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不止一次听广东友人讲起客家文化,比如客家人、客家话、客家人生活传统,以及客家人的始祖在中原等等。但总因自己见少识浅,不甚了了。感谢几位老同志盛邀,使我有机会寻访了集客家习俗大成的客家大围:“鹤湖新居“。“鹤湖新居“为全国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岗镇中心的罗瑞合村,距市区28公里。“新居“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由于它  相似文献   

2.
客家围屋是客家人极为独特的一种民居建筑。它们散落于南方的各个古老的村落,见证了客家人几百年的沧桑历史。客家围屋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历史原因,建造有着特殊的方式。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松州》2016,(3)
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之一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历史文化表现,传统客家居住文化是客家人历史与文明的重要象征。而居住文化的形成,则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宗族信仰、社会习俗均有甚大之关系。本文主要探讨广西客家人之居住文化对地理及社会环境的适应性,以期能在这种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互动中,发掘客家文化集中原风骨和南方特色为一体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4.
印尼是海外华人最多的一个国家。在印尼的华人中,客家人约占了30-40%,因此,也可以说印尼是海外客家人最多的一个国家。印尼的客家人,尤其是聚居在印尼外岛地区的客家人,虽然在海外已经生活了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但仍然保留了比较浓重的客家人特征,或者叫客家特性。本文主要探讨居住在山口洋市的客家人的社会变迁和文化适应,探究他们的生活方式,研究这里的客家人与其他华人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失落的文明——客家传统服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金芳 《台声》2005,(9):68-69
客家民系在闽粤赣交界地形成以后,独具特色的客家大文化也相应形成。客家大文化根源于中原文化,但又与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相融合,形成客家人自己的特色。单从客家服饰来讲就有许多特别之处。一般来说客家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在色调方面喜欢素色,以蓝、黑、白色为主,这也许就是客家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普遍心理直接体现。孔子评价齐桓公的大臣管仲时说“微管仲,吾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要是没有管仲,我们就要像夷狄那样披头散发了。可见,汉服的右祍是其最主要特点。客家服饰保持了中原宽博及右祍的服饰特点,但也溶入了当地少数民…  相似文献   

6.
周建新 《思想战线》2007,33(3):17-22
长期以来,人们对客家人的族群意象一直停留在静态的文化特质描述之上,而从人类学过程论和过程分析的角度,可得出客家人“在路上”的族群意象。其概指客家族群在历史长河中迁徙、抗争、发展的整个过程,将客家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一并纳入研究视野,涵括客家的历史渊源、形成过程、文化特质以及族群性格和精神特征。“在路上”的客家意象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阶段,是一种状态,是受历史框架、社会结构和文化心理形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书写。  相似文献   

7.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他们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  相似文献   

8.
读者表达     
固守儒家文化的客家人北京谢平贵刊第5期《客家人的土楼情怀》是一组策划独到的专题文章。很高兴读到这样的东西。目前,客家人在世界各地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呈上升趋势。儒家文化始终是客家人所固守的母体文化,他们重血缘、地缘,恪守诚实守信、仁义待人,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要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们,破除陈规四日,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婚丧习俗是社会习俗的重要内容,推进婚丧习俗改革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此谈几点认识。一、婚丧习俗改革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直要内容社会习俗通常是指社会上长期以来形成的风俗、习俗、礼节的总称,它渗透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之中,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用于思想文化建设的范畴。社会习俗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婚丧习俗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  相似文献   

10.
天下客家一家亲——客家人与客家文化漫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  相似文献   

11.
王志学  刘燕 《求索》2012,(1):46-48
习俗即习惯风俗,凡有一定流行范围,一定流行时间或流行区域的意识行为,无论是官方的,民间的,均可称为习俗;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每一社会都有与自己社会形态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习俗经过历史演进便形成了一种社会文化。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出现的缠足,经过历史的变迁逐渐成为一种习俗,进而发展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本文试图从社会习俗与社会文化层面阐明缠足习俗与中国古代女性文化的逻辑关联,以期对中国传统习俗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径向。  相似文献   

12.
浅析百越文化特征中的环境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百越饮食习俗、交通方式、建筑风格、断法文身、崖葬习俗、蛇图腾等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与其环境之间关系的分析,揭示了环境因素在民族文化特征形成过程中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客家人十分重视节庆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争奇斗艳的客家节庆民俗活动,是客家南迂数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客家人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们既活跃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又成为客家精神得以世代传承的一种载体,是一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两岸关系》2009,(4):6-7
3月21日下午,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抵达台北,出席“第三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 许嘉璐说:“客家文化是以古代中原文化为主,融合了当地各个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它的核心内涵,也就是伦理观、价值观,较多地保留了中原文化特色,因此,客家人犹如中华民族文化的守护神,在当前,要更多、更形象地了解中华古代文化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形,  相似文献   

15.
刘加洪 《前沿》2010,(24):143-146
客家人"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是在长期迁徙、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客家人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传承和发展这一优良传统,使客家人从小就养成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的习惯,并且能够随着形势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而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追求真理。  相似文献   

16.
杨智勇  黄光琳 《前沿》2014,(17):68-69
客家伦理精神是客家人在共同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基本价值准则,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思想的核心,即"尚中贵和"的和合精神,又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性,即"冒险进取"的开拓精神,是客家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积极弘扬客家伦理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客观需要,是赣州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7.
时代精神是客家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人保持强大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根本所在。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客家人形成了改革创新、革故鼎新的优良传统。他们首先在思想上解放自己,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纳西族与藏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背景下,盐井的祭天习俗晚近发生了变迁。根据对参与观察、深入访谈以及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盐井祭天习俗的变迁,不能单纯地理解为现代性或现代化带来的结果,更不能以此建构针对民族文化变迁形成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潜在张力。在民族杂居背景下,家庭结构的变迁是纳西族祭天习俗晚近变迁的核心原因。这一过程体现了历史形成的当地各民族在文化与社会上的深度交流的延续,而不是现代性对传统的威胁。  相似文献   

19.
水书是水族社会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独特的秘传制度,使水书文化形成了水书文本、水书先生和水书习俗三者有机结合的活态传承体系。千百年来,水书一直是水族社会族群认同和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识。当"文化遗产"概念出现时,水书文化作用于水族民俗事项的事实,使我们获得"水书习俗"的文化新理念,去重新审视和理解水族社会的神本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刘洋 《前沿》2014,(3):193-196
虚拟网络空间为客家人提供了一个新的场域,在这个场域里成员之间通过地缘性、对客家文化消失的危机意识、和优秀的客家人成为一个族群的荣誉感以及对于客家饮食文化的共同的记忆,将散居在各地的客家人凝聚在一起,增强族群的凝聚力和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