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包括经济增长发展观、综合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反思与超越。科学发展观正确地回答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的问题。从发展伦理角度看,科学发展观蕴含着以人为本、公正平等、和谐共处的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2.
发展观问题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发展观在我国先后经历了“以工业为主体,统筹兼顾”的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观,“综合、平衡、可持续”的发展观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最终完成了从物本到人本、从片面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新的科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发展观是对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类的发展观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观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和历史性转变。它无论是在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上,还是在发展的“本质”和“目的”上均扬弃了传统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和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4.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整体性”发展或社会发展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性的哲学范畴。发展概念的哲学底蕴就是指事物或现象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全面展开和历史演进。在“发展”的前面加上“可持续”( sustainable)这一限定词 ,无论从中文还是英文来看 ,这无非是强调“发展”在时间维度上的“恒久性”。所以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从其本源意义上来说 ,它主要强调“发展”在时间上的持续。而离开发展在空间上的全面展开 ,发展要做到时间上的持续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所以 ,目前人们广泛谈论的可持续发展观在其哲理源头上…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一时间,“以人为本”成为人们经常议论的焦点话题。然而,仍有许多人误将“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混为一谈,没有看到三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理论的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要认识科学的发展观,首先要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作出理论概括,其次要对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有深刻的理解。科学发展观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具体化为“以人为本”的新的理念,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概念赋予了新的内涵,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实现提供了具体的形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新光 《探索》2004,(1):26-28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发展思想是全面的发展观、协调的发展现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了发展范式的转换,是党的政治路线的新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革命。“五个统筹”发展观是我们党着眼于系统优化与整体发展战略,立足于改革开放实际,反映时代特点和发展新要求的崭新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中国发展的新模式,体现为中国发展的新理念、新原则、新的目标体系、新的发展方式和新的发展战略。自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到确定“十一五”规划并围绕这一规划展开全面实践,中国发展的新模式已初步形成。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发展新模式的基本内核发展观是发展模式形成的前提。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内涵、原因和方式的基本观点,它回答为什么发展、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这样的基本问题。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原则,为中国发展新模式提供了原则性框架。中国发展新模式是在这一原则框架的基础上发展…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发展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以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对于发展观理论的认识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把握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邓小平发展观理论的不断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0.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1.
李抒望 《实践》2004,(5):15-16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发展观的问题至关重要.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因素,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诠释,是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6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发展观的变迁史。从毛泽东人民发展观到邓小平同志的“发展是硬道理”和“两个文明”协调发展观的提出,再到江泽民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可持续发展观以及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的正式提出。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发展观沿着单纯强调经济增长到重视社会发展,继而关注到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直至提倡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演进和深化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  相似文献   

13.
陈飞 《理论研究》2010,(5):55-57
传统发展观已经带来了全球性的资源危机、生态危机、环境危机以及人的异化、物化。发展伦理学是在传统发展观和生态伦理学的困境基础上产生的。发展伦理学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作为公平的正义。人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是发展伦理学的终极指向。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两段论述阐明了为什么要坚持发展观和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的问题,对于指导我们办好学校提供了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我校多年的办学经验,我认为,中学必须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定位与明确的办学目标社会多样化的需要呼唤多样化的人才,多样化的人才需要多样化的学校。…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危机管理的核心原则与灵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庆行  吴新中 《新视野》2004,1(5):49-51
文章以重庆开县井喷和江北区氯气泄漏爆炸、铁岭“烟花爆炸”及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大爆炸等事故为切入点,从文化传统、现代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阐明了在危机管理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防止和解决此类公害事故的根本原则和出发点。指出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要真正实现可行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就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行政决策观、政绩观,以“市民”为本和与“村民”为本相协调的社会公平、公正观及生命观。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两段论述阐明了为什么要坚持发展观和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的问题,对于指导我们办好学校提供了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我校多年的办学经验,我认为,中学必须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用哲学思维解读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就要学会和掌握其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科学发展观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发展观,体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法;是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论的整体性思想;是协调发展的发展观,体现了普遍联系的辩证法;是可持续的发展观,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辩证统一;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8.
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求是》2003,(22)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五统筹”的目标和任务,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牢固树立并全面贯彻这样的科学发展观,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发展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实践,在反省传统发展观的基础上,实现了观念革新与理论超越,开拓出全面、综合、平衡、协调、和谐、包容、负责任、可持续的中国发展道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旨在于:立足世情国情,倾听人民心声,直面风险挑战,通过改革创新和真抓实干破解发展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海滨 《实践》2004,(4):11-1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新的发展观,概括地说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新的发展观,摒弃了传统的以单纯追求经济总量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观念和模式,转向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模式.新的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