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在深刻把握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总结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核心的基本经验,对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前进的方向,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沿着健康正确的轨道前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在深刻把握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总结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前进的方向,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沿着健康正确的轨道前进.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探索道路到走顺走好初步定型道路,从事前系统设计到事后比较并在实践中展现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从适应国际规则实现自我发展向维护和完善国际规则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大转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成的实践逻辑既蕴含在习近平个人的实践历练之中,也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之中;其理论逻辑凝结在价值立场之中,体现在具体内容的"基本原理+现实问题、中国实践+理论创新"的创新方法之中。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重在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立者和主要贡献者地位,拓展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深化对"两个确立"的理解,把全党意志、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历史纬度上,准确深刻地反映了50年来改革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基础上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在理论纬度上,整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一套完整的认识体系,使其更具逻辑认知的严密性、价值引导和操作指导的稳定性,有利于更清楚自觉地认识党的理论;在现实纬度上,提供了认识当下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纲领.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强调人的价值和健康发展理念,引导现代化建设沿着健康轨道前进,并在新的高度为反思改革开放50年历史实践及其经验教训,为认识和提升当代中国的价值观提供了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从实践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精神内核,引领道路选择、理论发展和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国传统优秀价值体系的精华,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我们党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取得的又一丰硕理论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价值自信。  相似文献   

6.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睿 《探索》2007,1(6):101-104
从马克思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史的实际状况来看,社会主义首先是一种价值范畴,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理论的首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展开,这种价值提炼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阶段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再创造过程.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抓住两个关键一是巩固社会主义现实基础,丰富社会主义的价值事实.二是根据实践发展进行理论创新,搞好执政党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同时,要在辩证统一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公平与效率问题是人类社会的两大根本性母题,努力寻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始终是人类社会不倦追求的两大目标和指导自身实践活动的理性原则,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应有的题中之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探索适合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时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公平与效率完美统一的崇高追求,也正是这种价值导向才使他们从传入中国的诸种西方学说以及纷繁复杂的社会主义思潮中选择和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而且,非常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对公平与效率的追求并不是简单地停留在空洞的理论层面,而是已经从实践层面开始了对这一问题运作于中国现实社会的思索。  相似文献   

8.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溯源,以及分析原因。必须把握社会主义这个前提,以区别于普世价值,再区别核心价值观和非核心价值观,发挥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在实际的宣传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多种社会思潮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多元价值取向的统一,历史和现实的统一,国家、社会和个人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敏锐把握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脉搏,深刻总结我们促进社会和谐的历史进程和实践经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任务.只有科学认识和把握其根本属性和历史方位,我国的社会建设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顺利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和执政理论.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的伟大构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其深刻意义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学理逻辑中发掘。马克思在批判的逻辑中革命性地将共同体概念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模式,毛泽东将共同体的理论第一次运用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之中,邓小平则在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基础上以经济建设贯彻共同体的意蕴。“中国梦”充分总结近代中国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以来共同体建设经验,高度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体概念的历史意识、精神内涵、理想价值,在把握现实性、时代性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长期艰苦奋斗和社会主义革命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反映了人民的要求和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他又从理论上多角度地深刻地阐述了中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为中国更好地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据。一、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内在根据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表达着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引导着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整合并引导社会主义社会多样化价值取向的主导价值理念、决定着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在我国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必须弘扬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当今社会的多元化价值观,使全国各民族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中国的制度构建、社会治理和公民的内在思想及外在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对客观实践的反映,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发展而演进。  相似文献   

14.
《探索》2014,(3)
马克思主义创新和发展的逻辑就是问题逻辑,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以现实问题为中心、遵循现实问题的发展逻辑或实践发展逻辑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遵循问题逻辑,在党领导人民群众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同样必须遵循问题逻辑,必须立足于为中国梦提供理论支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5.
綦玉帅 《世纪桥》2020,(4):88-9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为国家发展进步奠定了理论基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和完善的艰辛探索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定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得出的一条根本经验,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被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今天仍具有重大的当代价值。在我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7.
郭玉亮  史瑞琼 《唯实》2011,(5):25-28
中国模式是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思维的指导下,依据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取向,以追求科学发展和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在渐进式改革的社会实践中生成的。中国模式的出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从理论上解释社会主义出现的挫折和问题,也有助于我们与西方进行理论对话。  相似文献   

18.
单宝君  姜阳 《世纪桥》2012,(1):67-68
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私有制的灭亡和社会对生产资料的统一占有,商品货币关系将随之消灭。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我国依据新的社会经济条件对现实的社会主义进行了新的探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中国化与改革实践的互动。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中国化过程中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斗争,为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只有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才能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起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9.
赵继伦 《新长征》2008,(11):23-25
科学发展观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对社会发展道路从理论与实践上指明了方向,基于现实而又不断超越现实,寻求社会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人类社会恒久的价值理念和实践追求。发展是人类实践不断升华的过程,而任何社会发展方略的实施,都会牵涉到不同社会集团的地位与权利、责任与义务、交换与分配关系,必然导致社会结构的重新安排,从社会学的视角思考科学发展观的践行问题,将是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武器,涵盖了国家发展目标方向、社会发展价值导向、个体价值追求,也为社会主义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首要标准和价值导向。沈阳医学院党委牢牢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与要求,围绕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遵循什么样的价值观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从组织领导、制度建设、文化氛围、载体平台四个方面,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