

12.
阿布 《法制博览》2009,(13):44-45
洪秀全的父亲洪国游共娶了三个太太,生下三子一女,洪秀全和洪宣娇分别是二姨太和三姨太所生。洪国游死后,家道中落,儿女们为谋生各分东西,洪秀全屡试不第后参加了上帝会,后来被推为教主;洪宣娇则加盟了一个流浪艺人的团伙,四处卖艺为生。  相似文献   

13.
现实生活中,面对名利的诱惑,涉世不深的未成年人,由于其人生观、价值观、善恶观的不成熟,很容易作出不正确的心理反应,产生反社会的行为。本文讲述的是一名年仅17岁的少年,由于父亲的不当教育,逃离家庭,在不良社会因素诱导下,为出人头地,而走上犯罪道路的真实故事。逃离家庭张某1981年10月5日出生在浙江乐清一个闭塞的村庄里。张某的父亲是个忠实厚道的农民,深谙没文化的苦,对子女的教育一直很严厉;其母亲是个四川籍的下乡知青,高中文化,是远近闻名的一个“秀才”,对子女的教育常以温顺见长。张某家中排行第三,上…  相似文献   

14.
陈思呈 《法制博览》2009,(18):74-74
神仙都是很寂寞的,七仙女见到董永就当个宝——随便一个男人她都会当个宝,田螺姑娘也这样,白蛇也这样,都修道得快成精了,一见到男人,神仙也不做了,毕生愿望便是“嫁人随人”。这些故事,或许有编故事的男人的意淫,但也确实因为神仙们太寂寞了,爱情太稀缺了,要不怎么说“宁羡鸳鸯不羡仙”。  相似文献   

15.
据民政部门统计,1992年,广州市共收容15岁以下的流浪儿童3225人(次),比1991年增加31.8%,1993年1—6月,收容了3408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100.8%……在广州这个繁华的都市里,每一时刻,都有着与它的繁华极不协调的“景观”:垃圾筒旁,有儿童背着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与法》2006,(5):1-1
长征,一个伟大而神奇的故事;长征,一部雄壮而感人的史诗。 一个历史悠久、历经磨难而又生生不息、满怀希望的民族,必然重视弘扬和培育历久弥新、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一个代表全民族利益、着眼未来、卓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奋斗历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留给后人。中华民族就是这样的伟大民族,长征精神就是这样的宝贵财富。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把长征故事讲给中小学生,成为第三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效慧 《法制博览》2008,(20):39-39
讲一个故事:两个嫌犯落网,为防串供被分别关押,警察放出话来:两人都不招,各判1年,两人都招,各判3年,一个招一个不招,招了的放走,不招的判8年。道理很简单:两人合作,都不招,对彼此都好。结果很遗憾:两人都招了,各得3年徒刑。  相似文献   

18.
热线综述     
《南风窗》1996,(5)
在今年十分寒冷的春节期间,“城市故事”版块收到了许多读者的贺卡,他们从全国各地,寄来了对“城市故事”的关心和支持,寄来了对“城市故事”的期望和鼓励。内蒙古的龙丽丽朋友不但寄来了贺卡,还寄来了一封贴满祝福话语的长信。她的信中说:“我收到了你们杂志的贺卡,但没有你的名字真是遗憾,不知我可否加入到你的朋友的行列里来,成为‘城市故事’大家庭的一员?”看着信,我想,她应该已经是我们的朋友了,不是吗“城市故事”正是在每一个像丽丽这样的热心朋友的关心下一天天成长起来的。春节假后上班的第一天,我收到的第一个电话,是已经由“城市故事”的朋友成为“城市故事”的作者的张潮从遥远的贵州遵义打来的,他为所有的“城市故事”的朋友送上了新春佳节后的第一份祝福。第一次,编着“城市故事”一份份稿件,我知道这不是我一个人在编写,我真切地感觉得到,我是和你们一起,编发着这个版块,奉献着一份真诚。当春满大地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把“城市故事”编写得更好吧。欢迎来信来电来信请寄:广州东风东路512号《南风窗》“城市故事”收 邮编:510050 热线电话:(020)3800404  相似文献   

19.
关于胡子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人在做学问的年头,生了个儿子,就取名叫“学问”。后来胡子盛长了,又生了个儿子,便取名叫“胡子”。待第三个儿子出生,他差不多老了,老了还能生儿子,就把小儿子取名叫“笑话”。三个儿子长大了,老在家吵吵闹闹,烦死人了。他便打发三个儿子去捡柴。  相似文献   

20.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小说《笑面人》叙述了一个贵族后代格温普兰由于政治原因被隐匿身份并改造为畸形的流浪艺人的故事。本文运用当代社会资本与心理学理论,分析其一生中三次社会资本被剥夺的原因及其后果,并且在此基础上,阐述这一故事对当今中国青少年权益保护问题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