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红 《世纪风采》2010,(7):21-24
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外部环境极其险恶,处于各种“敌对势力”的封锁之下。在这众多“敌人”之中,“美帝国主义”乃是中国人眼中的头号死敌。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徐寅生回忆说,那个年代,运动员这个特殊群体与外界交往禁忌要少一些,但是我们与美国运动员之间,却没有进行过什么实际交流。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得到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得到了世界上各种政治力量的关注。全国上下兴起了一个学习、贯彻“七一”讲话精神的热潮。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说:邓小平同志“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小平同志政治品格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始终把全国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前线》1965,(2)
徐寅生同志“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讲话发表以后,引起许多实际工作者与理论工作者的重视。大家赞扬说这是一篇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好作品,是一篇精彩的哲学论文。有人还强调地提出:徐寅生同志的讲话是一篇不用哲学语言写成的哲学文章,他把辩证唯物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把哲学用活了,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活学活用哲学的好榜样。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中国共产党进入新世纪的政治宣言。这一重要讲话发表后,党内外、国内外反响十分强烈。全党、全国上下都热烈拥护,认为《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为我们党在新世纪迎接新考验、赢得新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现在,一个学习宣传贯彻《讲话》精神的热潮正在全党全国兴起。一、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是在科学观察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深刻总结我们党和世界上一些政党历史…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说:邓小平同志“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对邓小平同志彻底唯物史观的科学评价,恰当地反映了他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和深厚感情。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1993年11月4日《人民日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内容博大精深,它是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8.
政治思想方面的文章和讲话怎样才能让读者和听众喜闻乐见?《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同志的散文集《走近政治》对此有着独到而精辟的见解。梁衡主张,文章要为思想而写,文学不能缺政治,倡导写大事、大情、大理,呼吁人格在上。这就使得他的文章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  相似文献   

9.
霞飞 《党史博览》2005,(12):51-54
1976年,姚文元收到了两封奇怪的信,既不交给华国锋,也不交给江青、张春桥、王洪文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4月,在天安门广场上爆发了以悼念周恩来、拥护邓小平、反对“四人帮”为主流的“四五”运动。4月12日,《人民日报》编辑部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封的下面写着:“《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正确的,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的。”他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又指出:邓小平同志“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讲话贯穿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领会,本刊从本期开设“学习辅导”专栏,陆续转载《人民日报》“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系列谈”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举国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报刊上也发表了不少这方面的文章,本文拟就三个问题作个概述,供学习参考。一、《讲话》是指导全党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因为:第一,这个《讲话》是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讲话,是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政治宣言,是他们的施政纲领。《讲话》发表前经过广泛征求党内外意  相似文献   

13.
讲政治树“四风”陆宇澄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召集人会议上的讲话《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针对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反复学习了总书记这篇讲话,深受启发和教益。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把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认真学习和领会《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这是当前全党一项最重要的任务。一、充分认识《讲话》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立足国际国内大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我们党80年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深刻回答…  相似文献   

15.
记得,三十五年前,《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转载过一篇文章:《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说的是辽宁农村广大农民由衷地欢迎尊重生产队自主权,热烈拥护中央的惠民政策,而部分干部却另有一种怀疑、抵触的声音,认为农村改革“过头了”。当时的那篇文章切中时弊,有力地回应了此种“怀疑”“抵触”。  相似文献   

16.
戴舟 《前线》2001,(10)
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来的,此后,江泽民同志又多次阐发了这一思想。具体说,在《讲话》之前,他先后就有十几次谈到过这一思想,但在这十几次讲话中,没有一次如这次《讲话》那样,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集中、系统而深刻的阐述。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进一步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讲话》指出,“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在新世纪里,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  相似文献   

17.
最近读到田纪云同志的一篇回忆万里同志的文章,其中谈到,1986年7月31日,万里发表《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的讲话,指出“我们应该广开言路,破除言禁,把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切实付诸实施。堂堂十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只要领导路线正确,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是不会被几句逆耳之言或别有用心的人借某些问题的煽动搞垮的。”“过去说‘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是正确的,但还有点消极。积极的说法应该是:‘言者有功,闻者受益’。”田纪云对万里的这篇讲话给予高度评价,称它“不啻于一声惊雷,振聋发聩,在党内外引起了广泛…  相似文献   

18.
《中国领导科学文库》出版并在中央党校隆重地举行了座谈会。早在80年代,江泽民同志就发表过重要讲话,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要研究领导科学”。1996年,江泽民同志又亲自审定并批准重新发表这篇讲话。《中国领导科学文库》的出版,是对江泽民同志讲话的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对各级领导干部学习领导科学,也是一个有力推动。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及参加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时,就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切实加强党的建设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一讲话,精辟总结了我们党70多年的基本经验,深刻指明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努力方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为了深刻领会和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讲话精神,本刊特约请几位同志从不同的侧面谈学习体会,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现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报头,是毛泽东于1949年8月,在《人民日报》由中共华北局机关报改为党中央机关报之际题写的。这是毛泽东第三次为《人民日报》题写报头。在此之前,他已先后两次题写过《人民日报》报头。第一次是在1946年5月。当时,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要出一张机关报,拟名《晋冀鲁豫日报》或《太行日报》。时任中央局副书记的薄一波约请毛主席题写报名,毛主席说:“为什么不叫《人民日报》?”他觉得不一定总要冠上地区名称,那样未免显得太死板俗套了。毛主席兴致勃勃地一连横写了五幅“人民日报”字样,并指定其中一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